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火热生活 书写时代新篇”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优秀作品联展 故乡的秋天
秋天来临了,青蛙咕咚咕咚敲锣打鼓探听晚秋的消息,小河匆匆赶路洒下叮咚的声音,对着岸边的野花来不及问候,移情别恋去找冰凌花了。天高云淡在水波中沾了清爽,脚步乱了,钻进鱼儿的欢蹦乱跳里,注定今后一生去飘遥了。
故乡的田野黄灿灿交相辉映,万千植物争先恐后,在五颜六色中爽朗收获了。秋天是农民兄弟,从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用湿漉漉的汗水洗脸,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没黑没夜中奋斗而来的。秋天从春天开始,翻地,播种,经过夏天风吹日晒,在人们欢声笑语中走来,每一个辛苦的脚步是安康的节奏,伴随泥土的芳香,都带着对好日子的向往。
秋天的土地,田垄比直,一望无际,草木皆兵,鸟儿有虫吃,成群结队呼啦啦的飞翔,和着渺渺青烟的节奏来到了农家的每一个小院。篱笆墙再也拦不住那一声声吱吱嘎嘎,呼天唤地,大嗓门里粗声的关东情。丰收的笑容,把五谷丰登举过头顶与阳光去天长地久。
秋天来到了农家院,一批批丰收的果实,变成一堆堆一片片争先恐后都来了。院子里玉米堆放的满滿当当,昔日高傲的大棒子变得俯首贴耳。几片叶子与玉米棒子手拉手,成双成对在木杖子上优闲的晒太阳。鸡鸭鹅狗有时目不转睛的盯着,偶掉下一粒粮食,它们疯狂的上串下跳,彼此你挣我夺的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弟妹,把成筐的红辣椒用线串上,挂得整个墙壁面红耳赤了,她目光里都流淌着幸福。晒的豆角丝,土豆片,茄子干左一片右一片包裹她的影子,她养的猫咪大黄,在她身边躺在地上打滚,不停地挥着小抓子同空中飞过的小鸟撒娇。它勇敢的抓回鸟孩子,引得鸟妈妈见到它的影子就吱吱喳喳集合了,前呼后拥使劲叮咬它。大黄胖得走路笨笨的,搔头弄姿,在一旁看主人劳动的样子,做出各种招人喜欢的憨态。
妈妈辛苦开垦的各块自留地自己干不动了,千叮咛万嘱咐交给妹妹,妹夫,老同学她们去耕耘。时常还不放心爬在园子边缘指手画脚的传授种莱的技巧。妈妈指导种的紫色的大茄子光溜溜,个个挺直腰杆,西红柿,红头胀脸,小白菜,神采奕奕和太阳含情脉脉,辣椒一串串像玛瑙挂件与风儿切磋,绿豆角含羞带涩藏在叶子下面,不争不抢和木杖子相依相偎。大土豆玩藏龙卧虎,如果见面了像一个个金蛋蛋闪亮登场。秋天的自留地丰收了,是窝瓜的饱满,西葫芦的修长,白萝卜的脆生生,水灵灵。黄瓜种像一枚粗糙的小炮弹,冬瓜披上了雪白的纱巾。故乡的秋天,是甜蜜成熟的味道,是喜悦的好日子光临了。
前院老同学从各处自留地里摘回几个大南瓜,西葫芦,日本面瓜,成袋子的土豆,大白菜,大头莱,大西瓜,红萝卜,绿萝卜,呼喊大伙帮忙去卸车。孩子们抱着大西瓜,东倒西歪走了几步,把大西瓜掉地上摔两瓣了,吓得哇哇地哭,把大人整得不知所措。说起老同学那真是一位勤劳的人,勤劳的让星星和太阳都心疼,每天起早贪黑忙碌在各处自留地里,那蔬菜种的像植物园。自己吃不完就送给左邻右舍,用劳动果实安憵需要的人群,她家也是经常传播福音善良聚会之地。
