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落日前抵达》创作谈:荒野夜游
来源:收获(微信公众号) | 李嘉茵   2025年03月18日09:20

起初,我并不知道这篇小说理应抵达何处,一个含混的念头,生于数年前,它莽撞上路,徘徊踉跄,间歇地迷失于中途。其间,我去过一次黄河石林,5·22山地越野事故发生后,景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不甘心就此折返,我登上公路沿途的矮山,在高处俯瞰黄昏时的砂砾岩景观,无尽叠放的金红色岩柱,如上帝手底的棋盘。这里和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完全不同。我想象自己在其中行走,是空间层面的位移,也是在时间丛林中的穿行。

行走过程中,滨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一种无意识的、属于夜晚的记忆,始终跟随着我,搅扰着现实中的时间。时间流速极快,不再以时或日为单位,而是以周、以月。有时,一个自然段,分散在几日内完成,这几日便短促得像词与句的间歇。重现过去的记忆,描摹时间的原初形貌,呈现其流动轨迹,是我试图在文字中达成的,讲述不再遵循线性时间延展,记忆在空间维度任意穿行,记忆的碎片不断闪现,伸缩,旋转,时间连续性被不断切割和穿透。滨不断沉湎于过去和幻象,经历着记忆的损毁与溯洄,最终抵达时,像从一场夜晚的梦境中惊醒过来,回味着落日的红色,喘息片刻,很快会进入一场更加遥远而开阔的梦境。

很多时候,写作就像一个人的越野跑,自负重,自导航,自己做裁判,自己为难自己,危急关头,自己援救自己。向左,向右,上坡,下坡,转弯,爬升,完全取决于作者的经验判断和路径选择,通往终点的道路不计其数,关键要跑得流畅自如,有持久的耐力和丰富的技巧,会呼吸,会换气,会停歇,会冲刺。即便如此,跑错路径、迷失方向、停滞不前的挫折失意,也同样难以避免。所幸行至终途,偶尔闪现一两点目光,化作坚实支点。

为取到一个更合适的小说题目,我和编辑吴越老师一起推敲了很多个夜晚。我为那些落选的小说名建立了一个文档,像一个小小的容器,盛满纷纷落叶。“落日前抵达”,她为我递来最后一片叶子,像一句温和的祷告。我放松下来,越过终点,就此结束了这场荒野中的跋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