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首演
当地时间3月8日晚,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上演。当晚1500余名观众观看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观众多次鼓掌致意,久久不愿离去。
《诗忆东坡》海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3月8日至10日,《诗忆东坡》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院演出四场。3月15日至17日,该剧移师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继续演出。该剧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出品,眉山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此次美国巡演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主办,“美国舞蹈节”联合主办,是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风韵”品牌推动下,作为“美国舞蹈节”首次以推出人身份推介的中国剧目,旨在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国传统与现代艺术的魅力。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临时代办井泉在演出前致辞表示,此次访演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的务实举措。希望双方继续努力深化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苏轼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诗人之一,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重要标识,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IP。”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景小勇表示:“《诗忆东坡》不仅是一次对古老厚重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掘整理的过程,更是一次以现代艺术手段和审美理念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
苏东坡在对外传播中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能够更好地承载国家元素、观念和文化,实现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诗忆东坡》在表达上更加面向国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之初对该剧的定位,就是要创演一部时代性、国际性的中国舞台艺术作品。融通中外,一方面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符合中国国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要借用国外熟悉的艺术语汇、表达方式,让国际社会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诗忆东坡》剧照(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诗忆东坡》的表达创新获得了国际艺术机构的关注和认可。旨在展现当代舞蹈发展最前沿成果的先驱艺术机构“美国舞蹈节”(ADF)首次以推出人身份推介中国剧目。在演出结束后,美国舞蹈节主席乔迪·妮梅里奇特对《诗忆东坡》全体演职人员说:“感谢你们为美国观众带来如此精彩的演出,你们的表演震撼了华盛顿观众。”
《诗忆东坡》的演出剧院在美国演出市场、在国际舞坛都具有重要地位。肯尼迪艺术中心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美国最著名的艺术表演中心之一;林肯中心作为纽约古典音乐界的中心,是广大艺术家憧憬的舞台,同时也是纽约的文化中心。此次《诗忆东坡》将以美国华盛顿、纽约双城为核心起点,逐步在海外地区展开长期巡演。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将对苏东坡诗歌的艺术理解转化为自我感知,并通过身体动作和视听语言等现当代综合表达形式进行外化。剧目没有直接铺陈苏东坡的人生和境遇,没有陷入具象的事件或情感、矛盾纠缠,也没有将苏东坡以“剧中人”方式直接立于舞台,而是在当代剧场的审美样态下,以深度融合戏曲、太极等民族语汇的现代舞为主体,以古琴曲与现代音乐对话,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舞台美术手法的多重视觉效果表现出诗人东坡的灵魂、眷爱、忧思与乡愁。从去年7月上海首演以来,该剧在杭州、北京、成都、西安等多个城市演出,不少观众用“不见东坡,处处东坡”表达观演感受。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使节”和亮丽“文化名片”,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文化艺术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向世界介绍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诗忆东坡》剧目简介:
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出品的《诗忆东坡》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团队,由沈伟领衔创作,并力邀著名旅法华人作曲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担任作曲和音乐总监,国家一级编剧、电视剧“飞天奖”评委郭长虹担任联合编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残奥会闭幕式灯光设计萧丽河担任灯光设计,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涛担任书法篆刻设计。
剧目在编舞方面很少使用激烈的肢体和表面化的技术技巧,而是在气定神闲中表达情感,体现出高度的克制与凝练,沉稳清宁,无为有为,从容化生,凸显更内在的汹涌情感,亦与东坡先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舍十分契合。
音乐方面,陈其钢先将一生创作的音乐给到项目以供改编,此外剧目融入了古琴旷达之音,由古琴大师龚一、李祥霆、曾成伟配乐,古琴演奏家赵晓霞现场演绎,古琴曲《忆故人》《酒狂》《阳关三叠》《秋水》《神人畅》与陈其钢现代音乐作品《江城子》《失乐园》《如戏人生》《悲喜同源》交相辉映。
编剧、灯光设计、书法篆刻设计则分别从诗的角度追忆苏东坡精神世界,以极为干净、简洁有力的用光彰显整部作品的美学调性,在书法、篆刻中折射东坡风骨和意趣,为观众带来独特、多重、深入的审美和精神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