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电影+文旅”产品在黄浦江畔丰富跨界影像体验 电影之城魅力映照水岸风景
来源:文汇报 | 臧韵杰   2024年10月06日07:47

国庆档前四天,上海以总票房近6900万元高居全国城市票房榜首,领先次席城市约30%。人们的观影热情让“电影之城”美誉诚不我欺。

“自从百年多前电影登陆上海,看电影在这里始终是一件流行的事情。”上影·联和院线市场营销部副总监刘芸如是说。国庆假期,一系列“电影+文旅”产品在徐汇、黄浦、虹口的黄浦江畔连续登场,链接上海电影的往事与未来,亦打造丰富的跨界影像体验,以电影之城魅力映照水岸风景。

溯源海派电影流行史,感受城市文化变迁

夏季的尾声,西岸梦中心“滨水放映场”在各社交平台火了一把。电影与城市生活共生、与江河共鸣的场景,引发了年轻人何为“电影之城氛围感”的热议。这个“十一”长假,由同一团队策划的展览及放映活动“上海TASTE——去看电影流行史”亮相黄浦江南岸的复星艺术中心。该活动即日起至10月20日开放,带领观者溯源海派电影流行史,在电影中感受城市文化变迁。

“展览与放映、沙龙活动相结合,我们想用一场展与映的融合来讲一件事:在上海,城市生活里的‘看电影文化’是什么。”策展方表示,电影作为一种银幕话语,佐证公共性的变迁。一方面,上海电影产业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上海的城市景观滋养电影创作灵感。

走进展区,静态的展陈涵盖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上海影院进阶史以及海派电影的岁月见证,其中不少藏品出自上海电影博物馆。上世纪60年代《魔术师的奇遇》说明书、90年代《奥菲斯小姐》胶片盘则为SFC EVENTS团队收藏。展厅中间两台银色的胶片放映机于2016年“退休”,由策展团队与设计师共同改造,既是装置,亦是记忆。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提到的“恩派亚大戏院”即将焕新回归。这家位于淮海中路85号的影院于1921年创设,一度改名嵩山电影院,后停业多年。相信不久后它的重启会成为这座电影之城的又一文化事件。

动态的放映与沙龙则为观众提供更立体、直观的体验。市民可通过预约付费形式参与沙龙和观影,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奥菲斯小姐》《股疯》《爱情神话》等海派影片。未来,上海电影旗下上影元、联和院线将深度联动线上、线下资源,为生态伙伴提供与“IP+电影+文旅”整合解决方案。以IP为连接,用电影的视角,为城市赋予故事感、为商业赋予人文感。

搭载技术快车,裸眼3D影院惊艳北外滩

沿江堤一路蜿蜒,拐过外白渡桥后,别有洞天的北外滩散发着强烈的“赛博感”。随着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开启,位于北外滩滨江平台虹口分会场的“大地穹幕”惊艳市民游客。这是全球首款升降式裸眼3D数字艺术装置,高5米,拥有40°折角屏幕,加之装置表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影胶卷,当装置启动,观者仿佛沉浸式步入屏幕中,成为电影的一部分。陆家嘴“三件套”的映衬下,江景、城景、艺术装置与人浑然一体,构筑水岸的电影氛围感。

“大地穹幕”装置由上海电影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OUTPUT共同打造。裸眼3D的影院模式下,体验者们纷纷与屏幕中的孙悟空、哪吒等动画形象热情互动。“大概需要3到5秒钟就可以抓取到人物动作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运用了如今电影拍摄中的动作捕捉技术、XR技术、智慧光幕等创新技术,这款装置能满足“大小孩子”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等上影院IP作品实现沉浸式互动,也令上海电影的经典IP焕发新生。

此外,展区现场还隐藏了上海光影的多重可能。一堵记录上海城市风光的照片墙,哪几张是打印相框、哪些又是屏幕显示,一时间,“裸眼”难辨。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司达介绍,这得益于独特的类纸显示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它能像纸张一样显示图片,且色彩还原度极高。由于表面做了屏幕低反射处理,它在环境光很强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状态”。灵动的“舞屏”机械臂数字装置将3面55英寸高清大屏创意接合,经由技术编程,动态的机械臂将《哪吒闹海》等动画片段灵动呈现。AI修复的老电影《大闹天宫》、“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优秀参赛作品、能极大提升游戏玩家体验的超高清110英寸LED显示器等也都在展区一一亮相。当年轻人拿起手柄,在大屏前现场体验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屏幕的升级不仅是电影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能为观众提供更多元体验的潮流所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