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构思精妙 心态温暖——读《归途旅行团》
来源:雨花(微信公众号) | 贺绍俊   2025年03月20日09:27

《归途旅行团》是一篇构思精妙却又令人感觉完全是生活自然呈现的小说。作者王忆显然懂得短篇小说创作的机巧。短篇小说不以故事性见长,也许是一个生活片断,一个作者捕捉到的情绪,或一个审美意蕴,便成就了一篇短篇小说,因此我把短篇小说视为衡量作家文学水平的标尺,同时我觉得短篇小说就像是一块磨刀石,作家们在短篇小说的写作中能够不断磨砺自己的文学性。

这篇小说的成功就在于王忆敏锐地抓住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这个生活小片断来自人们使用的手机。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如果不熟悉手机上的操作也会制造麻烦。比如通过微信发送电子车票,屏幕上只能显示一张车票的信息,这时需要上下滑动屏幕,才能显示出另一张票的信息,可是如果我们不熟悉这一操作,就可能会找不到另一张车票的信息,这就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麻烦。我们也许都遇到过类似的麻烦,当摸索到操作方法,麻烦解决了,我们也就不会再去想了。王忆则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这样的小麻烦点燃了王忆的小说灵感,从而演绎出一篇精彩的小说。小说一开头就是在手机上找不到另一张票,这让上了高铁进了车厢的老郭头与王艳玲这老两口慌了手脚,他们一赌气就不坐高铁了。接下来的构思也很巧妙。正犯愁怎么回家的老两口,被旁边的一辆旅游团的车所吸引,这辆车的目的地正是他们的城市,他们经不住导游的花言巧语,就报名加入了这个旅游团。因此小说的标题就叫“归途旅游团”。王忆的叙述很生动,把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如一开始老郭头与王艳玲的慌乱、焦急,老郭头发现只有一张票时对王艳玲弟弟的愤懑,以及王艳玲既想为弟弟辩护又觉得自己理短时的尴尬,都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准确地传递出来的。当然还有一点是很可贵的,这就是作者王忆的写作心态,她是怀着一种体贴和关爱的心态去对待小说中的人物的,这使得小说的叙述浸透了一种温暖的情绪。文学的感染力往往就是这样作用到读者身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短篇,不需要说什么理论、发什么感慨,就因为作家的心态,会让小说像阳光一样照亮人们的心田。

短篇小说既然篇幅短,就要求作者剪裁得当,用心专一,一篇小说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小说《归途旅行团》本来是要集中在老郭头与王艳玲老两口身上做文章的,但故事情节发展到旅行车上后,又多出了另外三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姐妹俩陪着老大哥出来旅游,而这条线索似乎把小说的用力分散了,然而,王忆将这条三人线索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放在协助讲好老郭头与王艳玲的故事上,这样就会让力量成倍地增长。小说有意将这三人作为对比对象出现,他们出来旅行充满了亲人间的相互关爱,一路上他们的孩子还不断打来电话关心叮嘱,老郭头听到后更加对妻弟生气,王艳玲也更加为难尴尬。有了这一番铺垫,等到后来弟弟打电话来时,小说就产生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