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春成就华章
来源:北京日报 | 王征宇   2021年08月03日07:48

市民广场晚上集聚有很多人跳舞,去散步,居然听到伴舞的音乐是《卡门序曲》。三十开外领舞的女子,头颅高抬,修身运动服勾勒出高挑身材,这一刻仿佛入戏成风情万种的卡门。不知道比才地下有知,作何感想。代表作《卡门》是他倾注了很多心血,也期待掌声能为之响起的作品。他自我评价“写了一部清晰直接而有活力的、充满色彩和旋律的作品”。然而事不遂愿的是,首演遭大多数音乐评论家轻视和不恭。作曲家为此久久不能释怀,加上身体有恙,《卡门》首演3 个月后比才抑郁病亡,终年37岁。反讽的是,作曲家离世后,此曲迅速被翻盘,成了“最受欢迎的歌剧”,而如今《卡门》当仁不让是世界上上演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

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年出生在巴黎。与莫扎特相仿,早慧又早逝。他自幼聪颖刻苦,6岁便登台演出,9岁遂以优异禀赋考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一心欲在交响乐创作上有所建树,写了一些交响曲初稿,只是未得其师古诺的充分肯定。个中缘故,或许是日耳曼人的交响对整个欧洲形成傲视群雄的威慑,旁人很难一争高下,不如把精力放到发展舞台音乐更明智。

比才的《C大调交响曲》也是对成规的反叛。

听这部比才完成于17岁的作品,真觉得他的交响创作才能埋没了。此曲有别于德系交响曲谨严深邃的形式,曲式清澈自然,和声曼妙丰富,还有适度的复调织体以及虽无创造却能给人无限新意的乐队法,都十分完美地表达了一种近于古典主义的高贵气度。第二乐章是最美妙的,木管悠扬的抒情,仿佛一股青春的朝气在心里舒展,层层叠叠的赋格,层次分明又清新的格调,轻盈却扎实的创作技巧,在乐章里杂糅,努力去创造无限可能。最后一章呈现进行曲风格,给人以19世纪歌剧序曲的意味。玩味再三,好比看武林新秀毕业汇演,棒、枪、拳、掌,各种流派的精髓都了如指掌,对未来透着一股傲然的雄心。如陈丹青先生评王希孟18岁画成的《千里江山图》,“隋唐五代山水画百科全书式的总归结,元明清三代文人山水画百科全书式的大辞典”,18岁的眼光、心胸、气局,光华灿烂!17岁的比才在交响曲中展露的才华,莫不如此。

比才留存下来的交响乐只此一部。少年大作,灵气、才情毕现。再看看,莫扎特写四重奏和交响乐,也不过20岁左右;舒曼的《蝴蝶》成于19岁;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完成时也才19岁……唇红齿白,只是青春傍身的外表。这些用青春谱写华章的人,永远不会老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