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朱娃的作家梦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崇文   2018年03月15日10:27

朱娃是我的儿时好友。

五短身材面阔口方其貌不扬的他,现在是一位经营厨卫电器的个体从业者,生意十分红火,颇有日进斗金之势。听说最近在省城买了住房,安营扎寨起来,让老家的村里人顿生羡慕。可他们哪里知道,年过半百的朱娃内心依然顽固地做着小时以来的作家梦。

朱娃老家在农村,初中毕业后,未考上高中。作为农民的父亲认识不少汉字,自诩有些文化,也不能免俗有些功利心。看到儿子的字写得规矩,就认定以后是文化人,是吃笔墨饭的。又认为作家名气大地位高,颇受人尊重,因为本村就住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善写文章的教书先生,人们对他敬重又加。于是父亲就教育朱娃,要向先生那样学写文章,以后就当本村先生那样的作家。

那时的农村孩子大多不像现在的孩子那么叛逆和独立,朱娃对父亲的话言听计从,深信不疑。于是朱娃一边做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一边忙于写作。白天坐板凳深思搜肠刮肚,夜晚伴孤灯静写冥思苦想,终于凑出了一篇文章供大家传看欣赏。父亲把文章拿给那位作家看,作家微笑着说些“孺子可教,后生可嘉”之类的话。这下父亲高兴万分,差点把脸都笑烂了,兴奋得如同山野乡民接到了圣旨,逢人就把朱娃的文章拿给他们炫耀,并说作家已经十分肯定,朱娃前途无量云云。大家于是纷纷竖起大拇指,口中赞叹有加:“这孩子将来肯定是个作家!”

我们一群孩子也心生羡慕,多么希望自己就是朱娃啊!可以不挑粪不打谷,悠闲地坐在家里咬笔杆子。可惜我们不是朱娃,也没有朱娃那样有文化的爹。

朱娃也争气,在父亲的鼓励支持下,不仅很快写出了几篇在村里供人竞相传看的好文章,而且自费参加了某刊物举办的作家函授班学习。

农村的条件是艰苦的,断不能无端长期供养一个闲人。即使家里人不说什么,外人的唾沫星子也会把你淹死。于是朱娃这位未来作家也要频频下地干活,上山打柴,才不至于吃闲饭。后来“经商热”兴起,朱娃也耐不住寂寞,想吃笔墨饭的他不好意思外出谋生,就在家学起了无线电,搞些电器修理,并在镇上开起铺子,生意貌似不错,收入远超在家种地的父母,几年后就娶妻生子了。后来竞争加剧收入下滑时,他就果断转行开起了镇上最大的家电经销商行。一时间,南来北往的乡民商贾,都爱在此购物逗留。朱娃夫妻忙得不亦乐乎,许多时候不得不请父母兄弟帮忙。此时朱娃舞文弄墨时间极少,即使晚上也是莺歌燕舞歌舞升平的时间居多。尽管如此,他却在人面前骄傲地以“儒商”自居。

火红的生意带来了滚滚财源,瞬时堆起了朱娃那三楼一底的两间街房,并聚集起了济济人脉。但生意的红火并没有带来作家梦的实现,相反好像离成为作家的要求愈来愈远了。好在其间得到了本地几位真正作家没有卖出的几本薄书,随时可以拿出来翻翻,或装点门面,或表明身份,颇为自豪。可是,不知为什么,我感到朱娃和我们这些儿时好友之间好似横着一座高山,阻挡着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且这山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即使相互见面,也感到无话可说,尴尬不已。

后来农村家电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生意愈来愈不景气。朱娃便开始转战到商机无限的省城,做起了经销代理厨卫电器的生意。此时的他,为了利润,不惜虚假宣传,以次冲好,甚至打起了依傍驰名商标的歪主意。凭借这些层出不穷的损人招数,他竟然在省城站稳了脚跟。

大城市的诱惑是全方位的,朱娃的经营理念在变,思想也在变,以前纯净得如同一张白纸的朱娃一时间变得复杂起来,让人摸不着虚实。有时为了利益,即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也会水火不容,兵戎相见,难也交心。每当朱娃的弟弟在我们面前数落哥哥的不是时,我们心里竟会产生一丝怨恨,认为我们会友情断绝形同陌路的。

朱娃外表光鲜靓丽,人前吆五喝六,当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卸下重重伪装,躺在软软的皮质沙发上,又感到心神不宁无比孤独,如同一条被抽了筋的蛟龙,总是打不起精神。

一天夜深人静时,朱娃开始直面自己,思考人生。最后竟能在冗杂的俗务里把心沉静得如泓水一般,有了大彻大悟的心境:认为一切都不重要,唯独不能撂下的是自己夙愿——作家梦。于是在网上多方寻找,觅得一个中意的文学网站,钻进去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得到了极大的心里满足。

两年后,朱娃遇到了瓶颈,已经写不出多少文章来了,网站上久不见其名,自己心灰意冷,痛定思痛:难道自己没有作家潜质,还是江郎才尽,或是自身努力不够?心里不断反躬自问。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我只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而不企求结果了。于是在疲于奔命的生意场上,又能见到一个佝偻身躯痴迷文学的五旬男人了,不知道缪斯女神何时才能青睐于他?

朱娃不是娃了,已经是爷爷了。依然不忘初心,醉心文学,文学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强力吸引着他;即使未入正道,也痴心不改。一天晚上,饮酒微醉的他竟然清晰地回忆起本村作家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文学即人学,要学文,先做人;文学是寂寞之道,非持久坚持不可。这话似醍醐灌顶,一下使他明白起来:自己一路走来,是涵养不够还是定力不足?

如今,他突然有了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他想:我会秉承内心,坚持下去的,即使终无所获,也不后悔。

五年后,遇见朱娃的弟弟。他兴奋地告诉我说:“哥哥变化很大,现在没做生意了,在家专心读书写作,有时也出去采采风,已经有好几篇文章在报上发表了!”他还说,哥哥还要和你们这些儿时好友聚会呢。

我心里高兴,朱娃终于悟出写作之道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