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蒙:生机勃发与沉潜蓄势 ——2024年江苏儿童文学创作综述
2024倏忽而逝。回望这一年,江苏儿童文学创作花园里,儿童小说、童话、188体育官方ios、图画书、儿童诗等各门类艺术植物蓬勃生长,呈现出多元丰富、亮点纷呈的蔚然景象。
一、深入现实的童年书写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根基,儿童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现实主义。在童年生态发生变化的今天,如何艺术化呈现当下现实的童年生活、如何恰切反映儿童内在拔节式成长的印记,是摆在儿童文学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祁智的长篇儿童小说《方一禾,快跑》交出了一份江苏儿童文学的答卷。谈凤霞教授评价此作品“是一部突破自己、别开生面的力作,行文结实,笔致醇厚,情意饱满,感人至深。这是一部值得细读、也经得起细读和反复品读的好作品。”当一个敏感又自尊的男孩在家庭遭受重大变故,失去父爱的同时还要照顾患病卧床的妈妈,为了应付左支右绌的日常,他不得不逼迫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奔跑,以稚嫩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濒临坍塌的家庭。而在他所不知道的地方,来自学校、小区、社区等各界的力量一直在默默关注、守护着他。在小说的后记《生命如歌》中,作者讲述了这个形象的原型是他三十年前采访过的一个小女孩,她的经历被艺术化地呈现在小说中的男孩方一禾身上。“三十年来,我没有一天不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始终没有动笔,就一个原因:不忍心。三十年来,我没有一天不在准备写一部长篇小说,就一个原因:不甘心。三十年来,我一直有意识地采访学校、家庭、孩子。我获得了更多的故事,也在获取动笔的决心。”作者的这番剖白道出了他对童年遭际人生变故的深切关怀,对承受苦难孩子的怜爱与尊重。在作者心底酝酿三十年的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儿童文学如何处理童年生活突如其来的创痛与困境,如何引领儿童承受、抵抗与突围,如何呈现少年成长隐匿的艰辛与自强,如何朝向明亮与晴朗,摹写出理想童年之境。
郭姜燕在2024年出版多部儿童小说与童话,其中长篇儿童小说《奶奶的玫瑰园》关注得抑郁症的老年群体,小说以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美好传递给儿童读者。徐玲的长篇儿童小说《爸爸变成了一只鸟》关注亲情陪伴与孩子的内在成长,充满温情与力量:小说里的爸爸是个“蜘蛛人”,他在城市的高楼外爬上爬下,把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每天早晨,李小瓜和爸爸分别时都会提醒爸爸注意安全,可爸爸还是出了意外……在经历了等待、重逢和离别之后,李小瓜终于明白,没有谁能永远陪着谁,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而他从爸爸那里得到的爱与启示,成为他受用一生的宝藏与力量。石若昕的儿童小说《住在冬天的姑姑》通过讲述得渐冻症的姑姑走进女孩知南的生活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朝夕相处中,姑姑赢得了知南的尊重与爱,妈妈和外婆对姑姑的关心照顾也让这个家庭更加融洽而温暖,一起迎接后面的每一个冬天。这是儿童小说领域一部让人感到温暖的女性群像作品。刷刷的《一树阳光》从男生马一飞的视角,展现了一位懂孩子、懂教育、敢于大胆探索的小学校长形象,是一部深具教育价值的儿童小说。殷俊的长篇儿童小说《夜晚的秘密》和《平凡女孩的剧本》聚焦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家庭、心理和教育等问题,将儿童成长与教育现实相结合,展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将“爱”的理念融入其间。任小霞的系列校园小说《一年级欢迎你》,关注新入学儿童的心理适应与社交等现实问题,用文学的方式聚焦特定阶段的童年生活与成长。曹延标今年在杂志陆续发表《藏在故事里的作文课》系列,将语文教育与小学校园生活巧妙结合。
