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向上》改稿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23年12月27日17:12

12月25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向上》改稿会在京举行。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以及何弘、桫椤、丛治辰、肖惊鸿等专家学者,《向上》作者何常在、责任编辑袁艺方等参加改稿会,会议由王松主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向上》颇具文学品质,传递出对时代的敏锐感知,以深刻的笔触书写社会生活。大家谈到,《向上》选择了比较轻巧的切入方式,在书写年轻人创业故事的同时,鲜活地展现出了新时代雄安新区的变革历程,刻画出新时代年轻人奋发有为的积极姿态。作者何常在此前在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方面颇有创获,正因有创作经验的支持,何常在擅长将社会现实和商战模式恰当融合,敏锐地把握时代脉动,书写时代精神。

《向上》描写了“70后”、“80后”、“90后”三代人在各自的时代中沉浮,最终选择回到雄安、建设雄安的情怀抱负。全书以新时代为背景,以主人公夏向上牵连起一系列人物,在宏阔的时空尺度下刻画了一批有情怀、能作为的人物群像。作品从新时代物质的直观感触向纵深开掘,触达人物心理与生活习惯上的深层变革,书写了温任简、李继业、夏向上三代人如何通过上学改变命运,又在因缘际会下选择回乡创业,经历了艰难的尝试与探索,在奋斗与拼搏中与雄安新区一同发展的故事。作品通过农作物育种、“房住不炒”等事件,在中国传统激励与现代性的张力、奋斗进取的主线下,串起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雄安新区建设的雄伟蓝图,在现代农业与商场竞争的交错中,记录了新时代山乡巨变所带来的物质与心理的巨大变革。

专家们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逐一提出作品中有待继续打磨之处。如作品在“山乡巨变”的命题下,材料有效、有机整合还不够,因而显得笔墨不集中、结构松散;部分情节略显牵强,缺乏更多前后文的铺垫与勾连,显得有些突兀,不切实际;部分情节存在概念化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扩充和深耕;叙事要素与主题关联不够紧密,未能在叙事中充分调动具有地域风格的元素;对于主要人物经历的刻画相对平顺,部分次要人物显得冗余,人物经历的内在逻辑仍需加强;人物刻画的整体性和成长性尚待进一步挖掘,部分行为欠缺合理化考量等。

对某些较为集中的问题,专家也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建议。比如将笔墨集中在较重大的情节点,以加快小说的叙事节奏;对情节结构进一步细化,利用关键事件突出雄安的几次变革;精简次要人物,删除不必要的情节,避免写作时总是一笔宕开,削减叙事中的“枝蔓”,使小说的叙事条理更加清楚;用文学和生活的语言替代生硬的概念,加入更多有感染力的细节,提升小说的审美表现力;加强对小说细节的处理,利用细节丰满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同时,专家也建议作者在保留网络文学连载优势的同时,兼顾纸质出版的要求,对人物性格展开整体性的梳理和整合,形成总体性的构想,对人物足够“熟稔”后,再动笔修改。

交流环节中,何常在坦言创作《向上》的初衷是记录不同时代出生的数代人与所在地域的变化,承载他们复杂的情感与家园情怀。他表示,专家的建议尤为宝贵,接下来他将认真思考修改方向,仔细打磨作品,使《向上》成为一部更有力度的作品。

王松对专家细致的点评和针对性意见表示感谢。他表示,这些具体和专业的建议将帮助作者沉淀下来修改作品,也有助于出版社进一步总结经验,助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更多出色的新时代文学成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