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活动开启10场连演
9月16日起,中央芭蕾舞团在北京天桥剧场以连演10场的大规模演出,开启了中国芭蕾经典《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活动的高潮。其间,不仅中芭几乎全体演员都将轮番登台带来精彩演绎,同时还策划了特别纪念场,为这部民族经典的六十华诞再添华彩。日前,中芭举办了探班活动,邀请媒体走进正在紧锣密鼓为演出进行最后冲刺的排练厅内,感受这部作品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与中芭演员们的艺术活力。
探班活动现场 时任 摄
活动现场,中芭向媒体展示了剧中《琼花独舞》《常青指路》《娘子军操练》《常青刀舞》等经典片段。琼花的精神蜕变与成长、娘子军战士的飒爽英姿、红军队伍的亲切关怀,都透过舞者们娴熟的舞姿呈现于舞台之上,带来穿越时光的感动的同时,亦见证了经典的艺术力量。
1964年9月26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天桥剧场成功首演。历经六十载春秋,这部作品早已超越了一部舞剧的意义,成为一个文化创新的符号、一段激情时代的深刻记忆、一座创建芭蕾中国学派的里程碑,同时更代表着中华儿女为了追求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观众,并在世界舞台上获得了广泛赞誉。
2024年,以故事的发生地海南作为始发站,《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60场巡演正式启幕,“以演代庆”让红色经典的足迹走遍全国各地,至今已在20个城市演出了52场。在此次的北京10场演出中,中芭在这部作品首次演出的舞台之上将经典再度重现,喜迎9月26日的“娘子军”六十华诞,以完好的传承与发扬向经典致以崇高敬意。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红色娘子军》这部‘中国芭蕾史上的里程碑’是新中国艺术家们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激励我们不断奋进、自强不息。中芭肩负着传承经典的责任,在前辈精神的感召下,中芭一代代艺术家们不断努力攀登艺术高峰,令这部作品历经一个甲子岁月的洗礼而历久弥新,通过原汁原味的传承,始终焕发着感人至深的艺术光彩与激情澎湃的舞台生命力。今年是该作首演60周年,中芭带着这部作品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所到之处观众们无不感受到历久弥新的经典力量,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同时,我们也感受到这部作品对于当今年轻观众的影响力,这令我们倍感振奋。”
探班活动现场 时任 摄
冯英介绍道,为了更好地烘托纪念活动的火热氛围,9月16日至26日的演出中特别安排了超强的豪华阵容,中芭首席主演邱芸庭、马晓东,以及徐琰、管翀正、孙瑞辰、宁珑、李洁、佘兆环、武思明、张浥洙等都将出演主要角色。在不同的场次中,中芭的两支演员队伍将轮番登场,为观众们呈现经典。同时,中芭舞校的学生们也将首次参与到该剧的演出之中,与艺术家们一道共同全面展示中芭的整体实力与风采。值得一提的是,中芭还将特别邀请资深芭蕾表演艺术家王才军、张剑、王启敏、曹舒慈等共同登台表演,在舞台上留下经典永续、传承不息的动人时刻和难忘回忆。
将在本次纪念演出中特别主演的中芭副团长张剑表示:“庆祝《红色娘子军》60周年对于中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从我进团第一天,老前辈就教导我们这是中芭的‘看家戏’。‘娘子军精神’对于中芭有着特殊的意义,剧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鼓励着我们,值得我们一直传承下去,相信未来的演员们会一代代比我们做得更好!”
中芭首席主演邱芸庭谈及此次演出,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红色娘子军》创作于新中国成立15周年之际,是一部奠定了中国芭蕾原创基础的作品,对于中芭乃至中国芭蕾史而言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作品。对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也伴随着我的成长,督促着我不断进步。2020年冯英团长宣布我成为首席主演,也正是在那一年三八妇女节《红色娘子军》的演出之后。非常荣幸我能够作为传承者将‘娘子军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让他们了解历史、珍惜当下。”
中芭首席主演马晓东表示:“中芭的每一位‘洪常青’都是由前辈们一对一、手把手地将他们的经验与理解传承给我们,我们才能在演出中不断打磨、思考,正是因此才有了这60年来的原汁原味。相信在未来我们也会一点一滴地将其传授给下一代演员们。今年这部作品巡演到很多城市,看到无论老观众还是新观众都对我们给予了肯定,并且愿意借助这部作品去了解那段历史,这种观演之间的良性循环让我们非常欣慰,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探班活动现场 时任 摄
经典音乐同样是《红色娘子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次演出中,中芭交响乐团将在音乐总监张艺、常任指挥刘炬、特邀指挥范妮的执棒下,由乐团首席王小毛、副首席刘晓欢、青年演奏家王子领衔,为观众们带来精彩的现场演奏。合唱不仅有观众们熟悉的中国退役军人艺术合唱团再度演绎,还首次邀请到中央和国家机关老干部合唱团共同组成更加恢宏的合唱阵容,为观众们带来一首首熟悉而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