-
以音乐承载科幻中的人性
科幻小说以后人类视角在现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
本土化改编戏剧:为经典注入中国韵味
3月20日,经典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在北京二七剧场谢幕,剧场内掌声雷动。
关键词: 《我,堂吉诃德》2022-03-27
-
昆剧《国风》精心打磨重装上阵
昨天,北方昆曲剧院去年首演的昆剧《国风》在经过一番精心打磨后又与观众见面,并于北方昆曲剧院微信直播间、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官方微博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
2022-03-26
-
以生活的诗意照亮高贵灵魂的信仰之光
安徽省话剧院的话剧《今夜星辰》依据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和其夫人李佩的事迹创作,其清新脱俗,感悟人生的品格令人耳目一新,它既是一曲对中国知识分子无私献身祖国科学事业与教育事业的英雄壮举的赞歌, 又是一首质朴无华的188体育官方ios诗。
2022-03-25
-
照亮人们心灵的耀眼“明星”
话剧《今夜星辰》根据科学家郭永怀和妻子李佩的事迹创作,写出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骨气,中国人在艰难中的坚定信念、在困苦中的执著精神,在普通与细微中展现了人格品位与高尚情操。
2022-03-25
-
闪耀科学家的时代风华
话剧《今夜星辰》讲述科学家郭永怀的故事。
2022-03-25
-
火红的玫瑰开放在历史的天空上
是的,真有玫瑰开放在天空上,只要你仰望—— 那是在话剧舞台上,男女主人公从讲堂到玫瑰园,从仰慕到爱慕,跨越了类似物理学的声障,绽放了像玫瑰一样的爱情。
2022-03-25
-
再论《海棠依旧》周恩来形象塑造
文艺创作的中心是写人。
2022-03-25
-
中央芭蕾舞团推出2022“春季芭蕾演出季”
近日,中央芭蕾舞团推出为期3个月的2022“春季芭蕾演出季”。
2022-03-25
-
一场穿越千年时空的艺术盛宴
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剧照 新疆是个好地方。
关键词: 《木卡姆印象》2022-03-24
-
于震自导自演《鼓楼外》:完成心愿,一次足矣
由王之理编剧,于震自导自演,讲述京城木匠师徒传承和兄弟恩怨和解的现实题材剧《鼓楼外》正在北京卫视热播。
关键词: 《鼓楼外》2022-03-22
-
河北梆子《花雅运河》呈现流动的戏曲艺术史
由郭启宏编剧,石鸿图、白爱莲执导,王洪玲、王英会等主演,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历史剧河北梆子《花雅运河》,3月8日至9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关键词: 《花雅运河》2022-03-21
-
话剧《春潮》诗意讲述浙商创业史
3月12日,中国国家话剧院“第六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入选剧目,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剧协原副主席、钱塘江文化大使王晓鹰执导,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剑男、演员江佳奇联袂杭州话剧艺术中心青年演员共同演出的现实题材话剧《春潮》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复排上演。
关键词: 《春潮》2022-03-21
-
昆曲《瞿秋白》向现代性的开掘
昆曲《瞿秋白》令人惊喜的不仅是闪烁着昆曲清丽、典雅、华美的光彩,更突出的是它倔强地向戏剧艺术创作的现代性的开拓。
关键词: 《瞿秋白》2022-03-21
-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永曜之花》幻境音乐会在京上演
根据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盲人演员王琦真实故事创作而成的幻境音乐会《永曜之花》现场。
-
武戏演员应有“金钟罩”
《龙潭鲍骆》于帅饰鲍自安 头几天,北京京剧院在长安戏院上演的大武戏《龙潭鲍骆》中,青年才俊、著名武净演员于帅扮演该剧主角鲍自安。
2022-03-18
-
昆曲:从“最传统”到“最先锋”
我们看昆曲,并不只是欣赏昆曲的美,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懂昆曲的故事情节,或是评价昆曲的功法,而是应该看到昆曲背后的社会担当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 昆曲2022-03-16
-
从“汉服潮”到“诗词热”:新国风蔚然成风
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经亮相,就凭借着清雅绝尘的中国传统美学,“燃”动了每一位观众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 新国风2022-03-16
-
音乐剧《天生一对》中文版将全国巡演
3月2日,日本四季剧团音乐剧《天生一对》中文版全国巡演暨北京站开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关键词: 《天生一对》2022-03-16
-
话剧《路遥》在京上演
“大戏东望·2021全国话剧展演季”参演作品、西安话剧院话剧《路遥》在首都剧场与观众见面。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