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呐喊无声——《仰视》创作谈
来源:《长城》 | 吴克敬   2024年11月21日09:33

风先生轻语了一声: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

村口的打麦场上,是一堆碾打出来的麦子。没有风,就扬不了场,父亲坐在麦堆边等风,手里举着一竿烟锅,指划着天上的星星,教我仰视了。我正仰头看着,便就听闻了风先生说的那句话……是夜,我在西安的家里,躺在床上,把搁在枕边的鲁迅作品复读了起来。我阅读是太投入了,导致我合起书来,闭眼刚刚睡去,却见鲁迅笔下的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涓生、华老栓、夏瑜他们活了过来……纷纷涌向我走来,如我一般,伴随在打麦场上的父亲身边,仰望天上的星星。

在数不清的星星里,他们是在找寻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颗吧。

风先生同情着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涓生、华老栓他们,伴在他们身边,像我的父亲一般,手指满天的星斗,很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寻着他们自己……他们找寻到自己了吗?从风先生的眼睛里,我看得出来,他们是找寻到了自己了。可我却深感奇怪,甚而疑惑,找寻到自己的他们,一个一个,脸色竟然是那般麻木,隐约地还又看得见,他们的脸上竟然都黥了一行字。

那行字是:国民劣根性。这行字太刺眼了,把我从昏睡中一下子惊醒过来,睁开眼,闰土不见了,孔乙己不见了,阿Q不见了,祥林嫂、涓生、华老栓、夏瑜他们都隐身不见了,但风先生还在。不过他已不是我梦中的他了,他恢复了一个智者应有的模样,给我说起了那一行字的来源,首先出自于梁启超的笔下,后被鲁迅捡拾起来,拉进他的小说写作中,塑造了那么一群独具国民劣根性的人物。

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国民劣根性,用鲁迅自己的观点来说,有十条之多。

幸灾乐祸的看客心理,奴性心理,没有反抗精神,自欺欺人、懦弱,欺软怕硬,麻木冷血,一成不变,生性多疑,从众心理,不讲诚信……风先生历数着鲁迅以他作品人物形象呈现出的这些劣根性,把我说得捂住了耳朵,背身转眼到一边,直觉心头痛疼难忍。所以心痛,就在于我承认,风先生总结的准确与精辟,被打断了双腿的孔乙己,絮絮叨叨的祥林嫂,在死罪判决书上画不圆那个圈圈的阿Q,以及浸透了同胞热血的血馒头,让人不能不感佩鲁迅的伟大。我把捂在耳朵上的手悄悄地挪了开来,但就在我挪开的那一瞬间,风先生亦如鲁迅似的,把鲁迅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重复地又说了出来。

风先生说: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而怯者愤怒,抽刀向更弱者。

莫可奈何的我,再次地捂上了耳朵,同时还又闭上了眼睛,但我心里有个问题,滋滋地生长着,仿佛刀搅一般,使我的心更加疼痛……觉出我心痛的风先生,鼓励我把心里的疼痛说出来,然而我想了想,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因为我是糊涂的,糊涂的我没有别的法子,就只有给风先生耍无赖了。我偏在他如风般温柔的肩膀上,渴望他给我说了呢。风先生倒是爽快,他掰正我的脑袋,让我站直了说,你想知晓造成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吧。

知我者风先生,他窥破了我的心思,并一语点透了我心疼的原因。

我是想问,鲁迅表现的国民劣根性,是我们国民自身带来的吗?还是别的什么因素造成的?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不好回答,风先生劝我好好干自己的活儿就好。听懂了风先生的我,把内心的疼痛抛过了脑后,我专心干自己的活儿了。

抓住一切能抓的时间,我端坐电脑前,敲打着我的文字,《长城》杂志去年刊发的《话筒与方向盘》,今年刊发的《仰视》,还有更早时刊发的我的一些中短篇小说,不仅成熟在了我的内心,并成熟在了我的文字上,那个被人叫了“话筒”的劳干臣,被人叫了“方向盘”的乌羞花,以及想被人仰视却用一双眼睛仰视他人到死的路演时,如我文字的孩子一样,我想使他们活得好,活出个人样儿来。但却事与愿违,他们没能活得好,甚至十分憋屈,十分难受,想要逃离。

有泪在眼眶里旋转,风先生抓着他的衣袖,帮我轻拭眼角的泪水。我想呐喊,风先生也鼓励我了,可我张开嘴巴,却呐喊无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