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时代车轮的工匠之灯 ——《决胜毫厘——大国工匠郑志明》读后
在当下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社会里,工匠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在2024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决胜毫厘——大国工匠郑志明》中,壮族作家廖献红以其细腻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大国工匠郑志明的成长历程和闪光故事。这部作品讲述了郑志明由一名普通钳工逐渐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的奋斗历程,以小见大地展现了广西汽车制造业的峥嵘岁月和美好前景,是一部展现工匠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的励志之作。
郑志明在工作岗位上刻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团队每年自主研制项目数十项,为广西汽车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新设备,破解了许多“卡脖子”难题。他的经历深刻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作品以两条线并行书写,一条是郑志明的个人成长,另一条是他对广西汽车制造业作出的贡献,双线交织。廖献红通过郑志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极致要求,还有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面临困难挑战时,他从不轻言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以顽强毅力攻克难题。他相信,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锻造出真正的精品,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他不断前行。
在这部作品中,还可以看到郑志明对团队精神的重视。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并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他始终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项目的成功而努力。此外,作品还展示了郑志明对创新精神的追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郑志明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在工作中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力求在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这部作品生动地告诉我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品质和技艺的执着追求,更是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协同展现。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大国工匠,用他们的精神引领我们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决胜毫厘》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成功塑造了大国工匠的鲜活形象,展现了当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作者在写作中综合运用了小说笔法和188体育官方ios笔法,让读者能够深入到描写对象的内心世界。作品的叙事张弛有度,既有对郑志明成长经历的娓娓道来,也有对关键事件的高潮描写,使得整个叙事过程既有节奏感又不失深度。在描述郑志明面临重大技术难题时的紧张氛围时,采用紧凑有力的叙事节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压力和挑战;在叙述郑志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场景时,则采用舒缓自然的节奏,展现工匠精神的平凡与伟大。这种叙述节奏的巧妙安排,使得作品既高潮迭起,又平淡见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
作品的叙事风格朴实自然、流畅有度,语言平实而富有力量。作者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的真实故事。这种叙事风格使作品更贴近读者生活,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同时,作品中也穿插了一些地方性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使得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廖献红在语言运用上很讲究,整部作品语言流畅准确。作者在作品中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种文学性与纪实性的有机结合,使得作品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在描述郑志明的工作场景时,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在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决胜毫厘》不仅是对郑志明个人的描写,更是对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度思考,是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鼓励和期待。作品所传达出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侗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