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聚焦火热生活 书写时代新篇”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优秀作品联展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日照植物园四季抒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云草   2024年10月16日15:33

我的故乡,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那广袤无垠的绿海,是我心中永恒的画卷和爱恋,滋养我生命的甘泉。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对故乡壮丽风光的生动描绘。我对蓝天白云、繁花绿草,青山碧水,巨石岩洞等自然景观充满无限敬畏与深情,它们犹如故乡的呢喃,亲切而真实,朴素中透露着诗意,像绵长的牧歌在心海悠悠回响。这不正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纯真吗?漫步于日照植物园,仿佛进入大自然天然氧吧,感觉无比惬意与美妙。

日照,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其众多景点如繁星闪烁,植物园是其中最亮的一颗。它位于海曲路北,青岛路东,紧邻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集科教、科研与观赏一体的海滨生态乐园。包含玫瑰园、竹园、梅园、水花园、岩石园、农夫果园等十七个风格迥异的园区。花卉绚烂、苍松翠柏挺拔、长廊亭榭优雅、流水山石灵动、碧水缠绕、曲径通幽,共同织就了色彩斑斓、光影交错的梦幻画卷。

玫瑰园浪漫温馨、各色玫瑰争奇斗艳,花香弥漫,成为恋人倾诉衷肠,许下山盟海誓的绝美之地;梅园静谧高雅,寒梅傲雪绽放,清幽的香气使人流连忘返;而“盲人园”配备无障碍设施和盲文说明,让视障人士可凭触觉、听觉、嗅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展现了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植物园凝聚了大自然的精华,漫步其间,仿佛“人在画中游”,净化心灵,令人陶醉。

春天,植物园披上浅绿的轻纱,生命的柔韧与力量在此绽放。桃花、樱花、槐花、丁香、海棠、郁金香等姹紫嫣红、春芳吐艳,如彩霞洒落人间;嫩绿的小草破土而出,伸出柔嫩小手,仿佛向世界宣告新生;垂柳披散着长发,婀娜多姿,随风扭动蛮腰;小燕子翩翩飞来,穿梭于枝头;小溪演奏着欢快旋律,从桥下流过,一群水鸟与游人嬉戏,仿佛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儿童在乐园欢笑奔跑,风筝在空中轻盈飘舞,构成春光里最动听的乐章。情侣们在此拍户外婚纱照,纷纷留下爱的倩影,天地间弥漫着爱的气息和对未来的憧憬。春天的植物园,像一幅跃动的立体画卷,舞动生命的色彩与活力。

夏天,植物园繁华葱茏,演绎生命的绚美和茁壮。每朵花都是春天的心跳,每片花瓣都洋溢生命的喜悦。尤其碧荷水中摇曳,宛如仙子曼妙起舞,微风送来缕缕清香。“荷风送香气,花开待君来”。树木挺拔,撑起绿荫,草坪上,游客欢笑声,鸟鸣蝉唱,彩蝶飞舞,风吹树响,流水潺潺等共奏大自然的和谐交响。这是自然生灵以各自语言吟诵生命的诗行,用心聆听,每种天籁之音都会触动心弦。

夕阳下,植物园披上了一层金色光辉,情侣们漫步玫瑰园或坐于紫藤木椅上,十指相扣,情意绵绵,幸福的羞红在脸颊上飞扬。音乐爱好者在竹园灯光下或唱或跳或演奏乐器,悠扬的旋律在夜空回荡,与大自然的和谐交响相得益彰。夏天的植物园,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心灵娱乐场。

徜徉于秋光旖旎中,体味宁静与深邃的秋韵。秋色斑斓,一半繁盛,一半凋零;农夫果园的石榴、柿子、海棠、山楂已熟透,诱人的果实待人采摘;红枫尽染,如朝霞初照,似晚夕辉映,带来秋之凉爽;落叶纷飞,与落花、游人随心舞动秋之韵,呢喃着秋之歌,仿佛是大自然低声吟唱。落叶归根,是最纯粹的自然之美,凋零亦是绽放,化作春泥滋养大地。

