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作vs经典,接连激发舞台活力 近一周内申城主要剧场和演艺新空间有近20部舞台剧同期上演
来源:文汇报 | 王筱丽   2025年03月29日09:19

“浦东、浦西两边都在演出,全城《暗恋桃花源》。”在经典版《暗恋桃花源》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结束后,演员黄磊动情地与台下观众分享。在浦江对岸,《暗恋桃花源》纪念版3月份的演出季随后在徐家汇的上剧场收官。

这个春天,浦江两岸共享舞台的魔力:安福路上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主打“国际范儿”,改编自卡夫卡同名小说的舞台剧《变形记》与英国经典闹剧《糊涂戏班》一正一谐;位于潮流前沿的西岸大剧院迎来《璀璨夜——音乐剧明星GALA》;诗歌音乐剧场《世界的约定》抵达黄浦江畔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据记者统计,近一周内,在申城主要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就有近20部舞台剧同期上演,丰富着观众的视听感受,也为城市的文商旅联动注入新活力。

剧场与商场互动,一场演出带来多重享受

周末晚上六点半不到,徐家汇美罗城5楼的多家餐厅门口已有顾客在等待。一家餐厅经理告诉记者,每逢遇到上剧场的演出日,店内的客流量可以提升两成左右。2月底至本月中旬,《暗恋桃花源》各版本及公开招募的“大会演”共20场演出在上海举行,仅上剧场就吸引了观众近8000人次。9年前,华人戏剧家赖声川将自己的专属剧场选址在美罗城5楼,就是希望这处位于市中心商场的剧场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中,与爱看戏的观众第一时间在此交流。

如今,剧场与周边商圈互动越来越频繁。《剧院魅影》《悲惨世界》《汉密尔顿》《六皇后》……作为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之一,《璀璨夜——音乐剧明星GALA》这两天来到西岸大剧院。艾米·阿特金森、本·克劳福德、梅根·皮塞诺、尼克·鲁洛以及辛迪·温特斯等全明星阵容为上海观众带来脍炙人口的曲目,横跨百老汇与西区的经典与现代佳作。正逢樱花盛放,毗邻剧场的GATE M西岸梦中心的樱花季正在举行,赏完樱花再观剧,不失为一场“美丽邂逅”。与此同时,为配合西岸大剧院的开幕,西岸梦中心的多家餐饮百货商户参与联动,观众可凭当日观演凭证享受消费折扣与赠品,让一场演出带来多重享受。正如西岸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所言:“艺术从不止于观赏,而是每个人参与共创的生活提案。”

当代视角重新解构,经典文本从未过时

萨克斯的悠扬音色从舞台后方传出,爵士乐的即兴自由与剧情的起伏相互融合,宛若一场1968年伦敦演唱会的live。本月,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英国导演保罗·加林顿执导,焦媛、刘炫锐、张玮伦、刘啸尘联合主演的舞台剧《彩虹的尽头》在茉莉花剧场完成该剧中文版的中国首演。

作为英国编剧彼得·奎尔特的国际成名之作,《彩虹的尽头》以尖锐的笔触叩问娱乐工业的残酷法则,自200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首演后,足迹遍布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和世界各地的主要剧院。该舞台剧聚焦好莱坞传奇明星朱迪·嘉兰,镁光灯下的她时而以《飞越彩虹》唤醒观众对《绿野仙踪》少女时代的集体记忆,时而因戒断反应在后台颤抖……舞台与现实的割裂,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明星”身份的双重枷锁。此次中文版的女主角,由中国香港舞台剧领域的标志性人物焦媛饰演,她不仅精准捕捉了朱迪标志性的嗓音、姿态和舞台魅力,更深入挖掘出了这位传奇巨星内心的脆弱与挣扎,细腻动人又充满力量感的表演和演唱,让观众在笑泪之中再一次被人物的辉煌与悲怆所震撼,也提示着——朱迪的困境从未过时,当流量与资本裹挟艺术,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警世寓言。

异曲同工,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上演的舞台剧《变形记》以当代视角重新解构卡夫卡经典作品。英国导演里奇·鲁斯克领衔跨国团队,通过主人公的“变形”,不仅探讨了异化与身份的主题,更试图以“非语言叙事”展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剧中,演员以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替代传统台词,将主人公从“人”到“虫”的异化过程撕裂成具象的疼痛——扭曲的关节、痉挛的肌肉、在管道中爬行的脊椎,每一寸身体的变形都是无声的控诉。“当格里高尔无法再以人类语言沟通时,我们选择让剧场本身成为他的发声器官。”里奇·鲁斯克说。有观众感慨:格里高尔的甲壳从未真正消亡,它只是化作千万张现代人的生存面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