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童话感”与“模糊感”
来源:《小说月报》 | 林清穆   2024年09月14日09:20

故事构想

关于这个故事的灵感,其实在小说里还是比较明显的:日本排放核污水。作为从小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我的感触还是蛮深的。想好要写这么一个带有科幻性质的题材,那么具体怎么写呢?宫崎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动画人,他的作品伴随了我的整个成长过程,每隔几年再去看总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我记得那时候是正在校园里骑车,耳机里放的是《天空之城》的主题曲,我忽然就从谱面里找到了这样的灵感,最后决定写一篇像是《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那样带有蒸汽朋克表达的作品。

所以我在整个故事里的科技设定都是很粗犷的,就像文中提到的,更符合“钢铁机械的传统美学”,文中不管是“老伙计”还是台风机都是由大量的金属框架、缆线、管道和充斥其中的蒸汽构成的。由于最初构想的风格取材于动画电影,所以这样的科技设定带来的“童话感”也是我想去刻意营造的,为此,我还在小说里加入了一段描写南埠岛本地童话《鱼的故乡》的段落。通过这些描写,我想让读者视角的年龄感受更年轻一些,虽然小说里提供了一个年轻人,学徒的视角,他本身是一个年轻人,但我希望借助这些段落,将读者的年龄感知落在比学徒要稍再年轻一点的位置,差不多是在童话和现实的交界地带,一面有童年和少年浪漫气息的晕色,另一面又开始有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这个年龄是很微妙的,环保领域里常说,我们要去思考,要把怎样的地球交给我们的下一代,而我觉得,把地球托付给下一代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上述的这个年龄。我并不会觉得谈论严肃的现实问题就应该用更成熟更全知的视角,更年轻的视角没什么不好,每个人都有童年少年的嘛,而这些事情,与他们更是息息相关的。

角色设计

这个故事的两个主要角色:学徒和老师傅,我都没有为他们构思名字。杂志的编辑很负责任,当时她看完问我:这两个角色是不是要想个名字,我跟她说,我觉得还是不要有名字更好,可以营造这两个角色的“模糊感”。学徒、老师傅,这两个词实际上是身份的代号,任何国家、任何工坊里都可以有学徒和老师傅,这两个词本身是无国界的,它们所指代的,属于这个身份的这一类人,自然也是没有国界的。如果我给他们起一个中国名字,自然的,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中国工坊里的两个人嘛,外国人名字也是同理,我们的名字背后总是有一个文化语境在的,我才疏学浅,还没法构思出一个不带有特定语境的名字。用了代号之后呢,这两个人就变得没有国界了,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脑中构建出的形象套到他们身上,学徒可以是一个瘦小的中国男孩,老师傅也可以是一个粗犷的中年白人,都是可以的。因为小说要书写的主题:环保问题,这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希望我的主要角色也是没有国界的,甚至要更模糊一点,也不要有具体的岁数、样貌,因为环保问题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任何人的形象都可以映射到这两个角色身上。

但是,既然是小说的主角,所以我还想把这个“模糊感”减弱一点,让他们的形象不要太过空洞。所以我在他们的人物形象里加入了一些小细节,比如老师傅爱喝茶,学徒喜欢在瞭望台上看风景,我希望通过这些小设计可以把他们“模糊感”控制在一个恰当的范围,既又无国界、易带入的特质,又保留一些他们作为主角的独特性和立体感。

小说主旨

在小说中,我采用了“同态复仇”的方式,沧屿的工厂污染了南部和沧屿之间的海域,所以老师傅就用这些带有污染物的海水去污染沧屿的城市,这种复仇方式是比较符合朴素的情感诉求的。沧屿的工厂以破坏自然的方式发展经济,老师傅以操控自然——准确来说是操控天灾的方式宣泄情绪。在故事的最后,老师想要在复制一遍自己的操作,结果失败了。那次的台风跟他们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运气好,飞行器的路径跟这个台风的运行轨迹完全重合了,我想借此表达,这种借由人欲对自然进行操控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再引申就是,为了经济去牺牲自然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但是,比起从“人类”的宏观角度讨论,我更喜欢聚焦到个人身上,以小见大地去讨论一些事情。一方面呢,每个人他其实都是有朴素的环保意识的,每个人面对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也会展现出独属于他个人的一些思考,我想借由捕捉这些个人体验,让环境问题不要成为那么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更近一些。另一方面,我看过很多以自然或者其他生物视角对人类这个整体进行质问、批判的作品,但我觉得这样的批判有点太泛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在环境问题上的声量很小,能做的事情很少,但是,最希望环境变好的有很多是这些人。也有很多值得尊敬的人一直在从事环境保护的工作,他们和许多没有声量的普通人,把这些人笼统地置入到对“人类”的批判里,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妥当。

前面提到,我想在故事里维持一个更年轻的视角。我在小说里设计了两个孩子的形象,一个是南埠岛胡子大叔的女儿,一个是少年学徒。少年学徒生活在风中谷地的老家,他的童年是富有浪漫气息的,直到城市建设改变了那里的面貌,他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属于山野的浪漫了。而胡子大叔的女儿呢,她是刚到学龄的年级,睡前还在听妈妈讲的《鱼的故乡》的童话故事,这个时候的世界在她眼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可是,她终究会有慢慢长大的一天,当童话的气息没有那么浓重了,她开始睁开眼睛看外面,如果她看到栓成一排,锈的不成样子的渔船,看到没有一条鱼的海湾,看到远处工厂的浓烟,她会怎么想?这也是我在故事里反复提及,想要探讨的内容。小说的题目:风中谷地,一面是台风眼景象的比喻描写,一面是少年学徒所生活的农村,通过这一个词把他的现在和过去串联起来,也是把现实与童话串联起来,他所处的现实用了比喻的手法浪漫化了,他回忆中的童年又只是白描,就像小说的主旨一样,有种交融之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