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艺术飞扬 梦想启航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综述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黄艺芹 洪伟成    2018年04月24日08:22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表演的群舞《染天蓝》 刘晓晶 摄

4月21日晚,微微清风拂过路边杨柳,华灯初上,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喷泉广场人头攒动,音乐伴随着喷泉跳动着音符,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随歌起舞,好不欢乐。当晚,为期6天的“飞扬吧梦想”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迎来了闭幕演出。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以下简称“大艺展”)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自2005年起,每3年举办一届。

今年的大艺展,以“理想与信念”为主题。展演活动分为艺术表演类、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类(含学生艺术作品和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四大类。经过前期的层层筛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特区400多所高校的8000多名师生齐聚上海,展示最新、最亮眼的高校美育特色工作成果。

本届大艺展活动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为高校开展活动阶段,重点是扩大高校和学生的参与面和普及面;第二阶段(2017年7月至12月),为各省区市组织、集中展演活动阶段,重点是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和学习;第三阶段(2018年4月)则是集中展演阶段,重点是展示活动成果、引领艺术教育发展方向。据悉,全国共计报送590个艺术表演类节目、16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304件艺术作品、385件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以及282篇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最终,从中评选出201个艺术表演类节目、47个优秀艺术实践工作坊、103件优秀艺术作品、179件优秀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参加现场集中展演,另评出了优秀艺术教育科研论文71篇。

艺术表演类节目展演是艺展中的传统项目。本届艺术表演类节目展演分别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进行11场集中展示,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等展演内容。

展演作品题材新颖,主题各异,既有反映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朗诵《什么是中国》、西南大学的朗诵《最美的国土》;又有体现时代特征和校园特色的,如中国医科大学的朗诵《红医魂》、电子科技大学的小品《村官》;还有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如安阳师范学院的群舞《玄鸟灵寻》、宁波大学将现代音乐技法与古诗词结合的《阳关曲》等。复旦剧社成员刘承昊终于登上一直憧憬的大艺展的舞台,参演小品《瓶中丝路》,“激动与喜悦”是他心情的真实写照。为了备战此次大艺展,刘承昊和同伴们从2017年初开始排练,在最后十几天的冲刺阶段,每周排练五六次。他说:“我们平时多向校内师生传播戏剧艺术,这次能够参与展演,与其他学校的艺术团体展开交流,机会难得,每个成员都充满了热情。”

贴近生活、贴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贴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届大艺展的三大亮点。

作为本届大艺展一大亮点活动,4月16日下午,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开幕。

同济大学的创世之光VR艺术工作坊、重庆大学的川剧舞台美术实践工作坊、四川美院展示草木染技艺的寨上工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云锦工艺传承创新坊、长春大学蛋雕艺术实践工作坊……47个艺术实践工作坊,103件绘画、书法、篆刻、摄影、设计、微电影等学生艺术作品,以及179件高校校长绘画、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充分展现了高校师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集集体性、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为一体的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是大艺展首次增设的视觉艺术创作实践项目。以“创意与创新”为主题,大学生们从校园生活中汲取灵感,从对社会的关注中寻找主题,从对科技的热爱中挥洒才艺,讲述着“艺术与校园”“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技”之间的故事。前来观展的上海大学学生小琦被琳琅满目的工艺作品所吸引,她说:“艺术源于生活、热情激发想象。透过作品,我看到了大学生们的激情与才华,也感受到艺术让生活、校园变得更美好。”

本届展演活动对全国高校的覆盖率达到90%,据悉,参加展演的学生多为非艺术专业学生,他们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却因为热爱艺术而走到了一起。

这得益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此前,教育部曾对200余所高校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进行学生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2%的学生参与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技能。“高雅艺术进校园”连续开展了11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6.5741亿元,惠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千万学生。大艺展里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艺术素养,便是对“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准确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