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客:人性的狭窄与宽广 ——评李鲁平长篇儿童小说《虎跳河边》
用娴熟凝练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巧妙的场景和感人的故事,将一个不屈少年坎坷的命运,与长江流域一条日夜流淌不息的虎跳河相连,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这位少年面对现实坚强不屈、勇敢机智、勤劳励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少年天虎始终葆有一颗良善之心,无论是对人,对社会,还是对虎跳河以及河中的江猪,他都是以良善的态度来对待,呈现出温暖向上的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智性的光芒和爱的温暖,将一部极具荆楚特色的作品写得充满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就是著名作家李鲁平长篇儿童文学小说新作《虎跳河边》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虎跳河边》讲述了少年天虎在长江和虎跳河交汇的晒网洲生活。父亲早逝,母亲离家出走,他在叔叔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在与小妈的一次激烈冲突后,只身住进虎跳河边的废弃哨棚。勤劳、善良的天虎开始自食其力,靠捡破烂维持温饱,而小谢老师、老艄公等人陆续闯进他的生活,用温暖的爱,守护着这个苦难少年。
故事读来催人泪下,情节生动感人。寄养在小妈家的天虎,自小就受到歧视和虐待,过着吃不饱饭、受尽白眼的苦难生活。“天空还是锅底黑的时候天虎就醒了。天虎是饿醒的”。小说一开头就道出了天虎饥饿的现状和生存处境,从而引出他的不幸遭遇。
小小少年,住在小妈家一直得干农活,不许吃闲饭,就连去上学参加单元测验也不行,小妈要他留在家中割谷。“小妈说着,递给天虎一顶草帽。草帽太大,把天虎的头连同那双充满委屈和忧伤的眼睛一起罩进去了”。这些细节生动形象,将天虎委屈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由于饥饿,天虎看到稻田旁边的菜地长着黄瓜,就贴着菜地割谷,趁小妈不备,挥舞镰刀割了一条黄瓜,狼吞虎咽地啃起来。邻居泼妇秀英对此破口大骂,致使小妈暴打幼小的天虎。
苦难少年的辛酸故事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过早失去母爱的天虎,对母爱的那种渴望难以想象。“在小谢老师优雅地走过田野时,天虎擦了一把眼泪,还以为是妈妈又回来了”。当小谢老师走进他的生活时,天虎仿佛感受到了别样的母爱。
“天虎贴着小谢老师的衣服走,感受到了什么叫温暖”。“小谢老师赶紧把天虎搂在胸前。几年来,天虎第一次体会到被人搂在胸前的感受”。这些细节描写都生动感人。
《虎跳河边》中的细节描写生动细腻、真实感人,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呈现出天虎的内心世界。描写那种对母爱渴望的还有:“小谢老师小心翼翼地问,顺便抚摸了一下天虎的头。天虎对这母亲般的疼爱太陌生了,开始还习惯不了,让了一下,小谢老师再次将手搁在天虎的头上时, 天虎才接受了。”生动传神地表达出天虎对母爱渴望却又得不到的痛苦。对于外人施舍的一点爱,他从排斥到最后才难得地接受。
虎跳河边摆渡的孤老头子艄公幺佬的出现和他摆渡时充满风情的歌声引起了天虎的好奇。“天虎记得,自己的爹妈对幺佬始终有一种敬重,见了他像进了庙见到了菩萨”。写出了天虎的爹妈和幺佬的渊源,为后面幺佬去世前对天虎讲述他心底压了多年的天虎爹妈和叔叔小妈之间的恩怨等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埋下了伏笔。
小说中天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谈都不谈”,表明了他坚决的态度和固执的性格。这种语言极富荆楚特色。
“‘谈都不谈。’天虎说。天虎对任何自己不乐意、不赞成的,都说‘谈都不谈’。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这句话,很长时间后,他才明白,‘谈都不谈’表达的是不接受、反对的意思。”
天虎父亲早逝,母亲出走,只好寄人篱下。天虎为了逃避小妈的虐待和歧视,在遭遇小妈的一顿暴打之后,独自跑到虎跳河边一个废弃哨棚里过起了流浪生活。第一次渡船收到5元钱,吃了一碗牛肉面。“对天虎来说,这碗面已胜过了他吃过的所有的团年饭。这样的区别,这样的机会,只有天虎才有”。小谢老师两年来第一次看到天虎脸上充满少年的生机和活力时,以为是天虎的小妈良心发现给天虎吃了早饭。
