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024年第2期|孟小书:你猜怎么着(节选)
一
“老于一直没回家吗?他车停在这儿都快一个星期了,估计小区是出现问题了,你信吗?”小谷神神道道地跟徐一说。
“没有吧,他说他家那边没事呀。”
“没事他不回家?他老婆不得弄死他。他说‘没事’肯定是怕制造不必要的恐慌吧。”
小谷和徐一听着音乐,喝咖啡、嗑瓜子,对着外窗老于的SUV继续猜测着、八卦着。就这样,他们度过了一个悠闲的上午。
中午时分,小谷和徐一正琢磨吃什么,小谷的母亲突然来了电话,说是邻居有点不太正常,应该是感染了。这两天她和小谷爸要去小谷家住,并且一再叮嘱回家时一定要戴上口罩。小谷接着电话,心里咯噔一下,突然让徐一把音响的音量调小。小谷表情愈加浓重,眉头拧成了一团,最后说了句:“妈,您先别急。我现在就回去。”
小谷有点手忙脚乱,在几个房间里慌忙地转悠了好几圈,说:“我妈家邻居有情况,应该是感染了。我爸妈这几天要住我这边。我得赶紧回去收拾收拾,再囤点粮食。”
“啊?真的假的?”徐一也慌了。
“不知道,万一是真的呢。反正我得赶紧先给他们囤吃的去。”
“用我陪你一起去吗?”
“别去了,万一去了再出点什么事就更麻烦了。买完我就赶紧回家了。”
“你也别太着急,你爸妈也没真的看到人家感染,都是猜测,万一没事呢。”
“我觉得也是,有什么情况微信吧。对了,这几天你也别出门了,我可能都过不来了。”
小谷急匆匆地从徐一家走了,开着车直奔附近的一个超市。超市的情况还好,食物充足,购物的人都很从容,并不像网上传的那般疯狂。小谷平时不做饭,一进超市也蒙了,该囤点什么菜呢?她没时间过多思考,把手边的每样菜都往篮子里抓了几袋,无论给母亲什么食材,她总能做出几道像样的菜来。临走前,她又去了趟零食区,买了一堆零食和几瓶葡萄酒、啤酒。她急匆匆地又从超市开回了家。
二
小谷和她父母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栋楼的不同单元。老话儿讲,和父母最好保持一碗热汤的距离,此刻再次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小区里和平日并无太大不同,只是遛孩子的少了些,遛狗的倒还是原班人马。小谷拎着两兜子粮食和一提卫生纸往家里走,心里有点忐忑也有点激动,像是家里突然来了客人。小谷十来年没跟父母同住过,也没和任何人同居过,家里冷不丁地来了人,即便是父母,她也觉得有点奇怪。她一边等电梯,一边在心里幻想了很多生活上的细节。例如,父母早上七点就起了,那自己还在睡觉也不合适,但七点无论如何也醒不了,起早了难受一天,还得耽误一天工作,损失太大了。另一个,起那么早干吗呢?大早上大眼瞪小眼,也挺尴尬的。再比如,每天自己一个人在家就随意穿件大背心,或者穿点什么都行,但他们要是在家,穿得太随意也不合适。电梯来了,门开了半天小谷还戳在原地,始终没进电梯。电梯门合上了,她又想,毕竟是自己父母来了,还是一件好事,促进一下感情也挺好,至少吃饭问题不用再发愁了,但好像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别的优点了。电梯门又开了,里面走来了一个人,见小谷没戴口罩赶紧一溜烟儿跑出去了,临走时还瞪了她一眼。
此刻,父母还没过来,但两个托运行李箱已经放在了客厅里。小谷立刻简单收拾了一下,把表面的垃圾灰尘迅速清理干净,又把各种杂物摆放回原位,大概看着是那么个意思后,就又出门了。她要回一趟父母家,继续帮他们搬东西。小谷临出门前,站在门口又看了一眼此刻寂静无比的家,心突然怦怦跳了两下,又往胳膊上套了一个全新的口罩。
平时她不怎么把这大流感当回事,那是因为身边还真没什么人染上。这突然间父母的邻居得了病,心里还是有一丝硌硬的。她把口罩十分标准地佩戴在了嘴上,还在缝隙处压了压。路过邻居家门口时,发现确实不一样了。门口正如父母所说,五六个大小不一的塑料袋,里面都是各种蔬菜和速冻食品,两箱纯净水,还有一个空气净化器。最可疑的就是门口放了一大瓶消毒喷雾液。看来是做好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小谷透过口罩还能隐约闻到走廊里那股幽幽的消毒液味,她加快了脚步,进了父母的家。
父母此刻把脸捂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两个小箱子和无数个袋子,里面装着柴米油盐和各种菜肉。小谷妈甚至把平时练字的家伙什儿都带着了,看来要打持久战。小谷一进家门就问:“现在那人什么情况?”
