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多随想
乙巳蛇年到了,闲时翻阅画册,我发现蛇是个“冷门题材”,画家很少触及,即便画,也多是为了应和十二生肖的主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又称“小龙”,象征智慧、长寿,是财运的代表。它的身姿灵动多变,花纹被赋予祥瑞含义,用以装饰器物,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蛇纹与花草纹搭配,彰显勃勃生机;蛇纹与云纹结合,平添玄幻缥缈。由于蛇会蜕皮,还寓意转化、变革,一如人们在生活中摆脱困境,浴火重生。
清代画家虚谷喜作赤练蛇。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斑斓的赤练蛇盘踞在老树枝叶间,蛇头下探、长信频吐、双目炯炯,用笔肆纵,设色对比强烈。由此我想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话:“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一画一文,相得益彰。
齐白石的《草蛇图》中,一笔绘就的蛇浓淡相间,轻松自在;草地上的大片留白给观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使人联想到惊蛰过后细雨绵绵、草色青青,小蛇徐徐而行的乡情野趣。记得昔年和画家那木斯来在草原写生时,偶然发现一条小蛇,那木斯来俯身向小蛇问好,然后将刚掐灭的烟袋锅贴近蛇头,蛇立马蔫了——原来蛇怕闻烟味儿。
徐悲鸿《十二生肖图》中的蛇头部前倾,盘在树枝上,章法独特,线条朴厚,墨色温和。多年前,我工作的地方有棵老槐树,老槐树的树洞里住着一条青蛇,入夜后不时爬出。一天我值夜班,到老槐树旁接自来水,刚打开水龙头,忽地感觉手臂一阵冰凉,原来那条青蛇正紧贴我的手臂窜过,教我一惊。青蛇有一米来长,但见它在不远处停下,昂首吐信,一副警觉的样子,像极了徐悲鸿画的那条蛇。
任率英的年画四条屏《白蛇传》,讲述了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故事,包括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雷峰塔等情节。画面色调明丽,用笔秀劲,主人公白娘子于秀美中透出刚劲之气,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使观者体会到蛇善良、温柔的一面。
丰子恺画过一幅《采药》,收录在《护生画集》中。一条蟒蛇从岩间的树枝俯身,欲将口中的草药送给前去拜谒长老的路人;路人仰头举手,欢喜接受着蟒蛇递来的草药。画旁有题诗:“携儿谒长老,路过灵山脚。老蟒有好意,赠我长生药。”一派自然天成、和谐圆融的氛围。
石鲁曾用焦墨画一条蛇、一只乌龟,蛇龟相伴,祈愿吉祥长寿。唐云曾用淡墨画盘绕而行的蛇,信子、眼睛、鳞片用浓墨,两相对比,精气神十足。黄永玉画蛇时,用浓墨画眼睛、嘴和背部,用淡墨画信子和腹部,尽管身躯盘绕,仍旧从容前行,幽默风趣的题款引人深思:“据说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软的身体。”北京的雍和宫内有雕塑和木版画“四大天王像”,其中的“广目天王”手持青蛇;广目天王以净天眼观世界,护持众生,民间认为手持青蛇可助甘雨和风、万物生长……
春节假期,我去北京角楼图书馆参观了“巧剪皆春——徐新华剪纸作品展”,看到数幅蛇主题的作品。一幅名为“蛇盘兔”的作品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象征智慧、长寿的蛇与温顺、敏捷的兔和合共处,寓意多子多福、财源广进。申沛农也剪过“蛇盘兔”,粗犷与秀美并存,别具一格。
这些年,我在过年前会创作几幅生肖画,迎接新年的到来。适逢蛇年,我画了《金蛇献寿》《对语》《春暖》等,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以及万物复苏、春和景明的佳境,以此祝福新年风调雨顺,六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