本年度,在短篇儿童小说领域,马昇嘉的《妈妈唱歌我弹琴》、韩青辰的《猫眼石》、邹凡凡的《图书馆侦探》、田俊的《局部抒情》、朱云昊的《张鲸鱼要做大事》、曹云娣的《字是什么》都各具艺术特色,呈现了多样的童年生活与少年形象。
二、开阔视野下的主题创作
在原创儿童文学成为少儿出版主流的当下,主题写作已成为原创儿童文学的主脉之一。展现时代风貌、讲好中国故事,也是江苏儿童文学作家不断书写的方向。他们不仅视野开阔,同时也讲求意蕴与审美的表现。
从《大水》《霓裳》到《梨园明月》,从《乘风破浪的男孩》《我的老师乘诗而来》,再到新作《会发光的声音》,近年来,赵菱的儿童文学创作视野开阔多样,并“有意识地探索‘有根的写作’,把创作的根牢牢扎进中华文化、中国现实与中国精神的土壤之中,这使她的作品气质不凡,自成一格”(出版人海飞语)。本年度,赵菱的长篇儿童小说《会发光的声音》聚焦红领巾讲解员这一群体,南京与拉萨两地的少年通过“空中课堂”结缘,又在演讲比赛的过程中相知相识,作者从“声音”这一独特角度切入,以开阔的时空视野,在文本中架起汉藏孩子交流的桥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得到生动直观的呈现。小说中还融入大量风景、风情与风俗的描写,既有烟火气又有人情味。
胡继风今年出版了三部长篇儿童小说,分别涉及抗美援朝、拥军优属及乡村振兴等主题,跨越不同的时间、地域与群体,展现出作者宏阔的创作视野。《鸭绿江来信》以宿迁籍志愿军烈士李征明在战争前线给妹妹等家人手绘家书这一故事为原型,细腻地描绘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亲人与家乡的爱与思念,生动再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与意志。《云朵上的爸爸》通过对军嫂、军娃的生活描写,展现出当代军人、军属牺牲奉献的精神,以文学的方式体现拥军优属的家国情怀。《在梦想的田野上》则紧扣乡村振兴主题,通过燕子和女孩的视角,讲述苏北农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发生的巨变,讴歌新时代农村干部群众不折不挠的追梦精神和奋斗精神。
在少儿主题创作领域,作家刷刷不断深入生活,始终在探寻新的书写方向。从表现自闭症孩子生活的《向日葵中队》,到反映科技少年逐梦的《星光少年》,她的儿童小说创作呈现了对童年生活和孩子身心成长的关怀。刷刷的长篇新作《星光少年》是一部向科学、向科学家致敬的儿童小说,也是一部关于青少年科学教育的作品,通过“科学”这条主线,串起了少年王子坤的家庭、校园与社会空间,展现了爷孙、父子、师生、同学等不同群体之间的爱与理解,全方位立体呈现了当下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徐玲的长篇儿童小说《橘光》采用双线叙事手法,一方面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讲述志愿服务的丰富内涵和感人故事,展示少年从服务对象一步步成长为小义工的生动经历,致敬生命的善良与坚韧;另一方面通过描写少年曹向阳和同学一起专注科技小发明,不断尝试攻克难关,反映新时代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勇于创造的可贵精神。作品通过书写志愿服务与科技活动中的动人故事,深入聚焦新时代雷锋精神与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朝向传统与地域的文化书写
江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及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使江苏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独特文化韵味,也让儿童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独特文化魅力。
作为一位求新求变的实力派儿童文学作家,在倾力创作童话的同时,王一梅也在长篇儿童小说的创作上努力着。继出版“乡愁里的童年”三部曲《合欢街》《校长的游戏》《童年的歌谣》后,本年度,在其创作30周年之际,王一梅推出了长篇儿童小说《茶乡少年》,这部作品融合了少年成长、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生态与自然、乡土文化等主题,意蕴和内涵丰厚。小说以苏州太湖湿地为背景,通过两个不同时代的茶乡少年的成长命运,来展现吴地人民在乡村生态保护和传统制茶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部兼具江南水乡动植物学知识与赓续传统文化书写的温情之作。王一梅说,“苏州的自然和文化场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州儿童文学的美学格局……苏州儿童文学作家需要不断深耕本土。”《茶乡少年》正是这样一部深耕苏州本土文化的实践性作品。