“今天她家里又来了三个人。”小谷爸在家里不自觉地把声音压低了,生怕隔壁人听见。小谷妈在屋里进行全面消杀,又把下水道口、水池子口和马桶等带眼儿的地方全用注水塑料袋给堵上了。小谷爸在屋子里来回穿梭,总想再带点什么东西,可来来回回也不知道该再拿些什么。
“又来三个人?什么意思?”小谷问。
“估计是来照顾她的吧。总之,肯定是不太对劲。”小谷妈又说。
小谷这么一听,觉得这纯属瞎猜,赶紧劝道:
“我觉得不如再观察观察,先别紧张。今天慢慢收拾,反正你们不出门就没事,坐下来先缓缓。明天过来住也行,万一人家没事呢。况且,我也得给你们腾出一个房间来,现在我那边乱七八糟的。”
“也有道理,咱先别乱了阵脚,再观察观察。真有事,明天搬也行。”小谷爸表示赞同。
小谷给父母留了一些够晚上吃的菜,把剩下的东西拿回家了,还是要做好他们随时搬来的准备。晚上,母亲让父亲把电视调成静音,听着隔壁的动静。大流感病毒是走上呼吸道的,凡是感染上的人,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咳嗽。母亲坐在餐厅里,餐厅是离隔壁最近的地方。她竖着耳朵,一直听着。果然,她终于等来了第一声咳嗽。她拍了一下大腿:“怎么样!没猜错吧!”母亲在寂静的家里,突然喊了一嗓子,吓得父亲打了一个激灵。
“怎么了?”
“我说什么来着,果然,咳嗽了。完了,明天一早,赶紧去小谷家。”
“听清楚了?”父亲也竖着耳朵听,“没动静呀,保不齐人家就是呛了一下呢。”
“当然听清楚了,干咳中带点湿。典型的。”
父亲还竖着耳朵听,但什么也没听到,继续看着没有声音的球赛。
三
小谷父母家的邻居,是一位三十五岁的单身女金领,和小谷年龄相仿。她平时住在公司附近,不怎么回这边。小谷一家基本没见过她,只是偶尔看她家有一些快递放门口,一放就是几天没人动,不知什么时候又被拿走。总之,这位邻居的行踪很神秘。自从这次邻居突然出现,从走廊里传来一声程总,小谷一家才知道邻居叫“程总”。
程总这次突然回来长期居住是有原因的。公司附近有大批量的人感染上了大流感,传播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公司也实行了居家办公,程总是单身,秦秘书考虑到程总要是病了,一个人在家可就麻烦了,也没个人照顾,他索性就建议程总赶紧“逃离”出来,搬回东边的丽群小区去住。丽群小区是高档社区,人员流动性小,相对安全些。程总觉得也有道理,就按秦秘书说的搬回去了。
这天早上,公司同事小王和小穆听说程总要搬家,主动提出要帮忙。程总还挺感动的,感受到了来自同事们的温情。
同事三人在程总家里忙得团团转,本来程总一人不需要带什么东西,但小王和小穆都争先恐后地提议要把东西备足,万一出点什么问题,网购也来不及。对于两位同事的积极表现,秦秘书也不敢多言,毕竟是替程总考虑的。程总坐在沙发上,任由他们疯狂地打包。她见着三位同事慌忙的样子,自己也被这种紧张的气氛给感染了,连忙在手机上下单了很多小型电子产品。最后临出门时,他们足足带了四个大箱子,像是要把程总永远搬出去似的。
三人效率很高,不一会的工夫就已经收拾妥当。中午时分,就把程总护送到了丽群小区。
到了小区门口,一个保安夹着一本登记簿,用一支电子额温枪冲他们比画了两下,示意他们停车登记。
“你们是干什么的?”保安警惕地用一种怀疑和盘问的语气问他们。
“是业主。”秦秘书在驾驶座上,摇窗对保安道。
“都是业主啊?”保安把头低下来,透过秦秘书开的半扇窗户往车里看。
“我是。他们是来帮我搬家的。”程总道。
“你下来登记一下门牌号,测体温。其他人不能进去。”保安说。
“那怎么行,这么多东西我自己也搬不上去。”程总下车了,按照表格逐一填写。保安又象征性地在程总额头上比画了一下:“36.7 ℃。”
“不然我们也登记一下,量个体温。我们帮忙把东西拿上去就走。”小王刚要开车门下车的时候,保安赶紧把门给他又推回去了,“你要干什么!都说了,不能进去。”
小王见保安态度很坚决,硬碰硬肯定是不行,赶紧从钱包里拿出了二百块钱现金准备塞给保安,没想到保安的态度还是十分强硬:“别来这套,现在是特殊时期,只能业主进去。”小穆又摇下车窗,比较理性地说:“要不这样,我们写一个保证书,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我们负全部责任。你可以先给我们测体温。”保安见几个人今天势必要进去的架势,也就没再继续较劲:“行,那你下来写个保证书,身份证号都登记上,送进去之后赶紧出来。”程总一再表示感谢。临走的时候,小王狠狠瞪了那保安一眼。