天虎坚强励志,看到老爷爷捡废品能卖钱而受到触动,于是靠捡破烂挣生活费。为了赶早卖掉捡来的废品去上第一节小谢老师的语文课,便向收购站旁边一个卖发糕的打听收购站几点开门,发糕店员让他先买发糕才肯告诉他。机智的天虎答应买发糕但要对方帮忙叫开门,因为卖了废品才有钱买发糕。他卖掉了废品兑现承诺,不只买了一根发糕,而是买了两根。卖发糕的夸赞这个孩子从小说话算数,长大了会有出息的。
他靠帮木匠割谷做帮工管饭混生活,到后来割谷不仅管饭还给了他几颗钉子用来钉床,这样的报酬,他都感到满足,多小的奢望啊。天虎好不容易在哨棚里支起了一张破床,还得到防汛守堤人留下的灶、锅和两只碗,好小的满足,却被他小妈赶去砸得一塌糊涂,他还以为是堤坊管理段的人破坏的。因为自己挣钱而被同学误认为偷了别人的零花钱享乐消费,心中的那种委屈使他在梦中向伙伴道出真相。
天虎的出走让小妈受到乡邻的指责,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她让天虎回去,不回去就改姓,天虎不知道改成姓什么,就在试卷上写下了“X天虎”,因为自己没有姓。为了阻止堂弟挖蚯蚓卖钱,他带堂弟去河道上捡破烂,像蚯蚓一样做环境卫士,来到江边意外地看到了江猪。天虎开始在虎跳河边捡垃圾,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江猪为感谢这些小朋友打扫了河岸的垃圾,时常会在虎跳河中出现,充满幻想和童话色彩。
小说对天虎形象的刻画,让一个励志、自立、自强、坚毅而又强韧的少年形象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命如野草的天虎,虽生活在寄人篱下的残酷生存环境下,充满无奈,却能够勇敢面对,靠着他的聪明和智慧与命运抗争,用他的良善和机智面对充满阳光的生活。
李鲁平是一位创作经验丰富的知名作家,创作有年,作品甚丰,在文学评论、188体育官方ios、诗歌、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语言自是娴熟精练,文笔细腻,场景描写和人物刻画、情节设置都是十分老到,生动传神,读来真实感人。
天虎虽然命运悲苦,却是良善的。天虎逃离小妈的寄养来到哨棚,正在寻思第二天的生活费时,遇上了拖板车收破烂的老爷爷,他帮助老爷爷将板车推上坡,这种良善行为不仅得到了老爷爷的赞许,也让他自己灵机一动,开始了捡破烂维持生计的活法。
细节描写无疑是《虎跳河边》这部小说的感人之处。放鸭人请天虎帮忙看鸭子,放鸭人与天虎谈价,天虎却不为价钱所动,在他看来帮人看鸭和收多少看鸭费没有什么衡量标准,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很小的交换条件——只要那件雨衣。但当放鸭人将雨衣给他作酬劳时,他看到放鸭人顶雨出走时的情景,却又叫住了放鸭人。他看到放鸭人被雨淋湿又不忍心,又将雨衣塞给了放鸭人:“你先穿着,来领鸭子时再给我。”天虎的天真善良通过这些动人的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放鸭人不知是雨水流进了眼里,还是泪水流了出来。放鸭人领鸭时又赠送鸭蛋却被天虎拒绝,这些细节都非常感人。
小谢老师给天虎买的“阔步”鞋,他舍不得穿,却穿着江边捡来的破鞋。而堂弟偷跑进天虎的哨棚内,偷走了小谢老师给天虎买的“阔步”鞋。小谢老师和放鸭人找到天虎叔叔家,要让天虎的堂弟将鞋子还给天虎,并当面道歉。天虎在明白一切后,却慷慨地将鞋子送给了堂弟:“你喜欢,就送给你了!”这就是天虎良善的真实再现。
天虎产生了保护虎跳河的想法,他决定致力于环保,就连自己的监护人放鸭人在河边放鸭,他认为是对环境的污染,也劝说放鸭人放弃放鸭。
过河的女子出现了,这呼应了深夜渡女子过河的情景。原来那个女子是因买了六合彩,血本无归,当时给了他今生看到的最大一笔钱600元,其中500元是给艄公幺佬买药的,100元是给他的。后来这位女子成了施工队的负责人,当要给天虎维修哨棚时,她突然发现了当年偷渡她过河时幺佬的那盏破旧的马灯,而幺佬已经不在人世。好心的女子同情天虎,也怀念幺佬的恩情,为回报他们,出钱为天虎维修了哨棚。这就是善有善报。
《虎跳河边》是一部紧扣长江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反映荆楚文化、长江气派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少年励志的儿童文学作品。作品中时时处处充满浓郁的荆楚地域特色,充满水腥味,那长江岸边生长的各种风物水草以及江边独特的生活习俗、鲜明的地域风情,都将长江一带的生活描写得生机盎然,充满江河气息、长江特色。尤其是作品中提到的美食盘鳝的做法与吃法,更是让读者感受到长江一带独特的地域生活习性。还有那独具特色的江河一带的生活用语,都能让人深切感受到浓郁的地域特色、乡土气息和江河生活的亲切感。
