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纸老虎《且渡无双》:一场现代个体自我救赎的心灵奇旅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25年02月19日16:17

2月1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江苏省作家协会、番茄小说主办的纸老虎《且渡无双》作品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发孟、番茄小说总编辑谢思鹏,以及夏烈、许苗苗、江玉琴、赖尔、汤俏、陈琰娇、贺予飞、冯跃华、于杨、谢姣、许潇菲、王欣泽、范翔宇、张珈源、孙某垚、小然等评论家、编辑、读者和网络作家等20余人参加。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主持研讨会。

《且渡无双》描绘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玄幻世界,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讲述了主人公林渡在系统要求下拯救师门中“恋爱脑”的反传统仙侠故事。小说不再满足于提供逃离现实的“爽感”,而是以修真为喻体,探讨了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现代的价值碰撞。

何弘表示,网络文学正在向更多样的题材领域和文本形式拓展,真正成为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形态、新样式。《且渡无双》跳出了以“爽”为主的模式,把传统网络文学的修真传统题材类型和穿越的经验手段结合起来,设定新颖,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模式。同时,作品也更加注重主题的开掘,将“自渡”“渡人”的理念进行了深刻的表达,突出了在拯救别人中完成自我拯救的主题,反映了文学自觉性的进一步增强。把“恋爱脑”等现实议题引入到故事当中,也体现出网络作家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都在不断增强。

专家认为,《且渡无双》在类型创新、叙事策略与主题表达等方面均有大胆突破。《且渡无双》打破了传统修真文中“强者为尊”的单一逻辑,林渡的“病秧子”“琉璃心”身份形成了柔弱躯壳下包裹着理性灵魂的强烈反差。小说又以“拯救恋爱脑”为任务线,在看似荒诞的任务中完成了对传统修真故事与浪漫叙事的解构。作者用生动的群像塑造,体现出Z世代造梗能力的语言风格,构建出了一个温暖友善、幽默有趣的仙界。

而《且渡无双》的表层故事是“拯救恋爱脑”,深层故事则指向一条现代个体的自我救赎之道。作品中对家庭亲缘关系的理想探讨,对情感关系的重新审视,对社会责任定位的探索与梳理等,都投射出当代年轻人的集体心理与时代情绪。

小说中把爱情病理化的处理,暗合了当下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祛魅与重构,体现出Z世代对健康关系的认知:爱不是自我消解,而是双向滋养。“渡己渡人”则是强调个体主宰自己的身体和意识,完成自己的体验。强调情感是人确立自己主体性的关键,只有在人与人的复杂社会关系中切身为他人考虑,为更美好的世界奉献自己的胆识、智慧,才能真正拥有个体的和群体的情感,获得真正的“爱”。而以无上宗为代表的以情感联结与责任共担为核心的“修真界共同体”,打破了“弱肉强食”的刻板逻辑与阶层分明的等级制度。这种共同体既非血缘亲情的延伸,亦非爱情关系的替代,而是一种更接近现代社会年轻人所追寻的、基于共同价值观与精神共鸣的群体归属。这些由故事传达出的价值探讨都体现出了网络文学对现实议题的回应能力。

此外,“去性别化”的主角形象塑造也是《且渡无双》的突出特点。作者有意模糊主角性别属性,她的性别是“女”,但在文中经常以“少年”来指代,又在师门内被称作“师叔”“师弟”,凸显其原来更常用来描写男性的潇洒、幽默、风度翩翩的特质,以及清醒、独立和智慧的品性。这种“去性别化”的人物塑造,与现实生活中年轻一代女性自我认知的拓展与演进相匹配。“少年”一词,承载着作者对至真至纯人性的神往与礼赞,它在此处无关性别,只关乎生命本身的鲜活与美好。

纸老虎

纸老虎

在纸老虎看来,真正的“拯救”是通过改变成长环境,引导人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主体意识,而非单纯的外部干预。因此,林渡在拯救“系统”安排的身边人时,也在重塑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自我完善。她坦言,《且渡无双》是自己入行后创作的第一部群像作品,在塑造人物时初期依赖“贴标签+制造反差”的方式,虽然直观但使人物显得扁平化,节奏上后期也出现了一定的“头重脚轻”问题。未来,她将更加深入地探索人物塑造、长线叙事的主线节奏控制,在每一部作品中精进自己,创作出更加丰满立体、具有感染力的故事。

朱钢在总结中表示,纸老虎《且渡无双》是一次修真文明与现代性之间的真诚对话,充分展示了年轻人蓬勃的青春力量,真切又深情地关注现实人生,有力地证明了网络作家关注现实、关爱人生的自觉性在加强,网络文学特别是强幻想类小说同样可以在文学和社会的双重层面获得更具质感的审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