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位老党员为驰援武汉的女儿写下小纸条”事迹创作 京韵大鼓《妈妈的嘱咐》感人肺腑
张建会作品《家国情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支支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整装出征,一批批津门白衣战士勇做逆行先锋。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与担当,感动着、激励着同受海河水滋养的津沽文艺工作者,他们根据“一位老党员为驰援武汉的女儿写下小纸条”的真人真事,精心创作了京韵大鼓和书法作品,用文艺作品记录、讲述感人的战“疫”故事,用文艺力量鼓舞、凝聚昂扬的战“疫”士气。
前不久,我市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滨海国际机场候机出发,副领队、天津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艳冬手里握着一张小纸条,心中深感千钧重。纸条是从日记本上撕下来的,看得出仓促,但是上面的每一个字,字字直击心底:“支持你服从党的安排,对党要忠心,对国要尽力,党的核心为人民,要为人民吃苦解忧,早日战胜疫情,胜利回家。妈妈!”。这是90岁高龄、已有66年党龄的老妈妈,对王艳冬饱含深情的嘱托和厚望。
《一位老党员为驰援武汉的女儿写下小纸条》所报道的真实故事,令人潸然泪下,在天津市曲艺团词作者杨妤婕心中,也激起了无限涟漪。杨妤婕设身处地思考这对母女的心境:从亲情来讲,老妈妈肯定不舍得闺女,然而,她们心中还有对人民的奉献、对职业的尊重、对患者的责任、对生命的珍视,孰轻孰重自有秤,在不舍和舍得之间,最终选择了舍得。
老妈妈和王艳冬的事迹触动着文艺工作者的心灵,母女俩的精神也调动了大家的创作激情。特殊时期,虽不能像往常那样聚在一起排练,但众人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利用网络隔空合作。很快,由杨妤婕作词,王莉、冯欣蕊、夏炎作曲并演唱,李瑞编曲的京韵大鼓《妈妈的嘱咐》创作完成,将这张小纸条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女医生王艳冬心难平静,与老母女儿一家三口坐在客厅。我们是三代党员家庭会,疫情严重,多少同胞在危难中。我已经接到出发的命令,赶赴武汉今晚起程。妈妈,无数病人在等待,您舍小家顾大家,是全家的光荣。老妈妈,热泪长流实难舍,白发苍苍九十高龄。王艳冬整顿行囊急匆匆,我曾经,非典时期在红区战斗,赴武汉,不忘初心再前行,眼望着亲人强忍泪,祖孙俩,默默相送身后行。老妈妈,一张字条悄悄塞进女儿的手,一家人挥手含笑,相视无声,千般祝愿,万种深情……”
2月21日,这段作品的视频也在津云客户端发布。为了拍摄好这个视频,还原当时的场景,摄制组还特意到王艳冬家中,专门请老妈妈本人朗读小纸条上的内容。老人精神矍铄,字字铿锵,句句振奋,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一位妈妈的爱子深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张真情大义的小纸条,也给出征的王艳冬和她的战友们带来无限的勇气,让他们燃起无穷的斗志。
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听闻王艳冬一家的故事之后,他的脑海中自然而然涌现出“家国情怀”四个字。带着深受感动的心情,张建会即刻整理纸张、挥毫泼墨,写下《家国情怀》与《寿》两幅作品送给王艳冬的老妈妈,表达诚挚的敬意。张建会表示,大家从医务工作者身上感受到精神的升华,对家国的付出,所以我一下子想到的就是“家国情怀”。与此同时,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送给老人一幅寿字,也是作为晚生对老人家的祝福和敬仰。希望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