秋天,我们欣赏大自然的变迁之美,感悟心灵的宁静与升华。漫步于缠绵秋雨中 ,任雨丝轻柔亲吻脸庞,采一束带露的菊,体味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超然与淡泊。身心与秋融合,感悟沉淀之美、阅历之美、丰盈之美、大气之美;也思索人生,感慨岁月无常,珍惜当下美好。仰望碧空,脚踏厚土,心感踏实,嗅着花香,仿佛回到久违的故乡,常在母语的温柔吟唱中泪雨潸然,落叶归根之情油然而生。正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秋光中的植物园,如画师手中的调色板,描绘岁月的诗章。

冬季植物园,静谧圣洁、银装素裹,流淌着对温暖的渴望。梅园中二十多种梅花雪中怒放,营造出元代诗人杨维帧笔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意境;水花园芦苇茫茫,蒹葭苍苍,美得惊艳,充满古典诗意;荷花池已褪去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光彩,只剩残根断茎摇曳水面,极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此时,心中充满对春的期盼——“小荷才露尖尖角”,对夏的怀想——“映日荷花别样红”。

即使在严冬,依然展现其独特之美,让我们在等待春天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生活总是如此,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的希望;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落花无悔,因为曾开过;落叶无悔,因为曾绿过;人生无悔,因为曾奋斗过。冬日植物园,静静地吟唱冬之恋曲,感受岁月的深情与生命的坚韧。

四季更迭,生命轮回,自然规律谱写生命的赞歌,也蕴含着深刻哲理。每一季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深感生命宝贵与短暂,学会珍惜和感恩。一场繁华落尽,预示下一场繁华开始,即使在寒冬,也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绽放使生命美丽,欣赏让生活精彩!美无处不在,只要有一颗欣赏美的心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人们总以为美景在远方,如温情禅意的大理,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神秘莫测的黄山云海,清奇秀丽的桂林山水……多少人只为远赴一场缥缈的约定却忽视了身边触手可及的风景。其实,美就在身边,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珍惜。

世间万物,无论大小,皆有生命和价值,在自己的领域创造着奇迹。我们生长于纯净的大自然,应拥有自由的灵魂和独立的意志,活出唯美多姿。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下,投身于自然怀抱,远离喧嚣,淡泊名利,心灵会得以净化。唯有纯净的心,才能在喧嚣中保持宁静,在纷扰中坚守本真,从而真正领略大自然最淳朴的美。

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源自何处?我想,不仅源自人品和修为,更源自大自然这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神奇世界。它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传承,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现实的回顾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这些才是诗意的灵光与远方的伊甸园。

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等千古绝句,都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赞美大自然,就是赞美生命,赞美生活,赞美创造。大自然,作为哺育万物的生命摇篮,光芒万丈,它滋养并塑造了人类,是人类灵魂的最佳归宿。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以生花妙笔,谱写了灿如星辰的大自然壮美诗篇,成为中华精神文化的瑰宝,万古流芳,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理想。这些诗篇犹如时光长河中璀璨的宝石,永远引领我们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人生是一场心灵的修行!追求生命的本真,返璞归真的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张炜先生在《河湾》中写道:“城市是一个被肆意修饰过的野地,我最终将要告别它,我想寻找一个原来,呈现自然真实的仪表。”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它揭示了现代人深处繁华都市,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对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应保持一颗清澈如水的心,去感受和珍惜那份不加雕饰的自然之美。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出:“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应拥抱自然,向它学习并珍爱它,回归最真实、最纯粹的自己,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和力量。此时,我又徜徉于植物园 ,感受温柔的暖阳洒满心房,生活如此美好。泰戈尔曾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最美的人生状态。生命如花,无论经历多少寒冬,总会在春天蓬勃怒放。

让我们永葆清澈纯净的心灵,厚重深邃的思想,这是植根灵魂深处的柔韧与阳刚,如同自然滋养下历经生活磨砺后的我们,独立、善良、睿智、豁达、坚强。美国作家约翰·缪尔曾说:“在自然中,我们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宁静。”让我们在宁静中坚定,在智慧中前行,让生命之花在每个季节都璀璨绽放。

让我们在赞美这植物园中生命的坚韧与美丽的同时,也深情赞颂我们伟大祖国母亲的辉煌成就和这个辉煌的时代。她宛如这四季更迭的壮丽画卷,无论历经多少风雨洗礼,始终绽放着最璀璨的光芒,引领我们坚定地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首发于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金海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