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本有梦想的书 ——读蔡晓龄儿童小说《飞呀,古鹭坞》
来源:文艺报 | 马绍玺(回族)   2025年02月07日08:56

金沙江穿流而过的滇西北高原是纳西族的栖居地,也是纳西族作家蔡晓龄的写作领地。蔡晓龄熟悉那座高原的每一条皱褶,熟悉金沙江一年四季的声音,熟悉纳西人千百年的智慧和梦想。《飞呀,古鹭坞》就是她献给这座高原的一部充满纳西风情的长篇儿童小说。

“古鹭坞”是金沙江边崇山峻岭中一个古老的纳西族寨子。一棵五六人合抱的杉树屹立在寨子中心,几百年来,人们围树而居,繁衍生息。古鹭坞曾经梯田如镜,青蛙长鸣,白鹭翻飞,像极了纳西族创世神话里祖先栖居的家园。作者将小说小主人公花蕾与和亮亮的成长,融入时代巨变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围绕他俩的成长,择取了新时代最能代表纳西人社会文化变革和奋斗精神的题材,为读者塑造了一群可信、可敬、可爱的纳西人形象。

和亮亮的父亲是国际维和英雄,牺牲在遥远的非洲。为人类和平献身的英雄,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爱戴,人们尽一切努力关爱和帮助英雄后代的成长。花蕾的父亲王志鹏也是古鹭坞人,但他已经进城,来到“翠羽”(纳西语,指丽江大研古城)做民族木雕,并与来自湖南的汉族妻子莲莲一起,帮助进城上学的和亮亮更好地生活、接受教育,努力给他父母般的爱,弥补他心灵深处的缺失。花蕾与住在自己家里的和亮亮情同手足,给他姐姐般的爱——尽管她只比他大三天。两人一起面对忧愁与欢乐,一起学习和成长。

住在古鹭坞的东巴大祭师爷爷和挚爱纳西传统木刻艺术的杨老师,一生守护传统,但又深明时代发展要义,毅然同意把古鹭坞整体搬迁到翠羽古城附近,把山水还给大自然,让绿水青山永存,让白鹭返回曾经的家园。复员军人翔武立志带领全村致富,成立村民合作化公司,成为古鹭坞整体搬迁的真正领头人。他带领村民将新古鹭坞村建设成鲜花盛开的村庄,不仅满足游客的观光审美,还发展了一系列鲜花产业,实现了古老民族村寨的跨越式发展,让大山深处的村寨真正“飞”了起来。和亮亮的妈妈阿兰,虽然失去了丈夫,但是不卑不亢、努力生活,像大地一样承担一切、爱护一切,仿佛就是纳西族古老神话中走来的女神。

这部小说中的所有人物,无一不是心中充满爱、处处为他人着想、洋溢着对美好未来向往的人。蔡晓龄围绕家事、国事、时代事,精心为读者描绘了中国大地上纳西族人民如何在时代变革中展现出新奋斗、新风尚。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热情向往,正是新时代山乡巨变中的一曲美丽乐章。

民族文化是涵养人情感与精神的重要土壤。在《飞呀,古鹭坞》中,蔡晓龄将新时代的人物和故事置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中,让独具魅力的纳西文化成为小说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一开篇即引用纳西族史诗《创世纪》中创世英雄崇忍利恩和衬红褒白的故事,一方面从开卷就把读者带入浓郁的民族文化世界里,另一方面则隐喻小说所讲述的正是奋斗的纳西人在新时代新的“创世纪”故事。

细究《飞呀,古鹭坞》的内在结构动力,可以发现它主要由两股力量交织构成,一是新时代中国大地上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在小说中具体表现为为生态修复而整体搬迁古鹭坞这一重要事件;二是纳西传统民族文化在今天依然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小说中表现为围绕“署神”展开的纳西人的文化生活。“署就是天地万物,就是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兄弟”,是纳西族民间信仰中重要的神。在蔡晓龄的精心安排下,两股力量彼此呼应、相互促进,共同催生了纳西人在新时代的团结奋进。

古鹭坞因敬畏署神,千百年来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王花蕾与和亮亮因在地上画署神而认识;村里人之所以同意搬迁,也是因为对署神的信仰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纳西人不仅信仰署神,更把署神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践行于日常生活中。如果简要概括,也许可以用“传承与创新”来概括《飞呀,古鹭坞》的主题。小说中三代纳西人都传承着署神所代表的文化,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爱”成为成长中的王花蕾与和亮亮身上最闪光的品质。像长辈一样,这两个小主人公爱大自然、爱民族文化,爱身边所有的人。王花蕾爱青蛙长鸣的绿水青山,于是努力画各式各样的青蛙,希望“听取蛙声一片”的美景重现;和亮亮热爱雕刻艺术,努力雕刻青蛙(署神就是蛙身蛇尾的造型),所雕刻的青蛙栩栩如生,赴巴黎参加展览,把民族文化的魅力传播到国外。东巴大祭师和雕刻家杨老师是传统的代表,但不是守旧派,他们恰恰是全村人同意整体搬迁的决定性力量。已经进城的花蕾爸爸最后也回到新古鹭坞的民族文化传习学校当雕刻老师,默默守护和传承古老的木雕文化。“爱”是他们共同的美德,他们的爱化成了迈向新时代的行动。

此外,蔡晓龄在小说中还有意介绍了许多特别的纳西传统饮食,如腊排骨、猪肝渣、吹猪肝、黑凉粉、酥油茶、辣椒炒豆豉等,仿佛民族饮食的大汇展。这些关于传统饮食的写作,既增添了小说的民族特色,又增加了小说对小读者的阅读吸引。

《飞呀,古鹭坞》是一本有梦想的书。这个梦想,既是孩子的,也是大人的;是纳西民族的,亦是中国的。

(作者系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