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努力向历史文化挺进
1月8日,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主办的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研讨会在京举行。该剧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引,向观众展现了宋朝繁华热闹的熙攘市井、质朴平实的民生民情,其中蕴含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处长谭松枝表示,《清明上河图密码》作为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电视剧展播剧目和江苏省广电局精品扶持项目,是对历史题材电视剧创新表达的一次重要实践。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立意上的守正,这部剧传递出中华文化“以民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密码;二是创作上的求精,这部剧不仅忠诚于传统的审美表达和精心布局的多层次叙事,还展现了整个制作的匠心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三是多方面的协作,在创作拍摄过程中得到了中宣部、广电总局和央视等多方的加持,江苏省市县镇四级联动,构建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与制片方共同打造精品力作。
该剧导演、编剧杨帆谈到,“本剧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以悬疑探案为形,在故事中自然带出宋人的市井烟火、喜怒哀乐和宋朝丰盛的市民社会。在视听语言上最重要的是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能够完整地呈现北宋面貌、展现宋人的市井生活之美,是我们这部剧肩负的一个使命,也是我们必然达成的目标。用三个关键词总结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准确、有细节、抓住魂。”
与会专家认为,该剧在《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作品中涉及到的北宋建筑、学术资料的研究上都下足了功夫,展现出努力向历史文化挺进、重回历史的用意。剧中塑造了一组传奇式的、古代中国里很少被正史书写的脊梁式人物。有专家具体谈到,该剧做到了三个“破”——一是破市场困局,该剧从各方面各维度尝试融合创新,有超常体量、超大规模、超复杂协作、超一线技术应用;二是破探案模式,这部剧是家庭探案剧,探案手法和人本价值结合较好,同时还具有大制作、中叙事、小趣味、重情感、强情绪、满情趣、快节奏、暗线索、稳表演的特点;三是破题材限制,该剧围绕国宝叙事,进行戏剧化演绎,在剧中呈现诸多宋朝的审美和图景,让观众了解到历史中的盛世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