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走进春天里——读《繁花深处》
来源: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陈相飞   2025年02月18日09:10

去年11月我就从微信群里获悉,文瑞先生又将出一本书,书名叫《繁花深处》。当时看到封面设计样式,耳畔不由得回荡起熟悉的旋律:“正月里,花里花朵开……”这是赣南采茶戏里的经典唱段。乍看新书封面,热烈奔放之感即扑面而来。

一本书的付梓,其过程是艰辛的。书讯虽已发出,一来一往几个校对流程,该有的步骤必须有,省不得,也急不得。话虽然是这么说,我对《繁花深处》的期盼已与日俱增。毕竟,繁花深处令人期待。“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某位作家的这段感慨固然打动人心,然而,繁花深处呈现出来的壮阔波澜,又怎会不令人怦然心动?毕竟,生活是需要亮丽色彩的。

盼望着,盼望着。元宵节刚过,早春的赣州春阳煦暖,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大早就接到快递小哥打来的电话,哦,期盼已久的《繁花深处》,终于从南昌百花洲出发,运到“魔都”沪上,带着文瑞先生双手摩挲邮寄时散发出来的体温,辗转抵达我的案头。打开书,一如封面,一如书名,我顿时走进了春天,走进了繁花深处……正是生命拔节之时,坐在春光下,沐浴春风里,手捧书香氤氲的《繁花深处》,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这是一部大开本的书,厚实沉沉的体量,色彩明艳的封面,潇洒飘逸的题字,一切都恰到好处,似乎这就是这本书该有的样子。翻看目录,开头两篇分别是我久已熟稔的《秦淮河上寻桨声》和《黑白苏州》。这是文瑞先生的188体育官方ios代表作,流播甚远,广泛应用于中学语文阅读考题。这本书中收录的大多数作品曾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过,都是经历过时间检验,大浪淘沙的佳作。

《繁花深处》是书名,也是一篇文章的标题,还是一个板块的名称。全书分为“繁花深处”“大河之源”“红河放歌”“天上云居”“家园厚土”5个板块,共74篇文章,另外《附录》还收入了4篇文章。文瑞先生在文学创作上是高产的,自1999年首部著作问世以来,20多年的时间,已出版独著、合著等合计50部,其勤勉与才气令人钦敬。“文章人瑞”,不知是寄寓了父母的期许,还是名字具有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功能,文瑞先生才如其名,不啻是一桩美谈。这似乎也是他的宿命,大学毕业一路走来,当过化学老师,做过金融工作,最终还是改行与文字打起了交道,于是有了这洋洋大观的等身著作。

我已读过文瑞先生不少文章了。最直观的感受,还是上大学时谢万陆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八个潇洒飘逸的大字:“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文瑞先生的文章,发乎性情、不事雕琢,娓娓道来、成于自然,读起来特别亲切。我以为这很重要,无论是“文学即人学”,还是“我手写我口”,强调的都是真善美,都是于质朴无华中展其芳华。“大巧若拙”“大道天成”,真正的美文是不追求包括语言雕琢在内的技巧的,应是率性、纯真、自然的表达。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的表现越来越亮眼,有人担心:文学会不会没落?对此,我始终是持乐观态度的。文学家不是一般性的泥瓦匠,文学创作不是简单地搬运和堆砌文字,从事文学创作,需要阅历,需要情感,需要个性化的语言组织。而要达到这些要求,人工智能恐怕无法代劳,它擅长“模块化创作”,搞貌似唯一、其实量产的机械化大生产。这哪里是文学?分明是实用性消费品。时间必定会证明,即便人工智能兴起,文学也不仅不会消亡,而且将大放异彩。当然,这里说的文学,那得是有生活、有温度、有情怀、有思想的文字!

《繁花深处》就是生活的产物,是行走中的流水,带着生命的体温,有着个性的色彩。文瑞先生在该书的《后记》中即如是表示:“《繁华深处》是一部行走笔记”,“其中绝大多数是一些行走中写就的188体育官方ios或随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走轨迹,文瑞先生亦是如此。南昌是他的籍贯地,瑞金是他的出生地,赣州是他的主要工作地,上海是他退休后的定居地。这些地方当然是他行走与书写的重点区域,《繁花深处》的板块分类便透露出了这个意味。当然,多年的行走,足迹不止于此。文瑞先生说:“这些行走中产生的文字,尽管有着旅途的山痕水迹,却不失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慨、对人生的感叹。”我想,这正是文学的价值所在,也是《繁花深处》的价值所在。

“于行走中可以见知世界见识万物,于行走中可以体察社会体味人生,于行走中可以触摸历史触及现实,于行走中可以感知生活感受生命”,我很认同文瑞先生的这一“行走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至关重要。我曾以“行走中的思索者”自居,正是这个缘由。芸芸众生,有幸来到这个世界,生命是需要感悟的。这就需要行走,在行走中,感悟才有更为鲜活的素材。

行走于人世间,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会经历形形色色的事,会看到形形色色的景。锦绣炫目,乱花迷眼,最让我们眼亮的还是繁花深处的精气神。这正如文瑞先生新著《繁花深处》同名文章中所写的,支撑城市繁华的背后,“应该是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是这块土地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与创造的力量”。世上许多事,道理都差不多。一座城市是如此,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是万物之灵长,无论岁月如何流转、物象如何变化,正能量的精气神永不落寞!最是春天不可辜负,打开《繁花深处》,走进繁花深处,读《繁花深处》,看深处繁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