顾正宇的长篇儿童小说《一水绕城南》将带着温情与诗意的南京城呈现在读者面前,下关江岸、秦淮河、中华门、夫子庙、清凉山……将老城南和云朵般柔软的童年时光镌刻在字里行间。张寄寒的儿童188体育官方ios《童年桥的故事》,在回望童年的书写中,氤氲着江南古镇水乡的浓郁气息。
刷刷在长篇儿童小说《茶园笙声》中,通过男孩鲁小阮与姐姐鲁小灵的视角,讲述茶农爸爸老鲁种茶、制茶,开拓生态茶园的故事。与此同时,作品也展现了鲁小阮参加笙乐团,在乐团团长雷先生带领下,将民族器乐演奏传承发扬的少年成长历程,寄托着对家国情怀与传统文化的热爱。
由王祖民和王莺绘的图画书《泥老虎》《有什么东西我买不来》,浸润着乡土中国的民间智慧,铺展出淳朴良善的民俗生活图景,引领着读者完成一次愉悦的精神返乡之旅。由姚红担任美术主编的系列图画书《中华文化绘本·好玩的游戏》和《民间故事精选图画书》,不仅以中华传统游戏、中国民间故事为蓝本,还吸收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如剪纸、青花瓷、农民画、皮影、年画、木刻等民间艺术瑰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四、边界拓展的创新性书写
近年来,江苏儿童文学作家在题材与体裁上不断进行着尝试与创新,对前沿科学与未来技术的密切关注与深度思考、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呈现与弘扬,也在江苏儿童文学创作中不断留下印记。
新时期以来,黄蓓佳的儿童文学创作不仅高产,也高质。她的儿童文学创作并不囿于某种体裁、题材或范式,她一直寻找的是如何将文学性、故事性与儿童性融合为一的表现形式,因而我们所看到的无论是其回望自己的童年、展现当下孩子的童年,还是描述未来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其内核都是源于现实主义的思考,而外壳则是其安放的恰切表现形式。基于这种认识,才能更好地去解读作者近年来带有未来与科幻色彩的儿童小说创作。近几年来,黄蓓佳的目光开始投向科幻与未来,从《黎明动物园》到《极地穿梭》,她的创作不断突破自我,在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凝视与思考、对理想化未来的构筑与期待中,不断拓展其创作的边界。《黎明动物园》成功塑造了戴克、戴莉等少年形象,不仅将其放置在外星球的战争背景中,还融入了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展示了在残酷无情的战争之下浓烈深挚的人性之美,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今年的长篇新作《极地穿梭》,将遥远的冰雪世界与少年修小虎的当下成长巧妙融合,将理想的科幻未来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交互呈现,通过AI技术,修小虎对母亲的爱有了安放之地,少年的成长也有了寄托与陪伴。小说对现实与情感的细腻呈现、对人际交往模式的探索和表达,使得这部小说具有独树一帜的时代价值与创新价值。
《未来小孩》是迟慧2024年出版的儿童科幻小说。从《慢小孩》《不完美小孩》,再到《未来小孩》,迟慧的创作初衷从未改变:希望用文字的力量能帮助孩子们走出成长的困境,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故事讲述了2318年的人类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人类对世界失去了好奇心和探索欲,问题丛生。来自未来的小孩莫非和乌米独辟蹊径,想从过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他们乘坐时光机器,回到三百年前的2018年……穿梭回来的孩子发现,原来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省略过程,直达目的”,他们要带着这个收获回到未来世界,去唤醒更多的人。这部小说想象大胆奇特,故事曲折离奇,充满寓言与警醒的意味。