车进入小区后,保安怎么都觉得这四个人有点可疑,看着他们的车逐渐走远才收回了目光。
四个人的动静不小,程总还反复提醒同事们要轻声细语,邻居是一对老年夫妇,不要惊扰到他们。程总的这个家像是样板间,丝毫没有人气。小王和小穆又来了精神,提议给程总做一顿饭,算是暖居。但这个提议瞬间就被秦秘书给否了,说人家保安不是说了吗,让咱们放下东西就赶紧走,别回头给程总惹上麻烦。大家不宜久留,收拾完赶紧走。小王和小穆没再坚持,闷着头一直在干活。不一会,房子就有模有样了。
临走前,秦秘书说:“程总,现在物流速度慢,像净水器、电热马桶圈这些比较难安装的设备,回头到货了,您随时叫我过来就行。”
“不用秦秘书您亲自过来,程总您有事给我打电话就行,我离您这儿比较近。”小王十分机警地说。
小穆瞪了一眼小王,小声嘟囔着:“真恶心。”
小穆又说:“现在好多感染上的都是因为快递员,他们保不齐谁身上就携带病毒了,我建议在门口放一瓶消毒液,谁进门前都要喷一喷,进行消杀。”
小王也不甘示弱:“不但要放消毒液,进出程总家时还要穿上防护服……”还没等小王说完,就立刻被程总打断了:“不要搞得太邪乎。”
“不用不用,现在小区管理得太严格了,你们进出都不方便。”程总说。
秦秘书见这两人的架势,赶紧把他们从程总家拉出去了。三人临到小区大门口时,小穆还特意跟保安打了个招呼。
程总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心里顿时一阵唏嘘,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是时空穿越了,一切都来不及反应,就已落地完成。从昨天到现在,究竟发生了什么,她需要安静地坐下回忆和思考一下。
四
自从隔壁的单身女金领搬进来之后,小谷妈失眠了。在白天,她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现在很多人不出屋都会被感染上,而且这个病是专门对付老年人的。她感觉自己掉进了病毒窝里,辗转反侧,实在睡不着,捅了捅小谷爸。
“别睡了,你说咱要是真染上,怎么办呀?家里剩的药好像也不多了。我可不想去医院。”
小谷爸翻了个身,嘴里不知道嘟囔一句什么梦话,又睡去了。
“都赖你们,就说晚上赶紧搬走,非不听。”
小谷妈干脆起来了,在身上披了件衣服,想着得做点什么事情,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她在屋里转悠着,发现家里基本已经处于严防死守的状态了。她在大门口喷了几下消毒液,感觉自己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里,都隐藏着流感病毒。夜里,她在家焦虑地来回踱步。
早上七点,小谷妈给小谷打了四五个电话,怎么也没人接,气得直跺脚,小谷爸一直劝,但劝了也白劝。直到上午十点左右,小谷才出现在父母家里。小谷妈没一脸好气,也懒得骂她,把一口蒸米饭的锅塞到了小谷手里,自己拎着一只行李箱和一大捆葱径直往外走。直到走出了单元门,小谷妈才稍微松了口气。
小谷走过邻居家门口时,看了一眼,想着:应该不会有事吧?要是有事,也不知道她在家里什么情况。小谷没敢多停留一步,立即随着父母进了电梯间里。
就这样,三人大包小裹的,像逃难似的去了隔壁单元女儿小谷家。
五
阳光明媚的早晨,天气渐暖,程总这天起得很早。她一个人在家一边听歌一边打扫卫生,心情还算舒畅。这是她搬回丽群小区的第一个早晨,她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想着,借这次大流感能休息几天,也算是好事。悠闲的美好时光让她暂且忘记了大流感所带来的所有负面情绪,她把手机调成了静音,彻底与外界切断了联系。她在小王和小穆买的众多的果蔬里面,挑了一些蘑菇,她突然想到:隔壁邻居是一对老年夫妇,老两口在这关键时刻可能买菜不方便,要不中午给他们送去一些菜。她心里一边琢磨着,一边洗了一些蘑菇,又收拾好一只土鸡,准备煲汤。在煲汤时刻,她敷了一片面膜,找了部电影看。突然家里门铃响了,她以为是送快递的。结果一开门时,吓了一跳,面膜一下从脸上掉了半张下来。一个全副武装,穿着防护服的人戳在了程总面前。小王赶紧脱下防护镜说:
“程总,您别紧张,以防万一。”
“你怎么来了!”程总愕然叫道。
“我看您这净化器要到了,过来帮您安一下。”小王赶紧解释。
“神了你,我都不知道它今天能到。那……那你快进来吧。”程总措手不及,赶紧把面膜摘下来,把居家服也换了一身。
“门口保安怎么放你进来的?”
