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AI时代如何用文学唤醒孩子的表达力?专家这么说
来源:羊城派 | 何晶   2025年03月27日08:46

近日,以“课本里的北京,生活中的阅读——百年北京文学中的语文素养养成术”为主题的分享会在北京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欣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主编张莉,古典文学硕士、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梁琦围绕“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丛书,开启了一场文学与教育的深度对话。

从观察力到感受力,再到表达力

作为“百年文学中的北京”系列丛书的主编,张莉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展现百年以来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变迁,并且能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188体育官方ios是基于我们真实体验的文体”。在张莉眼中,《188体育官方ios中的北京》是一百年来所有的作家在一起进行同题作文,共同讨论如何理解北京,以及北京为何如此迷人。

张莉认为,188体育官方ios的魅力在于其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信息量。“情感能量是说一个作品有没有让我们动情动心,我们看待世界、理解生活的角度,有没有因为这个作品发生变化;信息量则可以拓展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这直接表现在作家对名词的运用上。”名词的准确使用,正是作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受的体现。

“当我们读一篇经典188体育官方ios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作家的表达力,他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透过表达力我们看到的是作家的感受力,他对生活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透过感受力我们看到的是观察力,他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北京的生活、观察我们身处其中的这座城。”吴欣歆也强调了观察力以及“名词”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我经常跟学生说,不要试图用一大堆形容词去描述要做的事情,用一个最精准的概念去概括,读者就能知道你要说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从观察力到感受力,再到表达力的写作训练过程。”

而在《小说中的北京》中,读者可以看到北京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以及他们笔下的北京所呈现的不同气质。张莉认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北京的历史和文化,还通过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手法,呈现了北京人的精神气质。

关于《诗歌中的北京》,张莉特意挑选了一些和日常生活紧密连接的作品,“诗人们理解的诗性的瞬间,其实更接近于普通人。而诗意是需要提炼的,我们需要深入的思考,但我们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梦幻的、甜蜜的诗意。”

AI时代的深度阅读:从碎片化到升维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学生沉迷于短视频,阅读呈现出浅表化和碎片化的特征。针对这一问题,吴欣歆强调了“升维阅读”的概念,即阅读观念的提升。

吴欣歆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虽然带来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但学生可以通过升维阅读,提升观察力、感受力和表达力。“这个时代就是碎片化的、多模态的、各种媒介都在辅助阅读,谁都无法改变这个趋势,那我们索性沿着表达力回溯,去发现感受力和观察力。我们无法直接看到作者身处的世界,但我们可以去看他笔下描述的世界,去思考为什么他会写那么多的名词,而自己却只能比较模糊地概括一个场景。这是我们要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升维阅读、升维写作的过程。”

在文学创作方面,人的创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此,梁琦认为:“虽然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可能文采华丽,语言很美,但它在情感碰撞和思维逻辑上,仍然不如人的创作,这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的原因。”

梁琦说,无论是学生还是普通读者,在阅读时都可能会陷入“无效阅读”的状态。“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阅读一部作品是想知道更多还是体验更多?还是因体验而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样深度的阅读,必须由那些优秀的、经典的、富有魅力的文学作品来承载。”

张莉认为,人工智能阅读无法代替人自身的阅读体验。“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们文章的观点,但我们阅读时不仅仅是提取观点,还要深度理解这个作品的思路。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们游泳很好,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但是游泳本身带来的海水的冰凉、身体的抽搐,包括我们在水里的愉悦感和畏惧感都是需要自己去体会的。” 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张莉建议小朋友先培养阅读兴趣,青年人则应挑战有难度的深度阅读,警惕短视频等流量文化对注意力的控制。

图片丨主办方提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