本年度,金曾豪推出生态儿童小说新作《小乙》。如姚苏平所说,“从短篇小说《小巷木屐声》的偶露峥嵘,到《狼的故事》华彩绽放,再到《青春口哨》的少年英姿,以及《蓝调江南》中的风韵悠长,金曾豪的那支生花妙笔,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188体育官方ios,以及动物小说、少年成长小说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创作中,运用到了一种极致,常令人有‘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的惊叹。在漫长而沉着的写作生涯中,金曾豪逐渐构建了一个奇崛、雄浑的语言世界。”金曾豪的文化视野、经验阅历能够让他将作品提升到一个开阔、雄浑的格局中进行创作。《小乙》通过展现猴子小乙进入人类社会后的种种适应性举动和艰难的生命突围,对动物伦理和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入探讨,阐发人类与其他生灵互为主体、互相映照、彼此依存的整体生态观。
龚房芳的儿童幻想小说《晃客帝国之运气转换仪》,讲述了在运气转换仪的帮助下,一个人的好运可以转移给另一个人,善良与爱心在故事里传递,充满了童趣与想象。旅法作家邹凡凡用脚步丈量世界,走过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名少儿美学与通识教育专家,她将这些经历和思考都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引领儿童读者们感受世界各地的伟大建筑、深入了解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发明家的辉煌历程,见证世界历史上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事件,也涵盖未来的人文科技。本年度,她的通识性儿童文学作品集《写给孩子的名人传》《博物馆大冒险》等系列套装陆续上市,文博题材少年冒险小说《奇域笔记》系列也在今年推出了第一辑十册套装。
五、其他多门类、多样态的书写
江苏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着良好的生态与充沛的能量,儿童文学作家们以持续的热忱不断突破着自己的创作,体裁与风格上呈现出摇曳多姿的样态。除了儿童小说,在童话、188体育官方ios、童诗、童谣、绘本等门类、领域,江苏的儿童文学作家们也在默默耕耘着。
在童话创作领域,2024年可谓好几位作家的“丰收年”。《精灵的驯养》《精灵百货店》是顾鹰今年的童话新作,以其独特的艺术幻想、诗意的笔触,构建了充满奇幻与魅力的精灵世界,蕴含了作者对现实生活、对儿童的思考与观照。徐瑾的短篇童话集《精灵遇上怪小孩》收录了其新创作的《树精灵体验店即将关闭》《猫的魔法时间》等十篇童话,既充满想象的张力,又折射进现实世界的无奈与不安,纯净稚真的趣味背后,是对生命真谛的领悟。迟慧推出了“文具侦探社”系列童话5册,分别是《坏脾气的草莓橡皮》《好懒好懒的笔袋》《疯狂的文具》《倒霉的比萨》《总想得第一的汉堡大盗》,这些童话贴近孩子生活,从不同角度让孩子们加深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本年度,朱云昊创作了《谷小桃和百变商店》系列童话12册,童话《慢石榴》单行本出版,其文字清浅、故事素朴,却意蕴悠长,直抵人心深处,具备经典童话超越一切年龄读者的质素。丛林雪的童话也充满了奇特、轻盈的想象:《来了一个飞壳壳》将儿童生活中常常遭遇到的成人的指责、批评、误解等形象化为一个个“飞壳壳”,用奇特、感性的形式,将儿童成长历程的艰辛具象化;《和阿碗有关的故事》以女孩小莫的一只碗为视角看主角一生的经历,展现生命的成长与轮回。陈雪花的童话世界充满温情与感动,《奶奶变成鱼游走了》讲述了男孩半玉和精神失常的奶奶之间的动人故事。本年度,周彩虹、冯云、孙丽萍、石若昕、余康妮、夏桨等均在全国性儿童文学重要期刊杂志发表多篇童话,在创作上各具特色,也都斩获一些奖项,展现了江苏童话作家不俗的实力。作家陆永基出版了其首部儿童文学作品:长篇童话《神秘屋》。来自南京的“10后”小作家顾苓蓝携儿童短篇故事集《今天下99号雨》也开始在儿童文学奖项中崭露头角,这让我们看到江苏儿童文学的承传与接力。
