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旧童谣间找到流传嫁接点
新童谣流传不广,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困惑之一。
2021-11-19
-
兼顾艺术性与思想性
《中华少年行》是儿童文学作家张军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创作完成的少儿科幻系列小说。
2021-11-18
-
叙写新时代中国儿童故事
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从1980年开始,为一代代少年儿童读者遴选出诸多精品佳作。
2021-11-18
-
拥抱自己内心的老虎
2021年1月25日上午8时,美国图书馆协会宣布将2021年纽伯瑞图书金奖授予美籍韩裔作家泰·凯勒的《当你困住老虎时》。
2021-11-17
-
一部献给青少年的成长必读书
“暮光之城”系列小说的简体中文版在2008年由接力出版社出版以来,引起全球书迷轰动,经历了成功的影视化改编以后,电影和图书的联动进一步扩大了原有IP的影响力。
2021-11-17
-
“恶之花”疗愈童年的悲伤底色
近年来,韩青辰的儿童文学创作题材新颖、涉猎广泛,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细腻将笔触伸向少男少女的成长、湿润厚实的乡土以及残酷冷峻的社会阴暗面,进一步拓宽了儿童文学社会表现的广度和深度。
2021-11-17
-
创作谈 | 冷林蔚:爱自然的孩子不会变坏
大概在四五年之前,我开始在一本少儿科普杂志上开设一个关于动物的专栏,每篇文章1000字左右,专门介绍那些乍一看长得很相似、但是仔细观察又确有明显区别的动物们。
2021-11-15
-
慈琪的童话哲学
“童话”是从精神上保留人类童年形态最完整的文本。
2021-11-15
-
一个诗人的写作与记忆
安武林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和兄长。
2021-11-15
-
寻常故事里的人间温暖
自吴洲星大学毕业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到现在,11年时间出版了三十余种作品,其中差不多一半是长篇,这样的数量十分了得。
2021-11-15
-
其实你是一棵树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关注青少年成长。
2021-11-11
-
生生不息与万物有灵
读罢《树孩》,合上书,眼前隐约闪现出一个黄杨木雕的“树孩”。
2021-11-11
-
《当怪物来敲门》:幻想故事如何抵达人性的幽微之处
故事的开始,是一场注定的别离。
2021-11-10
-
抒写“典型”的人生:读束沛德《我这九十年》随想
《我这九十年——文学战线“普通一兵”自述》,束沛德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8月第一版,79.00元 束沛德 承蒙束沛德同志把新出版的《我这九十年——文学战线“普通一兵”自述》一书惠赠给我。
2021-11-10
-
中国儿童文学中的改编现象
改编是各国儿童文学在初创期的一种常用写作策略,也是儿童文学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葆有创作活力的重要途径。
-
心灵花开 童心欢唱
新时代中国文学有着新的使命。
2021-11-09
-
《陈土豆的红灯笼》:关于儿童文学的“当下性”与“现实感”
一部有当下性和现实感的小说,写出了乡村中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
访谈 | 当公主不再等待王子,或许才是美好童话的开始
你有没有想过,在经典童话《小红帽》里,大灰狼有可能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狼王子,而猎人则是一个女土匪?在《白雪公主》里,后妈有可能心肠并不歹毒,而公主最大的理想并不是等待白马王子?《丑小鸭》的故事核心在于教会小朋友在面对校园霸凌时,要勇于挺身而出,大胆维护自己和同学的权益?这一切看似颠覆传统,实则挑战了我们固有的性别偏见和思维模式,而大胆地改编童话的人,是一位在北京一所高校长期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性与性别研究专家,目前中国本土的性教育理论“赋权型性教育”的提出者——方刚。
2021-11-05
-
如果给孩子一个发声机会……
这是一本几乎可以让每个家长、教育者读到“心痛”或“后悔”的书——这个略显绝对的说法,其实还完全不足以概括书中所传达的“震感”——一个大人和16个孩子的对话,揭开了那些令人避无可避的真实。
2021-11-05
-
汤素兰:任溶溶儿童诗的语言艺术
摘要:任溶溶的儿童诗在儿童文学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
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