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洱《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写作是一种对话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03月18日15:32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3月16日晚,“写作是一种对话:李洱《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新书分享会”在北京SKP RENDEZ-VOUS举办。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作家、《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作者李洱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樊迎春主持。

《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是李洱的最新文学笔记,以批评者之姿态贴近、观察文学现场,以写作者之本能参与、表达文学现场。全书共分三辑,辑一、辑二着眼当代,剖析、解读同代人的创作,既包括对汪曾祺、史铁生、张洁等逝者的追念和回忆,也涵盖对莫言、格非、张炜、梁鸿、何向阳等同道的评论;辑三则回归自身,集中展示了作者的个人阅读兴趣和创作经验,譬如读经典、悟文心等。

将当代文学场域汇入人类的精神、文化历史中

韩敬群认为,李洱作为中国当代优秀的作家,接续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悠久、非常卓越的传统。“中国文学史上,一流的作家往往也是一流的批评家。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李洱并非简单接续中国文学史传统,而是让这份传统带有自身的智慧与才华。他能非常精准地写出不同年龄的作家身上所具备的才华及原因,且饱含惺惺相惜之情。”

张清华与李洱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他感叹于李洱的博闻强识与一专多能,并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场域中,李洱是位特别的作家。“这本书的书名叫作‘超低空飞行’,而我看到了一种‘超高空飞行’。批评家需要在文学现场处理各种文学现象,但好的批评家一般不会只满足处理当下,还要到‘万米的高空’获得更高远的视角,把当下的文学场域汇入到人类的精神历史、文化历史之中,这才是一个好的批评家所做的工作。”

梁鸿表示,《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作为一部随笔,非常好地呈现出了李洱“有趣”的那一面。“有真正的趣味是不容易的。李洱的小说是他严肃灵魂的呈现,而随笔则是有趣灵魂的呈现。读他的小说需要做充分的准备,但这本书可以拿起来就读。书中写到了很多人,李洱的表达方式虽然信手拈来,但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李洱提到了本场活动的主题——“写作是一种对话”,他认为,对话对于当代文学十分重要。在中国的语境中,小说创作抑或对文学的阐释,从对话的角度出发,便具有了一种区别于西方语境的现实意义。谈及文学批评写作,李洱表示,从来不敢自称为批评家,因为成为学者、批评家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而自己只是写了一些真实想法,以及自身对中国文学的诉求。

拥有一颗温柔的心

在分享中,李洱提及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与兰波的诗歌《奥菲利娅》的创作过程,并且延伸到自己创作《超低空飞行》的经历,“我在对文学的考察过程中,会试图把作品放进一个宽广的谱系中考察、衡量其价值,看看作品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同作者在不同作品之间,写作经验的差异。这也意味着写这样的文章过程很艰难。希望自己能写出对当代文学的真实看法”。

梁鸿认为,在《超低空飞行》中,李洱呈现出了温柔一面,比如他写史铁生、张洁、何向阳等作家的文字,让人动容。在创作小说当中,李洱很严肃,但在这本书中他却是温柔的,甚至有点忧郁。一个真正思考的人总会有些许忧郁。“他在书中提到很多我们熟悉的人,能感受到李洱对笔下每个人的温柔,以及,有点肤浅地说——他的爱。他为自己所书写的人树立了各种鲜活的形象,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强烈感受。”

韩敬群提到了一个将他“击穿”一下的小细节,程德培说李洱“在严肃的前额下,有一张嘲笑的脸”,他读到这句时,在后面标注了另外一句话:“和一颗温柔的心”。他确实在李洱的字里行间,看到了这颗温柔之心。书中引用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默提到J.M.库切时的细节,认为J.M.库切的小说“优雅倒是挺优雅的,但却没有深厚的情感,没有爱,只是写到死去的流浪狗的时候才露出那么一点点感情”。戈迪默在否定的基础上,看到了库切的温柔。李洱又通过引用,不经意间将读者温柔地“洞穿”了。

在活动的最后,借读者提问的机会,张清华对“文学批评”的概念做了升华:“今天的活动题目是‘写作是一种对话’,批评更是一种精神的对话,是对作品加以理解的同时,对人的进一步想象。行间为批,起首或文末的大段文字为评,这就是批评的本来含义。真正作为一种精神劳动的批评工作,并不是武断的否定,而必须是悉心的理解和认真的对话。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你就是一个合格的读者。任何一个好的读者,都是潜在的批评家。”(活动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与会人员合影

与会人员合影

作者简介 李洱,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等。《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应物兄》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阿拉伯语等在海外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