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当代乡土小说之美
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乡土中国发展历程积淀凝炼的丰富史诗,也是伴随着乡村社会现代转型应运而生的乡土书写。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乡土文学现象复杂,思潮更迭,作家云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与之相应,乡土文学研究队伍异常庞大,成果亦是极为丰富。这其中,贺仲明教授的乡土文学研究可谓卓尔不凡,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价值。贺仲明在乡土文学领域深耕多年,卓有建树,继《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和《乡村伦理与乡土书写》两本专著之后,他新近又出版了《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该著既是作者对前两部著作的回应和拓展,立体建构了其乡土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体现出开阔的整体视野,又是对乡土文学既有研究视角的突破和超越,其对审美维度的强调,推进了乡土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研究格局与学术气象。
作者对20世纪初期至今超过一百年时间的文学流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国乡土百年的历史进程,在乡土小说中全面折射出来。全书以细腻之笔勾勒出历史流变的乡土图鉴,以敏锐之笔触及乡土发展生发出来的各类主题,赋予其乡土小说研究透视般的历史纵深感。乡土文学的谱系赓续和发展变迁有其外力与内因,关涉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复杂因素,无论是对乡土文学作史的梳理和理论建构,还是对作家作品的个案分析和文本细读,都或多或少需要兼顾上述复杂因素,《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集中于审美研究,虽以审美作为研究线索和贯穿角度,但也没有孤立地谈审美的形式,而是在综合因素之中突显审美。正是在这种整体视野下,当代乡土小说的审美变迁既波澜壮阔又委婉曲折,赋予了审美研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突出的学术价值。
审美维度的研究为当代乡土文学研究带来了全新格局。在作者看来,文学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特性是美,文学研究也绝对不能够忽视审美。正是基于这一学术洞见,全书独辟蹊径,从审美视角具体考察了当代乡土小说美的形态、美的观念和美的艺术表现。作者不仅对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流变、审美形式的流变以及乡土小说的地域性问题、方言问题、大众接受问题等作了精当论述,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美学风貌也作了细致分析。这种审美分析的独特意义,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样,不仅能够促动学术界对乡土小说审美问题产生更多的讨论和关注,使乡土小说审美理论能够更系统和科学,同时还能够影响到乡土小说的创作界,启迪作家们创作出具有更高审美品质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