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蒋述卓、陈继明、魏微、阿菩热议广东文学:新潮涌动,未来可期
来源:羊城派 | 孙磊   2025年02月21日08:37

2月20日-22日,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广东文学呈现了怎样的面貌和生态?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届、九届主席团主席,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蒋述卓。

蒋述卓:广东文坛在不断涌现新观念、新潮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新的写作潮流不断涌现,广东文坛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敏锐的时代嗅觉,积极回应并融入这些潮流,展现出蓬勃的创作活力与创新精神。

广东的长篇小说创作近年来表现突出,多位作家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新南方写作”更是成为中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像林棹的《潮汐图》描绘了一只很大的灵蛙,讲述它如何从澳门流浪到欧洲,最后洄游到南方,令人惊讶的是这只蛙竟可以说人话。

新的生活经验在带来文学想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学观念,这是形成“新南方文学”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方还有不少新生代作家,他们打出的是“科幻牌”。像王威廉、陈崇正等人的作品,也在全国科幻文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还融入了广东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广东科幻”风格。

还有新都市文学和新工业文学中所探讨的新的生活经验。比如吴君的《同乐街》描绘了城市经历改造、乡村变成城市以后,人们怎样从“二世祖”的“躺平”心态转向奋斗的心路历程。广东顺德有作家描写工业人在厨卫行业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创业史,这些作品都写得惊心动魄,代表着“新南方文学”的一种气质和新的思想观念。

清远地区的生态文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生态诗歌、生态188体育官方ios为代表的文学流派。潮汕地区的文学创作近年来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非虚构文学在广东的发展也备受瞩目。

总体而言,广东文学的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接下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进一步融合以及文学与影视、AI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我相信,广东文学,未来可期。

作为文坛生力军,广大作家如何看待广东文学呈现出的新活力与新可能?羊城晚报记者还采访了广东文坛几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快来听听TA们怎么说。

作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授陈继明:

广东文学的核心特质是开放包容

我来广东近二十年了,近十年主要转向长篇小说的写作,《七步镇》《平安批》《敦煌》《大声独白》相继发表和出版,这些小说有些是岭南题材,有些和岭南没有直接联系,但视野和观念,无疑受益于广东这片热土的滋养。

我以为,广东文学的核心特质是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交汇的“熔炉”。近年来,广东作协通过“深扎创作”“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等活动,鼓励作家深入生活现场,捕捉时代精神。为了《平安批》的写作,我曾在汕头挂职一年,完成了对侨批的深度书写。我的新作《大声独白》,故事发生在广州,内容有高度的现实感和紧迫性,表达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现代人的个体心理和生理问题,以及脆弱的个体和高速变化的时代之间的复杂关系。

深入生活,放眼世界,这种创作理念已成为广东作家的共同选择。老作家刘斯奋说,改革开放和人才汇聚,是广东文学的“两大富矿”。《白门柳》之后,众多作品都显示了既扎根地域又超越地域的突出特点,一方面讲好岭南故事,另一方面又主动把岭南故事融入中国故事中,显示了不俗的创作实力,都是对“两个富矿”的有力回报。

广东作协已设立多个深扎实践点,推动作家深入湾区建设第一线和乡村振兴第一线,“新南方写作”气象不凡,必将出现更多更好作品。

作家、广东文学院院长魏微:

广东文学会迎来真正的繁荣

我2005年来到广州,作为人才引进,一直待到现在。说起来,我在广州待的时间比在故乡还长。在广东写作这么多年,岭南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既是我书写的对象,也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这里有繁茂的植被,有市井的烟火,也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这些无疑都对我的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广东,不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学氛围,还有很多领先全国的文学平台,像改革开放之初就创刊的《花城》杂志,是南方的一面文学旗帜,更是中国文学的一扇“南风窗”。

2025年我在《花城》杂志开专栏:《她们在写作》。通过集中读一批女作家的作品,浅谈自己对文学、人生的一些个人看法,既是读书笔记,也是向她们致敬。在阅读她们的作品时,我常常被她们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所打动。

这几年女性写作成为文学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女性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探讨性别、家庭、社会等议题,展现了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多重角色与复杂情感。

广东这片热土,不仅经济繁荣,文化底蕴还十分深厚。在这片土地上,作家们汲取着丰富的养分,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广东文学创作现状可以说是多元且充满活力的,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现代生活的深刻反思,相信广东文学会迎来真正的繁荣。

作家、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阿菩:

广州已成微短剧海外输出中心之一

近年来,广东网络文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作家队伍不断壮大,爆款作品频出,产业链条日益完善,AI技术应用逐步深入,海外输出成效显著。

就作家队伍而言,广东网络文学作家队伍呈现出“老中青”三代齐头并进的格局。老一辈作家持续输出优质作品,中生代作家成绩稳定,新生代作家迅速崛起,形成了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这种结构不仅保证了创作的连续性,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网络文学近年来涌现出多部爆款作品,如季越人的《玄鉴仙族》、六月的《桃花马上请长缨》等,这些作品不仅在网络文学领域内取得优异成绩,还成功“出圈”,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这些爆款作品的诞生,既体现了广东作家的创作实力,也反映了市场对优质内容的强烈需求。

网络微短剧作为网络文学衍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广东发展迅速。广东在微短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桃花马上请长缨》等作品在热力榜上名列前茅。这种“一体两面”的创作模式,拓宽了网络文学的变现渠道,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东网络文学及微短剧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东南亚两大市场。此外,阿拉伯市场正在逐步开拓。广州作为微短剧海外输出的中心之一,与杭州并列为两大核心区域。这种海外输出的成功,不仅为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