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王国的对面——读《水边的蓝喉蜂虎》
“蓝喉蜂虎”作为小说标题的中心语,通常会被读者下意识地当作故事的核心。但从小说整个叙事进程来看,作者并不打算轻易透露出叙事主线,直至小说结尾,读者方才能搜集到有关蓝喉蜂虎本身的一些信息:它是一种神秘美丽的小鸟,喉部呈现一道浅浅蓝色,发出清脆迷人的“kerik—kerik—kerik”叫声,常常出现在山洞、湖边、岸边,据说只有在恶劣天气下才会靠近人,在小说中还化身为原始洞中阿古的忠诚卫士。这样打散的叙事节奏或许多少会给读者带来一些不适应,但也由此见出,“蓝喉蜂虎”承担了作者编织叙述结构的媒介功能,它暗暗牵引着人物活动与情节发展,也逐步牵引出暗潮涌动的人性纠葛。
女艺术家于乃今在暗恋对象老杲的刺激下只身前往孤岛,“如果在孤岛上孤身度过三天时间,并交出质量高的蓝喉蜂虎照片、随笔,就有可能被推荐到特刊封面”。这是小说的开端,也随之交代出故事发生的场景——一座尚未被商业开发的没山岛。和于乃今同时入住民宿的还有一对男女——施政华和李菲菲。施政华已入暮年,是位过气的音频主播,李菲菲是饭店老板,经营的餐馆同样朝不保夕,二人虽同居多年,但距离进入婚姻殿堂始终差临门一脚。就这样,三位各揣心事的男女齐聚没山岛,置身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共处三天。
显然,这样的开篇设置在“孤岛”“冒险”“孤身男女”“神秘传说”等元素的加持下极富吸引力。与此同时,作者引入较为沉闷的叙述视角(民宿、丛林、山岛、恶劣天气等),这大大挤压了小说的叙述空间,使置身其中的人物关系一直处于“紧绷的神经”状态下。年过半百的施政华遭受来自事业衰落、家庭跌宕、肿瘤疾病的全面威胁,风华不再的李菲菲同样无力地面对事业低谷与情感波折,在与日俱增的失落中还想紧紧抓住些什么。相较于这对中年男女,年轻、有才华的于乃今似乎还未被人生困境重重裹挟,她在暗恋对象老杲的刺激下,赌气来到孤岛想拍出满意的蓝喉蜂虎照片,却没料想陷入一场惊心动魄的层层“设计”之中。先是与施政华、李菲菲二人的过分示好不断周旋,接着在外出考察、拍摄的过程中,遭遇离奇事件——“湖人”阿古的出现。在这个赤身裸体的“湖人”的引导下,于乃今进入一个超现实的神秘王国,这里有成群结队如卫兵般的蓝喉蜂虎,有常识无法解释的瀑布水流现象,或许还有着和阿古一样的原始“湖人”群体……她将它们记录下来,在这一离奇遭遇被曝光后,于乃今声名大噪,连带着过去无人问津的没山岛也开始广受关注,广告词“湖中奇岛、岛中奇洞,洞中奇人,欢迎登临珍稀蓝喉蜂虎鸟之乡”席卷而来。得益于这一切,施政华重新创立公众号“政华夜谭”,置顶文章《没山岛探秘之阿古传奇》则来自于乃今在不知情情况下的录音音频,李菲菲同样借助没山岛的流量开张新餐厅“菲常寻味——遇见阿古”,二人顺便喜结连理。而所谓的岛中奇人“阿古”,或许就是施政华的儿子,即于乃今的暗恋对象老杲所扮演的。至小说结尾,这场由施政华精心设计的“奇遇”得以完成闭环,真相浮出水面。读者们紧绷的神经也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并回味不止。
“回味不止”得益于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的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其一,作者频繁运用倒叙、插叙笔法,虽增加了读者阅读的不适感,但在保持紧张的叙述节奏、开拓小说意义方面值得肯定。一方面,回忆式的倒叙笔法为小说的核心架构——一场精心的“设计”做足了铺垫,也细细铺陈出中年男女普遍遭遇的人生困境。另一方面,“意识流”式的插叙笔法在现实与奇境之间跳跃,直面的是人类与超人类力量的博弈、拉扯。其二,“蓝喉蜂虎”这一聚焦对象在锚定叙述主线,深化人性主题上显现深意。初读小说,因由叙述过程中多条线索同时并行,会容易导致读者阅读重心的分散。但蓝喉蜂虎作为小说一以贯之的“媒介”抑或“中介”,对理解作品起到关键的指示作用。例如:蓝喉蜂虎可视为小说人物欲望的集中投射,他们对感情、事业、名利的追逐外显为对这一美丽而稀有的小鸟的追寻,并无一不踏上欲望的冒险之旅;又如,蓝喉蜂虎清脆动人的叫声与施政华配音演员的身份相呼应——迷人的声音也同时具有表演性与迷惑性;再如,小说题目取名为“水边的蓝喉蜂虎”,为何是“水边”而不是蓝喉蜂虎的直接出现地“湖边”“岸边”或“山间”,这很耐人寻味。但若结合小说的结局来看,可读解的空间反而开阔起来。孤岛奇遇的“设计”成功了,众人都或多或少地从中受益,但这样的成功如水面倒影一般,是模糊的、流动的、转瞬即逝的。在更宽广的时间维度之下,人世间的一切最终都会幻化为水中倒影。其三,不难发现,作者延续着对城市民众生存状态的执着关注。正如王彬彬教授曾谈到的,“王啸峰的审美兴奋,总是被城市平民生存状态所激发……奋斗着、挣扎着,耗尽最后一丝气力支撑着家庭,是城市底层民众中的常见情形。”在本篇小说中,能够看出作者在极力探索人性幽微难测的诸多面相上所作的努力,如施政华与李菲菲的情感拉扯,于乃今与老杲相互的猜测博弈,施政华患癌后的心路挣扎,于乃今遭遇“湖人”阿古后的真情流露……每个人既奋斗着,也挣扎着;希冀着也失望着;欣喜着也痛苦着。施政华为向上一搏而精心设计,但贯穿其间的情感基调不是气愤而是悲悯,可以想见未来围绕在他身边的博弈、算计只会愈加复杂。即便原始“湖人”阿古的出现保留了一抹理想色彩,但终究昙花一现,理想王国的对面仍是施政华的设计。对此,作者难以正面解释,只在结尾戏剧化地处理,而其间留下的种种“缝隙”让读者在惊讶与感叹之余,也继续回味思考:人世间的一切好如一出戏一般,真假虚实更难以分清道明。在人性之流的惯性下,我们难以把控,只能勇敢去直面。
作者系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