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40年》第6集|江湖儿女,纸短情长
来源:央广网 | 雅男   2018年09月13日08:42

1983年,中国大陆引进了第一部香港电视剧《大侠霍元甲》,该剧在广东电视台首播,之后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电视台播放,在刚刚被改革春风吹拂的普通百姓中,掀起了一股武侠文化热潮。1985年,改编自新派武侠宗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又被引进播出,让“武侠热”再度升温。

(经典港剧83版《射雕英雄传》)

十年浩劫,武侠小说在内地市场销声匿迹,然而却在香港获得繁荣,形成了新派武侠小说,先后出现了梁羽生、金庸、古龙、温瑞安等被武侠小说迷所崇拜的武侠宗师。

六神磊磊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是响当当的大V,他所开设的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风格,解读金庸小说中的有趣细节,深受广大武侠爱好者追捧。

虽然金庸不再有新作问世,梁羽生、古龙等大师也已然仙逝,但他们的作品对后辈却有着深刻的影响,许多年轻作者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来书写自己心中的侠义江湖。

世纪之交,互联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大批网络作家开始从事武侠创作,短短的几年时间,大陆的武侠小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六神磊磊表示:如果没有当时武侠文学这个阶段,大概就不会有我们现代武侠创作的庞大与繁荣。

(金庸电视剧集锦:90年代的荧幕经典)

刀光剑影的侠义江湖带我们走进了快意恩仇的世界,而滚滚红尘里的爱情又为我们开启了梦幻的纯美浪漫画面。上世纪90年代,引入内地市场的港台佳作,除武侠剧之外,最热的莫过于言情剧了。来自台湾的言情文学让广大读者沉浸在细腻、幻想的抒情世界里。如果说琼瑶用文字抒写纯爱场面,那么三毛,则用足迹带我们路过她的爱情。

(三毛与荷西)

三毛与荷西短短六年的爱情仿佛跨越了一生,她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诉诸于文字,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诸多作品被引入大陆,形成了一股台湾文学热。80后畅销书女作家吴桐说,三毛的作品给少女时期的她带来很大影响:

“我觉得在那个年纪读三毛,对我后来的文学创作,其实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的,甚至影响了我对于爱情、婚姻的向往。毕竟在那样情窦初开的一个年纪,读到了三毛那样充满了饱满的热情和爱的文字,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她让我从很小的时候心里就播洒了一颗爱的种子。我愿意去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那样美好的人和感情存在,我也愿意去相信爱情的美好,生活是值得我们去热爱与拥抱的。”

从三毛、琼瑶、席慕蓉到亦舒、席绢、张小娴,她们用自己的笔触,激发了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对浪漫爱情的向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这些作品产生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台湾的经济起飞时期,反映了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中很多人的心理状态,商业社会和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那么刚好它也适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这些作品对于很多女性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对感情的认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它是不是具有一个经典的意义,还有待于历史的检验。

无论是侠义江湖里的快意恩仇,还是滚滚红尘里的浪漫情感,对于喜爱它的读者而言,已沉淀为一段美好的记忆与体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