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作协两大文学计划 推动山乡巨变 奋力攀登高峰
60多年前,作家周立波先生在湖南省益阳市清溪村创作了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这是一部彪炳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经典作品,也是文学前辈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从这部作品中真切感受到历史巨变中农民的精神风貌,意识到丰厚的社会生活对文学的馈赠。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这里正式启动。
好的文学凝结着时代的气质,正如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所说,在整个文化版图上,文学的关键作用一定要得到充分彰显。这种作用的实现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优秀原创作品的支撑。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都围绕“出作品”展开,充分用文艺的力量推动山乡“巨变”,努力解决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推出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优秀作品。
书写乡土大地上史诗般的巨变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以原创长篇小说形式,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天翻地覆的史诗性变革,多角度展现乡村时代变迁,生动讲述感天动地的山乡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既有名家名作,也有来自基层具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作家作品,努力为人民捧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文学精品,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
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中,一批优秀作家倾情投入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土路径,书写乡土大地上史诗般的巨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认为:“这个计划不仅仅是对某一题材的振兴,更是为新时代长篇小说如何提高质量和艺术品质树立了标杆。”
广袤乡村的火热实践,吸引着作家们的目光和笔触。《草木志》(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瞄准的就是东北大地上的山乡巨变。小说以东北地区所特有的植物来命名章节,书中人物都找到了一种与其性格相近或者相对应的植物,可以说,草木是一根根引线,牵出了乡土中国里的千头万绪,也是一面镜子,映现出时代更迭中的山乡巨变;以雄安新区设立和乡村振兴为大背景的小说《白洋淀上》(作家出版社),串联起城与乡、新与旧、变与不变的多个侧面,展现这片土地脱贫致富、焕发生机的历程;在《同舟》(作家出版社)中有一座600年历史古村,在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上,每一个小人物背后都是一大群人甚至一个家族的鲜活故事。这些生动展现乡村变迁曲折过程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作家扎根生活、用心记录的收获,看到创作者不断回应时代主题、描摹时代精神给文学带来的新面貌。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以来,不断在提升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上下功夫,培育一批具有蓬勃创造力的文学新人,召唤那些身在山乡基层、饱含创作激情的写作力量,以山乡人写山乡巨变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断壮大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
攀登文学高峰,首先做好生活“攀登”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旨在充分发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打造文学生产、传播、转化、译介全生态链,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是文学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重要举措。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作家网对计划全过程跟踪记录,实时发布相关信息,并联合推出“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专题,对计划入选作品展示、阅读、评论、探讨,以融媒体的形式与作家、编辑、读者共同攀登文学高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线,在全面深化改革最前沿,在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活跃着文艺工作者的身影。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人民,与人民一道前进。截至2024年8月,“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共支持4期62个项目,包括阿来《寻金记》、王安忆《五湖四海》、贾平凹《河山传》、张炜《去老万玉家》、格非《登春台》、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麦家《人间信》、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葛亮《燕食记》、马伯庸《大医》、阿舍《阿娜河畔》等。
谈到《花灯调》(作家出版社)的创作感悟,在作家刘庆邦看来,要写一个攀登文学高峰的作品,首先要在生活中做好攀登。之前在贵州遵义山区深入生活的时候,他跟驻村第一书记爬过一座高山。“我们容易把自己放高,而攀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位置放低。通过那次爬山深入生活,我知道深入生活不光是需要深入,还要有攀登。首先做好了攀登生活,我们才有可能往文学艺术的高峰来攀登。”
2024年8月,马金莲推出80万字长篇小说新作《亲爱的人们》(湖南文艺出版社)。“为创作这部作品,我在前期充分采访的基础上,反复构思,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反复修改,终于完成全文。”马金莲表示,早在十几年前宁夏南部山区实施移民搬迁时,她就开始关注、采访和收集素材,准备写一部反映乡土变迁的长篇小说。2019年动笔写作,2023年年初完成初稿,先后修改十多遍。“厚重的家乡故土养育了我,为我提供了丰厚的文学资源和创作灵感。”马金莲表示。
计划设立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还通过举办“迁徙计划”“扬帆计划”“行进的风景”等一系列活动,为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持,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入选“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作品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海外读者也通过计划的推广活动进一步了解当代中国,感悟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