“我自然是有我的办法。”
“你不会又给人家塞钱了吧?”
小王“嘿嘿”笑了两下,不置可否:“反正能进来就行。”
天气虽然还没热起来,但小王的额头已经汗津津的了。小王一边干着活一边说:
“我还给您带了菜来,想着您现在也别总出去了,能在家就尽量在家。您可不能病了。”
就在这时候,他们突然听见隔壁家有动静。这小区哪都好,就是隔音太差,楼上打呼噜冲马桶的声音都能听见。据说是开发商把资金都用在楼的钢架上了,能抗八级地震,所以用在隔音设备上的钱就少了。程总是个考虑十分周全和谨慎的人,她买房的时候觉得没什么比安全更重要了。
“嘘嘘!”小王伸着脖子不动,竖着耳朵听隔壁的动静。程总也察觉到了,一下把电视按成静音,仔细听着。
“好像还有行李推出来的声音。”小王嘘声说着,“完了,隔壁一定出事了。”
“啊?这可怎么办?”程总下意识地念叨了一句,小王赶紧趴在大门的猫眼使劲往外看。
“没错,隔壁收拾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估计是染上病要去医院隔离了。”程总听小王形容得如此严峻,有点惴惴不安。
“真的吗?不会看错了吧,推行李也不至于就是去医院。”程总越说越心虚。
“程总,他们看着也不像是去旅游的。谁旅游也不会带着电饭锅和葱呀!”
“那去医院带它们干吗?还去医院做饭?”
小王也觉得颇有道理:“反正肯定是有什么问题,要不就是这小区里开始大面积传播,大家准备搬家。就跟您似的。”
程总觉得这个说法靠点谱:“那我得赶紧给秦秘书打个电话。”
“您稍等,现在给他打电话也没用,先别紧张。第一,现在不要开门;第二,把家里所有的眼儿都用注水塑料袋堵死,一个不能漏;第三,等他们走了半个小时后把门开一条缝,楼道里再喷点消毒液,家里也要用消毒液擦一擦;第四,再准备点食物和水,这几天不要出门;第五,把音乐打开放松一下,公司的事目前不用操心,我给您盯着。”
程总连连点头:“多亏你今天来了,还给我带了这么些吃的。真是感谢你。放心吧,我没事。”
小王听了这一席话,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一边套上防护服,一边往门口走:“那我就不多打扰您了。”关上门,一溜烟赶紧跑出了小区。他心里一阵激动,也感谢隔壁的邻居,走得太及时了。但他好像忘了点什么,临到家拍脑袋一惊:“坏了,空气净化器还没等到,怎么就走了!”
小王这一走,程总突然有点不知所措。她平时是一个比较冷静的人,本来也没多大的事,这大流感说白了就是流感,只不过加了一个“大”字,能严重到哪去,她这么安慰着自己,尽量保持冷静。她把音乐打开,又换上了居家服,准备收拾小王带来的菜,做饭。又过了半个小时,空气净化器送到了。她一个人,花十分钟就基本搞定了。
……
全文见《芙蓉》2024年第3期
【作者简介:孟小书,毕业于加拿大约克大学。著有作品集《满月》《业余玩家》《午后两点半》等。曾获西湖·中国文学新锐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山花》文学奖、丁玲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