后院邻居王大婶家的绿黄瓜丰收了,秋天的大黄瓜种变得胖胖哒,穿着咖啡色麻皮衣裳,在院子里堆积如山,分享大伙拿回家吃。打皮之后去除瓜籽,切成片放入盐,装袋子冻在冰箱里。做汤炒鸡蛋吃,是另外一种滋味。冬天的青菜很贵,这种存放的方法很省钱。冰箱装滿了,是秋天留给好日子的香甜,点燃了平凡之路的激情。
西院的小俩口学着老一辈子的样子,正在晒各种各样的干菜,这是咱东北人的特色,老少皆宜都喜欢这口福。许多菜吃不完就用这种方法收藏,冬天蔬菜价格很贵,吃这干豆角丝,豆角片炖瘦肉,干土豆片炖小鸡,大鹅,干西葫芦条,南瓜干炖土豆,茄子干炖土豆和肥肉,那真是嘎嘎地香,比超市上买的新鲜蔬菜都好吃。木杖子上,墙边干净地方放上麻袋,面板上,长长晾衣绳上,到处挂满了晾晒的各种蔬菜。我的最爱是东北干油豆角丝炖五花肉,每年都要妈妈邮点,吃着这口味就是家的味道,找补那芨芨可危的乡愁。
邻居王叔家勇敢的大窝瓜,悄悄的翻过小篱笆登上老屋的煤棚子,东倒西歪自由自在的晒太阳。变得肥嘟嘟的大肚子,引得路人驻足观赏,叮嘱王大娘多留点籽,明年也种几棵。房屋转圈的地里,大青萝卜,红萝卜,叶子开花了,嘻嘻哈哈的互相比着大小。秋天我回家了,萝卜还差点成熟的节气,可引不住嘴馋了,扯住叶子,使出全身力气拔萝卜。这萝卜丝炖土豆块,配大米饭,吃得是顺水推舟,失魂落魄。
又一年蘑菇丰收了,采摘的人们雷厉风行变得疯狂了,是火急火燎争取这几天功夫去收获。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其实可以买一斤,二斤尝尝鲜,但自己采回来的蘑菇,吃的味道差别真很大。如果,想吃新鲜的,摘干净了放入开水中烫一下,炒炖都可以,或装袋里冻上,新鲜的味道是二次升华了。或晒凉在阳光下留着冬天吃,干磨姑很贵,大约80元一斤,每年我都会让妹妹邮一斤分给朋友们,在异乡炫耀家乡特产独酌的味道。
卖甜瓜,西瓜车在马路上是走大街串小巷,老大爷大呼小叫,重复着新疆沙洋大西瓜。人们没看见车辆,首先是闻到甜蜜蜜的香味了,大人小孩,是前呼后拥把西瓜车包围的水泄不通,用大包小包,争先恐后购买着甜蜜的味道。卖瓜,老大爷数钱的笑脸真可爱,吃着家乡的甜瓜,每次吃二个才过瘾,那幸福的气氛瞬间挤满房间的角落。
村口那棵大榆树还在,长得枝繁叶茂,气势恢宏,有些老建筑不见了,被新的景观和公园所代替。走出去的人们只要回来就流连忘返,徘徊在原来的住址上,寻觅以前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了,平房多数变成大楼房,坎坷不平的土路铺成了水泥路,门前哈罗公路改头换面铺上了柏油马路。经过的那天,人们都涌到路边观看这热火朝天壮观的景象。热呼呼的沥青卸到路面,大机器压过去以后变得百依百顺,平平整整的。
农场又增添流水线了,是玉米深加工,投资一千多万,大面积种植玉米形成规模了。开业那天,马路上车水马龙,各种车辆咱也叫不上名字。我推着轮椅上的妈妈去观看,车上下来的领导都是西装革履,白衬衣扎红色的领带特别鲜艳,一个个企业家是精神抖擞,气宇不凡。他们用一言九鼎的新思想,新规模悄悄的改变了人们的生话质量。
