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纪念杨沫诞辰110周年 经典作家专刊——杨沫
来源:文艺报 | 程光炜 张旻昉   2024年11月27日10:56

杨沫,原名杨成业,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湘阴,当代作家。《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代表作,小说叙写了林道静从单纯的大学生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坚定的革命者的过程;也塑造了江华、郑瑾、卢嘉川等个性鲜明的信仰者群像。1958年1月《青春之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阅读热潮,众多叫好声中也夹杂着批评的声音。对此,《文艺报》和《中国青年》开辟讨论专栏,茅盾、何其芳等文坛大家发表对此书的肯定性评价。杨沫汲取建议修改了小说的部分章节,1960年3月《青春之歌》第2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3版出版于1978年1月。《青春之歌》自发表到现在的60余年间,不断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音乐剧等其他文艺形式,小说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青春之歌》之后,杨沫又创作了《芳菲之歌》和《英华之歌》,它们构成杨沫的“青春三部曲”。今年适逢杨沫诞辰110周年,本刊特邀学者程光炜和张旻昉,探究《青春之歌》版本变化的因由,勾勒杨沫多彩的写作人生。

——编者

杨沫

作家杨沫像 杨之光 作

茅盾眉批《青春之歌》前后

——纪念杨沫诞辰110周年

□程光炜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眉批本文库》,1996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内含“长篇小说卷1”“长篇小说卷2”“中短篇小说卷”和“诗歌卷”,共四册。这套上世纪90年代问世的资料,为茅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写,提到它,是与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有一段因缘。

1959年,一位叫郭开的普通读者批评《青春之歌》,他连续发表《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中国青年》第2期)、《就〈青春之歌〉谈文艺创作和批评中的几个原则问题》(《文艺报》第4期),使作家作品一时间“岌岌可危”。

郭开,据说是北京电子管厂的工人。“《青春之歌》风波”之所以掀起这么大的风浪,跟此人、也跟当时《中国青年》杂志的约稿“组织”讨论有关,后者在刊载郭开《略谈》的“编者按”中这样说:

这两年,在我们文艺战线上,出现了不少反映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这些作品在青年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青春之歌》就是这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它和其他作品一样,受到了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看了《青春之歌》后,很多青年同志向本刊编辑部来信反映,认为这是一部好书,它塑造了卢嘉川、林红、林道静、江华这些光辉的共产党员形象,给每一位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也有些同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本书的缺点严重,宣扬了小资产阶级感情,并已经在读者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下面发表的郭开同志的意见,就代表这种看法。

……【详细】

《青春之歌》第一章手稿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

《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重读《青春之歌》:以青春的名义不朽

□张旻昉

作家杨沫在修改自己的长篇小说《东方欲晓》时说:“革命文艺不应当是装在套子里的、凝固僵死的木乃伊,它应当是鼓着金色的翅膀,高高地飞在云端、飞在高山大海、飞在无限广阔天地里的、永远激励人们前进的金翅鸟。”她的这一思想一直贯穿着她创作的始终,让其著作在众多的革命文学作品中独树一帜,尤其是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杨沫在身体处于病痛之中却一直坚持创作多年,又历经坎坷才得以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她以自己的生活和成长为原型,描写了林道静、余永泽、江华以及卢嘉川等一批知识青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作出的选择,围绕革命、爱情、青春、抉择等关键词展开故事,成为了十七年文学中的重要经典。如李扬所评,这“既不是因为它是一部政治寓言,也不是因为它是一部言情小说,而是因为它既是政治小说又是情爱小说,或者说,是因为它是一部情爱小说的方式讲述的政治故事”。显然,《青春之歌》作为一部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革命小说,不仅具有浓厚的女性知识分子气息,同时又因杨沫将“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与革命选择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丰富的意蕴和灵动的诗意诠释了知识分子话语、女性话语、革命话语之间的复杂关系,于是小说突破了简单的儿女情长,革命之中的爱情有了崇高性,一曲对生命的向往与追求的青春之歌回应着激情热烈的时代,为读者带来了新的文学体验。【详细】

歌剧《青春之歌》剧照(国家大剧院版)。该剧由张千一作曲,赵大鸣编剧,王晓鹰执导。2023年4月初演,2024年10月复演

一九五九年,由杨沫编剧,崔嵬和陈怀皑执导,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青春之歌》上映,谢芳饰演林道静

附:经典作家专刊往期

经典作家专刊——叶圣陶

经典作家专刊——老舍

经典作家专刊——刘半农

经典作家专刊——巴金

经典作家专刊——钱谷融

经典作家专刊——丁玲

经典作家专刊——曹禺

经典作家专刊——艾芜

经典作家专刊——王瑶

经典作家专刊——郭沫若

经典作家专刊——曲波

经典作家专刊——周立波

经典作家专刊——唐弢

经典作家专刊——林斤澜

经典作家专刊——草明

经典作家专刊——钟敬文

经典作家专刊——金庸

经典作家专刊——梁斌

经典作家专刊——鲁迅

[网络编辑:陈泽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