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君:真诚的软弱
这篇小说确切的写作时间是去年6月。时隔半年再来读它,我感到我写得软弱无力,并且正在写的小说也显露出同样的软弱无力。它蒙着一层道德的面纱,里面的人物尝试反思但很快被感伤的情调俘虏,落进了一个陈旧但舒服的套子里。这不是人物缺乏鲜明行动力的问题,是作者边写边退缩,没有也不敢直面现实最严峻的部分导致的问题——借用一个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学生的身份是便利的,但也许过于便利了,就像是预先留了退路,然后果然退了进去。好在,我敢说它是一种真诚的软弱,因此才不至于完全站不住脚。而现时我们是否还需要在文学中表达和看见真诚的软弱,这值得怀疑,应该由读者来判断。另外,这篇小说对工厂里一切内容的泛泛而谈,使我觉得自己写作时过于依赖感受而非事实了——有些没写明的东西看起来是不需要写,但或许实际上是写不好所以才没写。
如果确实如我所感这篇小说是有不少缺陷,还请读者在阅读时自行甄别,我最好不要这里作任何辩解,免得让它赖以存在的那种无力感也破坏得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