晚霞中的农家小院,升起了袅袅炊烟,那轮弯月与人们游刃有余反复讨论着变化的好日子。安康的节奏点燃了夕阳,收藏了过去的马车、牛车、它们不见了。都是这清一色的大卡车、小轿车、康拜因等现代化农机具,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意气风发的姿态。
归乡的灵魂接住了星星和月亮的思念,行者们锻炼的脚步在逍遥的歌曲里为农场巡逻,保驾护航。凉爽的晚风拂去人们一天的疲乏,三三两两的人们溜达着。老人们坐在门口马路边缘,没有了以往的儿女情长,海誓山盟,嗤之以鼻,千载难逢,德高望重。用回归的心灵,听风儿摇熟秋天里的轰轰烈烈。
秋天的农家院,田野,是丰收的大舞台,是成熟的大聚会,收获着欢乐的好日子。心中的秋天,是一家老小去县城疯狂购物,买名牌衣服,各种水果,下馆子,醉在一片广阔天地里。秋天变成了故事,是描绘一幅五彩的画布,丰收果实和农民辛勤的汗滴,尽情地收藏在里面。
远眺金色的稻田方方正正正孕育成熟,稻穗随风逐浪,规模是井井有条,这一幕幕的画面是北方特有的辽阔和壮观。稻穗虔诚的低下头,等待轰隆隆机器的洗礼。玉米高高的挺立,沉甸甸的玉米棒子顶着自然的卷发,露着黄黄的牙齿,大豆摇铃,穿着咖啡色的衣服在风中唱着自编的歌谣。
那片黑土地上的每一个景色,流动的人物,每一个笑容,劳动的身影,那丰收的时刻,都是纵横交错五谷丰登安康的画面。这幅原生态画卷的描画者,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劳动人民。这幅画的技法是根深蒂固,洒脱、真实,没有虚构。这幅画龙飞凤舞,挥洒自如,大手笔,气势磅礴,是最真实最动人。这幅画是纯天然,原生态的风光,画布是经过四季风景描绘而成。它扎根游子,乡愁的心中,永远不会消失,值得我们今生今世去迷恋。
“这幅画是游子在画中,画在心中,是回味无穷的画、是价值连城最为珍贵的画、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动者才能拥有的画”。
故乡心中的秋天,是一位运筹帷幄的魔术师,血气方刚的钢琴家,谈笑风生的营养师,聪明绝顶的园艺师。它能让一片片田野金玉满堂,叹为观止,它能让云海给山河拍照,让连绵的群山在生长成熟中沸腾。这秋天里的万物更迭,来去都是诗情画意,勾起多少青春的梦幻,它是天堂遗落人间的调色盘,五彩斑斓。秋天在我耳边说着,它们的秘密,让我认真去聆听,关于秋后所有丰富喜悦的故事,想到丰收里的甜蜜,笑得我前仰后合。
“一年四季,秋为富有,甜蜜,秋为充实,秋为浪漫。秋为自豪和骄傲,秋天也带来了农家的忙碌,带来了人们的富裕和希望”。
故乡心中的秋天,写满风雨沧桑,忠心耿耿,万种风情,热血沸腾,写出奉献光荣和传承。写出不忘初心,歌颂与赞美,风雨兼程,开拓进取。
故乡心中的秋天,曾经是老一辈挺进荒原刻骨铭心的呐喊,是绵延起伏庄稼威武的模样。是一代又一代拓荒耕耘的脚步,不忘初心努力的模样,是新时代心潮澎湃里的扬帆远航。
故乡心中的秋天,有山清水秀好风光,有繁荣昌盛无边无际的田野。有昔日的荒原,如今是祖国的大粮仓,我们永远为你添砖加瓦永远为你歌唱。
(首发于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萧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