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舞台上演绎“潜伏”故事
来源:北京晚报 | 王润   2021年06月04日14:50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排练,6月2日至4日,谍战题材原创话剧《什刹海畔的电波》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该剧根据我党著名谍报工作者王文、王凤岐夫妇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以红色谍战的“潜伏”故事,致敬特殊时代中那些隐秘而伟大的人与事。

作为根据真实史料改编的谍战题材原创话剧,《什刹海畔的电波》故事情节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既有革命主旋律题材的严肃谨慎,又充满着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故事从抗战时期王文、王凤岐假扮夫妻搬入北平后开始讲述。表面上,他们和所有小夫妻一般平平无奇,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是我党潜入北平腹地,组建新情报站地下工作者。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他们的生活,看似平和如一汪静水,实际却是处处疾风骤雨。每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他们几度遇险,却又临危不乱,冷静沉着与敌人周旋,几度化险为夷。在这个过程中,二人不仅出色地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也从假扮夫妻成为了志同道合的革命伉俪。他们坚守信仰,矢志不渝,最终完成了七年的潜伏生涯,迎来全中国解放的春天。

作为一部谍战话剧,悬疑性、紧张刺激的风格是其最大特点,但同时故事中也融入了轻松诙谐、充满生活气息的桥段,让原本紧绷的情节和节奏张弛有道。

该剧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优秀青年导演闫锐执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优秀青年编剧曹熠担任剧本创作,邀请了高倩、关文平、区宁、刘宸、龙月、李珀、孙钰童、张振华等多位演员加盟,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的15名党员干部也参与到话剧的筹备和各项创作中,并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专群结合,共同出演。

导演闫锐表示:“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我们的视角是一种非常年轻的视角。我们做这部戏,也是保持着一种学习的目的和心态,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架起一道桥梁,沟通现代的年轻人和话剧这种传统舞台艺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