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武:家边的森林公园
来源:中篇小说选刊(微信公众号) | 陈武   2025年03月07日09:46

如果天气晴好时,我会站在所住小区的房间窗口,从几幢高楼的空隙处远眺,来观赏那片一望无际的森林公园。这一片绿,常常带给我无际的遐想,林子是何时形成的,四周的边界在哪里,林子里有什么样的景致,有哪些鸟类和其他动物类生存,都是我好奇的。有无数次,我想去林子里转转,待上半天,看看能发现什么。不知为什么,一直在想,一直没有成行。直到五六年前的某个五一小长假,我才揣着各种幻想和好奇,从草房路一侧,兜兜转转进入了森林公园。

这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树的品种五花八门,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这些树肯定不是什么名贵树种,但由于自由而散漫地生长,也呈现出各自曼妙的风姿来,每一棵树都值得细细去品鉴和欣赏。林下有各种路道交叉穿梭,向各处延伸。我不从路道上行走,专门选择偏僻的野生之处,故意像一只没头苍蝇,横冲直撞,走到哪算到哪。于是就看到头顶一朵白花的鸟,看到向树上爬行的青蛇,看到长尾巴松鼠,还会遇到河流和池塘,当然,也会无意间又走到了横在面前的路,从路道穿过,继续进入林子,又会遇到村庄的断壁残垣和陈旧的石桥,当然也会遇到人,有的和我一样独行,也有三两一伙或年轻的情侣,甚至还在河边看到几顶帐篷。

进入林子次数多了,我会想,这里该会发生一些故事吧?于是我便开始想象和发挥,《腾退地》《公交站台》《郊野公园的几个小场景》等小说便应运而生,另外还有几篇和郊野公园有着各种牵连的小说。《穿越郊野公园》便也在多次构思中逐渐成形。我曾在一篇创作谈中说过这样的话,小说就是胡思乱想和自圆其说的产物,但胡思乱想也是有依据的。有一次在郊野公园行走,途经一座桥时,远远看到桥栏上坐着一个女人,她不时地看我一眼,并没有要说什么的表示。我还担心地想,她要干什么?跳河自杀吗?走近时才发现,桥下的桥塘边有人在钓鱼,在钓鱼者的身边,还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禁止钓鱼”的警示语。我这才恍然,原来她是在为钓鱼者望风。看我不像是公园管理人员,才没有惊动垂钓者。这便是《穿越郊野公园》的原始动因,或者是原始素材。我在一次和朋友们交流小说创作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事件不是小说,材料不是小说,现象也不是小说。小说是众多原始素材的外溢。这些原始素材就像一堆凌乱的毛线,要找到一个引领的线头,顺着线头,再把毛线重新理顺,重新编织出新的毛线制品来,这件新的毛线制品,才是小说。小说就是从材料、现象或事件中找到正确的线头,或者说,从胡思乱想中找到自圆其说的办法。

可以这么说,郊野公园给我提供了一个场景,历次在郊野公园里散步时遇到的奇闻趣事给我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然后完成这部《穿越郊野公园》。谢谢《中篇小说选刊》的编辑朋友,我会铭记你们给我的鼓励,更加努力去探索写作的奥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