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首推大剧在京首演 汇聚该校多位顶尖艺术家 “大手拉小手”重塑歌剧原野
来源:北京青年报 | 田婉婷   2024年06月16日10:34

大幕拉开,几座沉重的巨石仿佛命运的手掌将舞台牢牢压住,仇虎、金子、焦大星、焦母等人物的命运纠葛徐徐展开。前晚,中国音乐学院制作的歌剧《原野》在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该剧是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的首推大剧,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统筹监制。

歌剧《原野》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金湘先生作曲,作为首部代表中国歌剧走出国门的作品多年来久演不衰。本次中国音乐学院制作版本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李心草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及指挥,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声乐歌剧系教授陈蔚担任导演,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会集业内一线艺术家及校友资源,秉持着致敬经典、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将歌剧《原野》的文学性、音乐性、观赏性结合起来,力求以一部具有当代审美与国际面貌的作品致敬经典并展现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特色。

回归原著

展现“原汁原味”中国歌剧经典

“这次我们是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希望它的文学性、思想性、音乐性、艺术性、观赏性、戏剧性结合起来。”歌剧《原野》基本尊重原话剧的故事情节设定,讲述了仇虎向迫害自己全家的恶霸焦阎王一家复仇的故事。此前曾数次指导过歌剧《原野》,导演陈蔚对这部歌剧可谓非常熟悉。她坦言,此次由她指导的国音校庆版《原野》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我带着我的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重新阅读了曹禺先生的原著——话剧《原野》的剧本,深入分析剧情,回归文本、回归文学、回归原著,了解曹禺先生当年创作的思路背景,这个工作这次做得非常扎实。”

除了对剧本和人物精准的把握之外,陈蔚透露,此次在音乐上,整个剧组下足了功夫,“这一次我们是完全呈现了首演的全本,带合唱、带伴唱,而且由多次指挥过这部歌剧的李心草院长作为指挥,他从一年前就安排我们的音乐组来进行总谱的修订,我们从总谱到钢琴谱,再到当年金湘先生的手稿,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校对,因此我们这次的版本可以说是比较精准的。我们严格按照作曲家金湘先生的钢琴谱和总谱来完成演员音乐作业和乐队排练,完整呈现音乐规模,使观众能欣赏到这部‘原汁原味’的中国歌剧经典。”

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该剧在二度创作上也坚持创新的原则。“我希望它保持歌剧的审美,又有国际的面貌。在创作上,我带着主创团队首先回到原著,深入了解作品,将金湘先生的音乐视觉形象呈现在舞台上。”陈蔚说。

首演当晚的舞台,沉重的巨石、命运的手掌、压抑的囚笼等这些厚重的元素,象征着剧中人物难逃命运的桎梏。几块巨石代表着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同时营造了浓郁的泥土气息,展现了《原野》的思想性。不仅如此,巨石还起到了建立声场的作用。陈蔚表示,“歌剧要建立声场,巨石既将舞台划分得非常有层次,也把整个声场建立起来了,无论是说话还是演唱,声音都特别好。”多媒体配合音乐和剧情不断变换,火车、金色的麦浪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展现出了制作团队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匠心独运。

薪火相传

精湛演技演绎歌剧经典

今年恰逢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歌剧《原野》作为校庆首推大戏会集了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杰出校友、优秀学生,特邀业内顶尖艺术家重磅加盟。两场演出分别由两组主演团队呈现,首演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友、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高鹏,中国音乐学院校友、女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尤泓斐,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薛皓垠,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女中音歌唱家郝苗,男低音歌唱家、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赵明,男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想等联袂呈现。同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本科学生组成合唱团参与到表演之中,为本场演出贡献新声。

199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此次作为杰出校友重回母校,在歌剧《原野》中饰演女主角金子。“以前我参加过音乐会版歌剧《原野》的演出,对其中的唱段非常喜欢,这次能够有机会演出呈现完整版的歌剧《原野》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尤泓斐表示,这次歌剧的排练仿佛又回到了学校,“这部歌剧非常的不同,不像我以前演过的那几十部歌剧的流程,而是好像又重新回到学校来学习。陈蔚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非常的严谨,我们的乐谱就像法律一样,坚决不能有一个错音。我们要规范,要把歌剧所有的制作流程和我的学弟学妹们一起来完成和分享,这样的合作很奇妙。”

从2006年开始演了5年音乐会版歌剧《原野》的高鹏此次是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友重返母校,在国音校庆版《原野》中饰演男主角仇虎。在他看来,“这一版《原野》无论从音乐、演唱,还是舞美制作、灯光、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为了更好地贴近角色,高鹏与导演陈蔚就角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因为每一次出场,仇虎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讨论细化到了每一次出场的身形、步伐。搞歌剧的人都知道,金湘老师这部《原野》的音乐非常难,有很多音准节奏上的问题,我觉得以前也解决了一些,但没有全部解决,这一次我敢拍着胸脯说,我可以把每一个音都唱准,每一个节奏都唱准。”

培养模式

课堂教学延伸到舞台艺术实践

“此次国音校庆版《原野》,我们希望课堂、舞台打通,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舞台的艺术实践。”陈蔚介绍说,此次演出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都参与了进来。“这是一个全链条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排练,从舞台到艺术实践的打通,学生们成长得非常快。他们首先了解了歌剧这门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这几个月和我们的艺术家们在一起排练和工作,他们特别了解歌剧演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依托此次创排,中国音乐学院摸索开创了一条尊重高校育人特点、尊重剧目排演机制、尊重歌剧创作规律的高校歌剧创演新路径。将歌剧创演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联动整个教学环节,先以教学版积累排演经验,后筛选优异学子进入正式剧组,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培养模式与艺术家们共同学习进步。

首演时扮演白傻子的演员是中央歌剧院的著名男高音李想,经过几个月的排练,他和B组饰演白傻子的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在读硕士研究生郝君波成了好朋友,带着他一起排练。首演时饰演焦母的郝苗每次给学生上完课,一到排练厅就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尤鸿斐和高鹏对歌剧事业的执著给学生做了一个特别好的示范。不少参演学生表示,他们从《原野》爱上了歌剧,同时也在和艺术家前辈的合作交流当中磨炼了自身的专业素养,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无论是前辈老师们示范时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细致耐心的指导与传授,都成为学生们打开歌剧艺术大门的一把钥匙,为他们走向专业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蔚表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把歌剧的种子种在了学生心里,它是非常规范、严谨的。这样的模式也许会给今后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