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巴黎的波希米亚生活,孕育了毕加索名作和现代艺术走向

      对于《亚维农少女》及其开创的立体主义风格,评述已经太多。

    2017-10-12

  • 从“娜拉”到“艾鲡达”,易卜生是个先知先觉的人

      由陈数主演的话剧《海上夫人》剧照 当我第一次看见北京当代话剧团出品的《海上夫人》的海报时,就被谭韶远先生的设计吸引住了。

    2017-10-11

  • 首届中国多民族作家书画展

      关仁山(满族)作品 艾罕炳(傣族)傣文作品 凡一平(壮族)作品 于晓威(满族)作品 杨孟冬作品 叶梅(土家族)作品 照那木拉(蒙古族)作品 阿宁·扎西东主(藏族)藏文书法,意为:说实话,做实事。

    2017-10-11

  • 美式超级英雄片:靠“文艺”拯救套路?

      让“人”或者角色的故事更为有效,让情感更为充沛,这是好莱坞正在对超级英雄片这种类型进行的调整。

    2017-09-27

  • 李云雷:肯•洛奇的双重挑战与超越

      肯·洛奇的独特性,不仅在于他关注工人阶级与“底层生活”,而且在于他的这一视角坚持40年不变。

    2017-09-25

  • 从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到音乐剧《变身怪医》

      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 《化身博士》所具有的令人憎恶又感动的悲剧力量,来自大变迁时代“人之为人”的自省;这力量无关复仇、惩恶或者爱情。

    2017-09-22

  • 织工:比当代作家们更先锋的易卜生

      配图为波兰画家兰皮卡的油画作品《贵妇肖像》 几天前,陈数主演的《海上夫人》在上海掀起观剧热潮,与此同时,英国国家剧院在中国新一季放映的“高清戏剧影像”中,出现了《海达·高布乐》,接连两部易 卜生的晚期代表作让观众和读者有机会“重访”这位在19世纪末以先锋著称的作家。

    2017-09-13

  • 这也许是改编最成功的斯蒂芬·金

      在此之前,但凡任何一个有些追求的美剧迷可能都已经对斯蒂芬·金的作品被改编成美剧这件事丧失了信心。

    2017-09-10

  • 先锋与传统相结合的瓦格纳百看不厌

      在我看来,瓦格纳的作品之所以充满魅力,不仅因为瓦格纳本人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所创作的音乐与戏剧充满了想象力,更因为他对于歌剧作为一项整体艺术的理解超乎同时代作曲家的思维,他以在剧本上进行详尽标注的方式几乎完成了舞美设计的重任,甚至以自己的思路打造了一家剧院——拜罗伊斯节日剧院,以此实践歌剧全新的呈现方式。

    2017-09-07

  • 安提戈涅:文学史上首个说“不”的女人

      在法国纯真剧团的话剧《安提戈涅》中,预言者角色“特伊西亚斯”将以亮片红裙、以雌雄莫辨的现代形象出现。

    2017-09-05

  • 《权力的游戏》:有个共同的敌人,我们才能走向联合

      昨天,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更新了第七季第7集。

    2017-08-30

  • 法国导演的《安提戈涅》 有着西班牙式的碧血黄沙

      对于当今观众来说,“古希腊悲剧”几个字免不了让许多人望风而逃。

    2017-08-25

  • “时间没有尽头”是曼彻夫斯基的电影游戏

      图为曼彻夫斯基导演电影《母亲们》剧照 又到一年威尼斯电影节将至,回顾历年的金狮奖影片,曼彻夫斯基导演的 《暴雨将至》 未必是特别出挑的一部,然而这部电影对于1990年中后期从互联网社区里成长起来的那代影迷而言,是青春期的“文艺圣经”。

    2017-08-23

  • 用肢体语言雕塑出怎样的罗丹

      左图: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新编芭蕾舞剧《罗丹》剧照。

    2017-08-23

  • 李尔三跪:试解“最大的问题”

      怎么狗啊、马啊、老鼠都有生命,你却连一口气都没有?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李尔王》一剧的《导论》中说,“ 《李尔王》是一出充满问题的戏,重大问题都没有解答” ,并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以上所引李尔断气之前,对着已经香消玉殒的幺女所说的话。

    2017-08-14

  • 玛琳·黛德丽:永远的卡巴莱歌者

      玛琳·黛德丽 《控方证人》电影剧照 《控方证人》电影海报 《上海快车》电影海报 《蓝天使》电影海报 7月,电影资料馆放映了一次比利·怀尔德执导的《控方证人》。

    2017-08-09

  • 无尽的《大路》

      话剧《大路》剧照 “远离故乡是忠于大地的保证, 人间苦难是爱情的保证。

    2017-08-09

  • 一首十四行诗或哀歌

      泰奥多尔·卢梭《枫丹白露之夕》 你很难想象当下的中国批评家会有这样的“波式批评”。

    2017-08-07

  • 新人觉得它太旧,旧人觉得它太新

      《双峰》第三季落幕,低到0.02%的收视率和之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声势全然不匹配,一部被公认是美剧里程碑剧集的作品重启归来,何以遇冷? 回望《双峰》第一季在1990年代初的空前成功,导演林奇的奇思妙想遭遇电视台“喜闻乐见八点档”的要求,猎奇和想象力之间的平衡,偶然造就了这部卓尔不群的剧集。

    2017-07-28

  • 《2666》:缩编版的剧场小人书

      既然无力对话,为何还要排演?我的问题是:把无人能排、无人敢排的《2666》搬上舞台,无论好坏,这本身是否构成意义?这是否是一种占坑圈地式的艺术企图心?如果是,何必看高卢,这样的企图心在我们的戏剧圈也不乏人在。

    2017-07-24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