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草堂》2025年1卷|马累:来炽烈的星光下(组诗)
来源:《草堂》2025年1卷 | 马累   2025年04月11日08:29

[立  春] 

立春日,陪父亲河边散步。 

我们绕过塌陷的野渡桥, 

遍地的枯草和藤蔓,河面 

结着薄冰,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反射着人间的寂静和苦难。 

在一处缓坡下沿,父亲坐下来, 

点着他的旱烟。他的周边, 

是一丛丛枯干的马齿苋。 

有没有一种诗歌,诠释我们 

正在经历的生活?如同 

这个天真的老人,就是他 

教会了我放弃,让我从 

对符号、象征、隐喻的玩味中 

下沉到黄河岸边的万物。 

让我得以从一个日渐崩塌的体系中 

重新回望底部的意义。 

我看见,那些附着于地表的微尘, 

已经与大地融为一体。 

而马齿苋枯干、光滑的茎, 

在夕阳下呈现金子般的黄色。 

我想在这种让人流泪的氤氲中 

回到童年。我想要回孩提时 

那个年轻的父亲,以及那时, 

坐在他的肩上,对世界 

发出的愉悦的惊叹。 

[春  天] 

春天像父亲放在 

壁橱里的那只老铝壶。 

经历了无数次火焰之后, 

终于在时光中彻底 

冷却下来,呈现出 

《诗经》般温润的光泽。

离家最近的这段 

黄河河面上光线柔和, 

略微带出雨雾的感觉, 

像母亲的脸。 

因为孔孟之风的 

庇护,我受教于一个 

悲慈的轮回谱系。 

这决定了内心河流的 

走向,它同时“与物为春”, 

并深陷神秘的“道”之 

记忆。 

因为我的真理 

大部分脱始于父母 

脸庞的幻影。它可能是 

涤亲溺器的黄庭坚, 

也可能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诗中的蝴蝶,从未

飞出春天的边沿。

[秋  天] 

那在秋天的大雨中 

和石头并列的人,他的 

内心也是石头。

河面上真理此消 

彼长,我已决定在 

生活中冒险。 

在一个雨泡里 

舍身饲虎,我遇见了 

牺牲的隐喻。 

在一张白纸上秉烛 

夜游,无赘、无敷、无衍, 

以修辞立诚。

那经历天地人伦 

之磨难的,必是诗 

和诗人。 

[霜降日再临河心洲] 

在踏入密林的一刻, 

乌鸦被我的脚步惊扰, 

骤然间从枝丛中四散飞出, 

嘶鸣着冲向天空。

来河心洲上忆史, 

其实是忆另一种命。 

裴说①的流苦, 

赵鼎②的孤忠, 

尹廷高③眼里的寂寂人烟。 

家国何曾不入诗? 

及至岸边的泥与土, 

遍地秋霜、鸦鸣阵阵。 

及至心里的暮云, 

青山与夕阳。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在这上天之水边, 

终于及至孔孟。 

多少命和运,在秋风中纠缠, 

在鸦巢边被反哺。 

在黄河边再次 

确认:我的故乡是杜甫, 

也是鲁迅和艾青。

注: 

①唐哀帝丙寅科状元。 

②南宋名相。 

③宋末元初诗人。

[星  光] 

在黄河边眺望多久, 

才能获得一片完整的 

星空? 

饱读多少诗书到深夜, 

才能拥有一根坚硬的 

肋骨? 

写下多么痛苦的诗句, 

才能让司南的铜柄指向 

真理? 

拂晓,大雪戛然 

而止。沉默发出白光。 

乌鸦送来失败的 

消息:跳了半生的心 

不叫良心,流了 

半生的血不叫 

热血。 

生活提升着 

悬崖的广度和深度。 

人间的赤子们, 

来炽烈的星光下 

教我! 

[无  名] 

冬月下午的黄河边 

爽朗清净。昨天夜里河面上 

刚结的薄冰在无形中加厚。

北风像经书里的诤友, 

持续送来古老的凛冽。 

我的面颊通红,竟有了 

焕新的渴望。过往的时日, 

多少有价值的事物 

莫名地丢失,又有多少 

还在生长,如这萧索 

但清新的旷野, 

如半空中正在酝酿的新雪。 

我想要的宁静全在这里, 

阳光照着树干上孤零零的蝉蜕, 

它背上细裂的开口处 

有蜿蜒的群山和火热生活的悬崖, 

以及时间的定数。 

在更遥远的时代,康德 

曾像它那样注视过星空, 

杜甫曾在暗夜里悲愤不已, 

一直到如炬的鲁迅。 

他们被一条隐秘的细线连接成星阵, 

像极了冰面上暗生的裂纹。 

我就要走到噙满泪水的中年, 

只有这条大河理解我 

重新生长的愿望。 

重新沉浸在广阔的安静里, 

走完无名的一生。

【马累,本名张东。著有《纸上的安静》《内部的雪》《黄河记 ( 节选 )》《聊斋手记》《向晚》 等多部诗集。作品多次入选《新华文摘》《北大年选》及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年度最佳诗选、 年度诗歌排行榜等。参加诗刊社·第 27 届青春诗会,曾获《诗神》杂志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人民文学奖、红高粱诗歌奖、艾青诗歌奖、山东文学奖等奖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