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界已经翻开新一页
《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还未描绘的1997年之后的中国科幻文学,就由深晚记者做些补充。
与之前仅仅停留在中国本土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文学作者正走上世界的舞台。2015年,两位成功“登陆”《自然》杂志的中国作者——一位在当年5月发表了科幻小说《水落时出》的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生李恬,一位在6月初发表了《让我们说说话》的夏笳,曾引起读者圈及媒体圈的小小轰动。同样是2015年的8月,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同时,中国科幻文学作家,如刘慈欣、王晋康的作品不仅得到了诸多国内出版社的争抢,还先后在国外出版。《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的英文版曾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2016年1月分三步在美国出版发行,并曾在短期内冲到亚马逊排行榜30余名。
著名科幻文学作家刘慈欣表示,我国科幻文学几番起落,今天正成为待深入挖掘的领域。我们处于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而科幻文学追根究底是“描写变化的文学”,这或许是它在当下繁荣起来的根本原因。科幻作家王晋康也告诉深晚记者,仅就他个人而言,已经感觉到科幻文学出版的迅速升温。不仅国内多家出版社要求再版他之前的作品,包括亚马逊等国外出版机构,也找他商谈英文版。
《科幻世界》杂志姚海军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中国科幻文学整体上还存在作家队伍规模过小、产业链不完备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不妨碍优秀作者的不断出现,并在世界科幻文学舞台崭露头角。自1997年之后,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其中刘慈欣就是一个杰出代表。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有宏大的世界构架,大一点可以讲到宇宙文明,小一点则涉及我们这个星球未来社会的格局。在过去,中国科幻小说很少有这样长远而复杂的构架,更难寻找到对未来社会全景的描绘。而在刘慈欣、王晋康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科幻文学作家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构架。此外,在陈楸帆、宝树、夏笳等新一代科幻作家身上,我们能看到对现实生活的关切,中国科幻文学已经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