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2025年第3期|陈应松:我提着火钵,像提着一朵花(组诗)
泉边小坐
我半生的风霜叠加成一泓山泉
在石缝中喁喁私语
从大地深处运往人间
你听不到,生命的流水
是何等透明
心中轰响,双眼寂静
七月山里
我在山里,比你们早一天
抵达清风、明净和凉意
来不及回避苔藓的湿滑,崴了下脚
好像很远,可距离星空和森林
刚刚好。那些被放逐的萤火
被撵向高寒的虎豹和狮群
在林子里若隐若现,闪闪发光。
小 寒
雪断了路,也断了目光里的消息
小寒是一个节气,也是寒冷
是最冷的三九
树,水,野兽和人,都得忍着
在旷野上
寒气漫卷,我的身上有冰凌的味道
我的执念跟一颗芽苞暗接着
它是最先从齿萼报春花上钻出的春讯
活着的人喜欢春色
而冬天却很漫长
我在最寒冷的地方写这首诗
句子,比一滴水的封锁更沉重
是生命中纠缠你最无耻的季节
小寒有什么意义
鹤在北风中长唳,一头狼
瘪着肚子在森林里踽踽独行
像一个在课题中迷失的教授
许多水告别了流淌,许多花朵和鸟声
成了往事
山冈与峡谷莫名喑哑
怀有春天和诅咒冬天是一种情绪
我提着装有木炭的火钵
在神农架,它叫火伴
火伴火伴,我提着你
像提着一朵花,一个恋人
再平庸的生命,心里也有弯弯曲曲的春天。
落羊河
水说话。一夜水声如雨。
娃娃鱼像少年在呼唤。还有麂子
那么深静的夜
它们的叫声像咳嗽
那么深远的河水
拨开几百里石丛赶路。
山崖的月亮一忽就没了
碓窝垭的狗一阵一阵地叫
林子响动。弯弯曲曲的水
像月光一样爬出来
在梦中,水声果如暴雨
整整一夜。又一夜。又一夜。
从前很久的水声
一定跟今天一样,涨满山谷
汩汩生长跳跃,刺破大地
隆 冬
忧郁的大地
树叶在送别
熊做着遥远的梦
雪在空气中颤抖
一只鹰飞过岑寂的森林。
除 夕
火塘。腊肉。果酒。千山暮雪
鹎鸟。斑鸠。竹鸡。红嘴蓝鹊
松针铺地,抱膝长吟
这宠幸的时光,我身体打盹的一部分
温暖的胡髭,仿佛火焰
火焰。火焰。啸叫的神灵
感谢天地假寐,春色渐起
巴山冷杉屹立在山尖风口
像远古的武士,长夜的行者
一段被寒冬掠走的壮丽传奇
星光默立,黑暗被狙击
野猪刨冰,夜兽踩落悬石
瀑布如狼群呼嗥而过
林中的鸟翼,似妮子的发辫
我真想制造一具箭竹的雪橇
滑向星空下的雪野深处
一片白
一片白
一片白
什么都逃不过今晚
爆竹一声,新桃换旧符
一杯酒,一朵花……
雨 水
终于
雨水滴落
天空中挣扎的囚徒
是子归声中砧板上走下的影子
飞翔或者奔跑,由此展开
季节的逻辑是:有冰封
必有雨水,像眼眶中滚滚而出的圣物
因为感激,类同悲悯
我不想看清更远的地方
还有什么比更远而来的雨水
让人目光短浅而幸福?
敲窗的雨。禽兽的呻唤。无畏的土地
繁忙的旷野。咕噜咕噜的风
这些混乱的字眼如笋拔春响
凶猛的泥石流和动物倾巢而出
接下来,故土新欢
狂暴的舔舐之声,温热的隐士
铺天盖地疯长的荆棘
刺杀着森林深寐的幽灵。
惊 蛰
积雨云如群匪出没
去年的松果发黑,而树脂麇集,闪闪发光
野樱花凋落殆尽
叶子们争相澎湃
我将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
静默(也许是倾听)
天空和土地里沉睡的精灵
一个个从遗忘中醒来,生龙活虎
搏斗、撕咬、交配和野蛮的叫嚣
充斥在硫磺滚滚的山谷
我想起死去的树叶,以及迷失在雪山的呼号
想起那些和冰凌一起透明的躯体
星空的默哀,以及不甘
雷声隆隆。这场雨
像黑枭横过森林,暗无天日
野狼突然现身,火光奔跑
它们潮湿诡异的呼吸
注定是这个季节的生机。
见 闻
一只金龟子。一只凤蝶
一只翅展五厘米的大蚊
它们只负责美,不吸人血
云彩很闲,夜很深
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很孤独,像一头迷路嘶叫的兽
窗外水声朗朗,我睡在英雄之侧
梦见了狮子
声 音
松壑。奔跑的云雾挂在悬崖上。一面旗帜
我看见像牙齿一样的群峰浮出云海
这已经是第二次。黑暗的深谷里
长满了喉咙、饥饿和愤怒
我不能苛求它。我爱倾听
这是我如此之近听群山哭泣和发怒
寒潮来临。我在这里
独自经受,一声不吭
鹰 们
鹰们是一个种群。它们飞得很高
常常被太阳之芒万箭穿心
天空没有霸主
黑卷尾和伯劳不怕它们
如果你保持警惕
风是最好的猎手
所谓英雄是因为孤独
群居的鸟都不值一提
你在出现的时候才存在
因为天空高大
能飞最远的东西才显渺小
一个点,远空之上
一再消失,就像卷走的一片树叶
一再写鹰
就像酝酿了很久的一个
寻人启事。
冬 行
全冻住了,包括声音
包括泉。鸟叫。摇晃和拍打的枝叶
嘴与喉咙
冷杉站在路上,傍着鬓霜
松毛吐着白色的雾,酷似
半插皮鞘的剑
我终于赶上这片白
像熊在洞穴中的梦
它把自己的希望挂在雪崖
越过一只鹰。多年以后
我行走的声响
在一句紧咬的话里
解冻
【作者简介:陈应松,湖北公安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黑熊山谷》《看见》《天露湾》《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188体育官方ios集、诗歌集等一百四十余部,《陈应松文集》四十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三卷。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全国环境文学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十月生态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曾任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湖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