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紧随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国文学绘就出一幅绚烂多彩的新图景。广大作家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无论是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还是诗歌、188体育官方ios、儿童文学等,佳作不断涌现,而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生态文学也开辟了新的视野和空间。
从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历程,到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重大时代主题,文学作品浓墨重彩地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用心用情书写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到直面当下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读者看到了从不同角度精彩讲述的中国故事,感受到昂扬向上的中国精神。10年来,200余部作品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集中反映了时代的波澜壮阔与人民的精神生活。
小说 呈现新时代文学创作丰富样貌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新时代文学成就展”“‘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上,一张张散发着岁月沉香的老旧书页,一幅幅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图片,展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变迁。“人民艺术家”王蒙,“改革先锋”路遥、蒋子龙的作品,以及《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时代的精神象征,引领着读者走进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受时代的脉搏与力量,既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也塑造了一代代国人的精神风貌与文学理想。
“父亲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用自己的笔描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世界。”作家柳青的女儿刘竹风说。《在旷野里》是柳青1953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埋下生活和创作的伏笔,为《创业史》的写作立下了奠基之功。2024年,《在旷野里》(中国青年出版社)这部尘封多年的佚作出版,穿越时空,你会发现书中的故事并没有过时,反而如深藏的佳酿一般,散发着浓烈的醇香。
新时代的作家以柳青、周立波等老一辈为榜样,保持谦虚,做人民的学生,把文学之根扎在现实生活当中,扎在人民当中,用沉甸甸的艺术之笔,写下人民的期盼、人民的愿景。历史悠久、硕果累累的茅盾文学奖,代表着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高度,中国当代文学恢宏的发展历程,更是用一部部深得人心的作品证明了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共吸,是作家创作好作品的不二法门。涌动着豪情壮志与温情之美的《雪山大地》(作家出版社),怀揣着对幸福生活不断努力向前的《宝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激活了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本巴》(译林出版社),开拓了革命历史题材艺术空间的《千里江山图》(上海文艺出版社),打破了类型文学与纯文学界限并传达出真善美的《回响》(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些作品为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生动回答了如何展现时代精神的高度、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是新时代文学面临的根本命题。人民是创作的客体,也是创作的主体。正在徐徐展开的新时代画卷,也给文学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追求新目标、新高度的同时,不能忘记脚下。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直面自己、直面生命、直面自然的《云中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出版5周年之际推出全新修订版,说明“写出生命的庄严,写出人类精神的崇高与伟大”的作品,在读者心中始终有着重要位置。人间的烟火,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即使朴实无华,哪怕淹没于生活琐碎中,都值得歌颂。迟子建笔下的哈尔滨,有城市的喧嚣,也混杂着泥土的芬芳,人声鼎沸的大幕之后是无数人的欢笑与泪水,梦想与回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烟火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书写的是城市烟火,照亮的是人间悲欢。
报告文学 讲述砥砺奋进的中国故事
新时代文学,是朝着人民敞开的文学。10年来,报告文学以“轻骑兵”的昂扬之姿,勇立时代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报告文学作家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以更加自觉的使命感、责任感,讲述砥砺奋进的中国故事,描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人民创造的壮美图景。
从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到实现全面小康,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新时代给了报告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生逢其时的作家们的创作动力被调动起来、激发出来。书写伟大建党精神、讴歌革命先烈,是报告文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建明的《革命者》(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现历史现场,追溯峥嵘岁月,让我们看到理想与信念的分量,深刻理解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书写脱贫攻坚的作品纷纷涌现,其中报告文学的贡献尤为突出。《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宁夏人民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江山如此多娇》(百花文艺出版社),描绘大江南北旧貌变新颜的壮美画卷,实录中华民族千年梦想今朝实现的立体图景。正如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在《新时代报告文学:新书写、新特质、新发展》中所写:在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大格局中,作为“时代的报告”的报告文学,创作态势缤纷灿然。报告文学作家既是时代的“书记员”,全景实录精彩的现实传奇和中国故事,又是引吭高歌的时代歌者,深情讴歌中国脊梁、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时代楷模”等成为报告文学中的主人公。报告文学作家以创作行动,实践着为人民画像、为英模立传的传统,用响当当、立得住的作品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将人物的故事设定为叙事中心,这其中有一大批书写功勋模范人物的书备受读者喜欢,如《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浙江人民出版社)。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报告文学总会深入现场,既走进采访对象的生活,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新时代的报告文学中,也不乏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的普通人,如书写人间大爱的《西藏妈妈》(广东人民出版社),这些作品挖掘人物的精神品质,鲜活地反映出时代精神,在丁晓原看来,这是新时代报告文学最为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