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习俗的演变
五代时期周文矩所绘《仙女乘鸾图》里的中秋大月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北宋刘宗古所绘《瑶台步月图》中的中秋拜月场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明吕纪所绘《秋渚水禽图》中的中秋月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居巢所绘扇面画中的赏月场景 (现藏于广州博物馆) 古人很早就有一种对月亮的崇拜,到了秦汉时期,“月中有神灵”一说更被“具象”为“月中有恒娥”。
2016-09-16
-
暑夜揣度《樊敏碑》
在樊敏碑阙处出土的汉代石兽 谢应辉 摄 ◎往事越千年,丰碑在眼前。
2016-09-14
-
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文物昨在蓉揭开神秘面纱
石青色云龙衮服被开箱取出 昨日上午9点,即将于9月16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拉开大幕的重磅展“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的文物开箱工作正式进行。
2016-09-13
-
宋代刻有背款的押印“顿首再拜”
图1 图2 图3 宋元时期私押印记遗存不计其数,然印背见有凿款者稀少。
2016-09-13
-
实验室考古让千年礼冠“重见天日”
萧后冠现状 仿制的萧后冠 “由于墓葬填土的机械性挤压,萧后冠出土时已经倾斜、坍塌、变形。
2016-09-12
-
茶器从唐代兴起
唐代孔雀石茶碾、煮茶器、茶壶、茶杯 唐代之前茶为药,是和其他药材混合在一起煎服,所以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茶器。
2016-09-09
-
梅林:老铁壶的十年收藏路
刻有心经的日本老铁壶 铁壶在炉上冒着氤氲的蒸汽,手执铁壶,让沸腾翻滚的水与静静等待的茶叶相遇,普洱的芳香瞬间弥漫开来。
2016-09-09
-
何谓“工匠精神”?看看“苏州工”吧
黄玉谷纹连环璧 犀角蟠螭纹执壶 晚明 犀角花蝶图杯 清 白玉双仙人耳杯 御制紫檀木雕梅花图束腰条桌 清 黄花梨云龙纹大四件柜(一对) 清乾隆 展览:苏·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 时间:2016年8月13日—11月13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临展厅 “工匠精神”现在是个热词,“苏作文物展”或许就是先人给我们的一次无言垂范。
2016-09-09
-
“地方”:被遗忘的空间秩序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你去什么地方”之类的问题。
2016-09-09
-
月宫镜、霓裳舞、咏月诗:唐代中秋文化寻绎
上海博物馆馆藏唐月宫镜 中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时令节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演变为民俗节日,据现有资料考察,是唐代的事。
2016-09-09
-
文物里的中秋故事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纸本,手卷,纵27厘米,横1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16-09-08
-
考古专家首次“复原”隋唐时期皇后的礼冠
9月5日,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展示隋炀帝萧后冠仿制品。
2016-09-07
-
草书七言绝句团扇(绢本)
草书七言绝句团扇(绢本) 南宋 赵构 释文:欲寻秋景闲行去,君病多慵我兴孤。
2016-09-05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展精彩纷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将于9月11日向公众开放。
2016-09-02
-
传奇的《齐太公吕望表》
在琳琅满目的汉晋碑刻中,《齐太公吕望表》以其记录的史实与书法艺术,而处于显赫地位。
2016-09-02
-
楚国将军夫妇的世界
漆木匜形杯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孩子们在楚风体验堂内诵读《楚辞》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漆木雕动物座屏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铜升鼎 本文摄影:熊霄、史语明 编者按 8月20日至10月30日,“九连墩的故事——湖北九连墩楚墓精品文物特展”亮相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2016-09-02
-
不要割断我们与昨天的联系
近日,媒体报道哈尔滨双城区“刘亚楼旧居”等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人为毁坏。
2016-09-02
-
百件周代文物展现一国兴衰
赵卿墓出土的鸟尊 近日,由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北博物院联合主办的“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时期文物精华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幕,两周时期晋侯墓地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器,晋国官方文书“侯马盟书”、国宝级“虎形灶”等100余件(套)文物一一亮相,呈现了晋国600年间的兴衰。
2016-09-01
-
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亮相省博
市民正在参观展览。
2016-09-01
-
文学艺术类新书亮相北京图博会
为期5天的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