作品在人物刻画方面也十分独到、鲜明。刻画小妈的形象,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内心刻薄、凶狠、自私、强势、霸道的人物。小妈内心偏狭,视天虎如仇敌,这正是人性的狭窄,鲜明的人物刻画让小妈人性狭窄的一面可见一斑。而天虎的叔叔面对小妈对天虎的歧视、白眼、责骂、非难甚至暴打都不闻不问。当天虎站在叔叔身后,希望叔叔能帮帮他或救救他时,叔叔却始终保持那种不温不火、不急不忙的腔调,默默地抽着烟,无视这一切发生,凸显了一个窝囊废的形象。而小谢老师体贴关爱天虎,细心观察天虎的生活状态,哪怕是伸手去摸摸天虎的头的细微动作,都能看出是一个师恩和母爱交融的高大慈爱的形象。老艄公幺佬的那种看透尘世、洞明世态,以及善良忠厚的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虎跳河边》正是在反映荆楚特色,利用长江流域一系列的地域文化特色书写荆楚故事、长江故事的一部特色鲜明的文学作品,是一部真正实践长江书写的精品力作。
这部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内容包罗万象,囊括了长江岸边虎跳河边的水草丰美、摆渡的艄公以及船工生活、放鸭人的生活、鸭子的生活习性,甚至团年不能到别人家去、正月初一不能洗衣服上坟、摆渡一定要唱船歌等,都极具地域特色,犹如一幅反映长江流域地域生活和文化特色的生动画卷。那些只有江边才有的风物和水草在小说中随处可见,洋溢着让人耳目一新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生动鲜活的感觉。主人公天虎虽然命运悲苦,正如天虎堂弟用字谜形容的“一人一口,有耳没手”的命运,但是置身于这些环境描写中又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艄公幺佬每当渡河时都要唱船歌,极富民俗风情,那种顺风飘过来的船歌在河岸上荡漾:“弯弯河水明月照,满肚相思望情郎。解下背褡算完账,卷起铺盖回家乡。”直至天虎继承了幺佬的习惯,划船就要唱船歌。这正是荆楚文化的生动书写,更是长江文明的精彩呈现。
《虎跳河边》是一部紧扣长江题材,生动书写荆楚文化和长江文明,富有长江气派的力作。同时也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在情节设置上也十分巧妙,展现出一位老作家成熟作品独到的架构。《虎跳河边》设置了两条线,一条以天虎的成长为主线,他在残酷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立自强,以顽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世俗和命运抗争。另一条以小谢老师和艄公幺佬在天虎成长道路上给予的关爱和帮助,以及最后天虎亲生母亲的出现为辅线。当艄公幺佬去世之后,幺佬的遗产渡船与天虎成为众人议论的问题,但幺佬的遗言解决了这一难题。放鸭人成为天虎的监护人之后,命运又发生转变,都争着抢着来做天虎的监护人。随着天虎的亲生母亲现身,天虎的母亲欲将天虎接走,又起波澜,致使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但天虎坚定了要住在虎跳河边的信念,守望母亲河虎跳河。天虎此时的选择展现出人性宽广的境界,与其小妈狭窄的心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谢老师和艄公幺佬等社会力量的参与,让天虎感受到温暖,作品时时处处充满着温暖而向上的力量。
小说通过一件件小事在细节中展现天虎宽广强大的内心。天虎虽处于悲苦的命运之中,但他的内心却是宽广的。与小妈狭窄的心胸相比,显示了其内心的强大与韧性,呈现出坚强不屈、勇敢机智、勤劳励志、乐观向上的态度。水鸟飞起,生态环境好转,虎跳河在微笑。虎跳河是从天虎心中流过的。虎跳河笑,他就笑;虎跳河哭,他就哭。看来他是离不开虎跳河了。这是一个温暖而励志的故事,天虎虽从小生活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但通过自身的励志、坚强和坚韧,最终走出了生活的阴影,迎来了充满阳光的少年时光,为守护母亲河虎跳河而行动。因此,《虎跳河边》是一部富有荆楚特色而又温暖向上的、有温度的、良善的优秀作品,通过作家的长江书写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