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文明之光”宜兴下湾遗址暨无锡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开幕
近日,“太湖文明之光”宜兴下湾遗址暨无锡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在江苏无锡宜兴市博物馆开幕,展出了玉钺、玉璜、盘口壶等多件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
下湾遗址位于宜兴南部潢潼地区,早在2002年,南京博物院就对该区域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发现遗址上叠加有崧泽和春秋战国两个时代的文化。2016年10月,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再次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确认这一地块存在3处古文化遗存。2017年5月起,来自南京、无锡两地的75名考古队员组成发掘队,对下湾遗址进行连续考古发掘,随着陶器、玉器、石器、青铜器等千余件器物的出土,该遗址也被一点点“解码”。
据了解,下湾遗址为一墩多墓形制,是国内考古界认定的迄今为止最早的中国土墩墓遗址。据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认定,宜兴下湾遗址的发掘,为土墩墓的起源增添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