在儿童188体育官方ios领域,庞余亮出版“小先生”三部曲之188体育官方ios集《小糊涂》,作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诗意地回望了自己的童年。有评论认为,“这是一部新奇的饥饿之书,也是一部深情的母爱之书。”旅德作家程玮推出了188体育官方ios集新作《童年的山》,作者以温婉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仅回顾了她的童年往昔,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生活的细微处寻找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智慧。韩开春的《自然学堂博物美文系列》188体育官方ios,撷菜、木、虫、禽为题,回溯童年过往,叙写日常生活逸闻,科普、民俗、风物、掌故杂糅其间,表现自然风物的美妙意趣,笔触间饱含对自然生灵的热爱和敬畏。本年度,曹文芳188体育官方ios集《门前的田野》出版,作者以自己的乡村成长经历为素材,收录了其对于童年故乡、心灵故乡书写的三十多篇文章,表达了对家乡、故土、人情、成长的真挚情感。马昇嘉的《我的“第一次”》、高巧林的《记忆里的那一双新布鞋》、韩青辰的《火柴》、张佐香“悦读阅美”系列188体育官方ios,都用蕴藉的语言传递出穿越时空的情感力量。董淑亮的科学小品文视野开阔,将科学的理性与想象的浪漫相结合。本年度,省作协儿委会还组织省内部分著名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共同推出188体育官方ios集《江苏的早晨》,来自省内各地市的作家们在春分日的早晨记录下所看到的景物风貌,这既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优秀读本。省文明办、省作协儿委会继续组织省内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出版了《新时代江苏好少年文学故事丛书》(第五辑),这些故事来自省文明办2023年组织评选的“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的真实事迹,从不同侧面展现出新时代江苏青少年自立自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绘本创作领域,2024年江苏的插画家、作家们奉献了不少佳作。周翔创作的《我和爸爸逛巴扎》《木拉提爷爷,你去哪儿?》,用稚拙灵动的图文叙事,展现了新疆地区独特的地域风情、人文风貌,也唱赞了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由朱成梁绘的图画书《趵突泉》,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语言、色彩和西方绘画中的用色方法、构图及水彩画技巧相结合,独具风格。《我爷爷老丘》是一本讲述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人生故事的绘本,文字作者是余丽琼,绘者是杨志成,本书运用铅笔、粉彩、剪纸、影子戏等综合绘画技巧,将老丘深沉厚重的生命轨迹和情感渲染出来。程玮的《森林里的小屋》拥有直击人心的感动力量。在这个故事里,一间森林小屋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人们容颜的衰老、亲人的离去,再怎么破旧的事物,都有过非常美好的时光,它们值得被描绘、被记住。李春的绘本《外面的外面的外面》充满哲思。奥运前夕,苏少社还推出了“闪光少年体育绘本系列”,赵菱、邹凡凡、张晓玲作为文字作者,分别以体操、击剑、排球等体育项目为蓝本,创作了绘本《绽放》《争锋》《我是自由人》,呈现出体育少年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儿童诗与童谣创作方面,丁云的儿童诗集《天上的和地上的》,包含了诗人对校园、家庭、自然与成长等诸多问题的真切感受,充满诗意、温暖与想象,但未遮蔽其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呈示。王亮庭在《十月少年文学》等多家儿童期刊发表童诗。顾红干也发表了多篇童诗、童谣作品,还出版了儿歌集《幸福的跳跳糖》,她的作品常常以日常事物入手,却可以以小见大,充满生活气息与想象,她本人也荣获“优秀诗教老师”的称号,在课堂上将童诗、童谣用歌曲的形式改编并教学生传唱,引导儿童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感受生活、认识世界。高恩道出版《中国名家儿歌典藏大系·太阳公公真有趣》一书,收录其创作的104首儿歌,内容清浅稚拙,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在儿童文学翻译领域,儿童文学作家、编剧杨筱艳继去年出版呈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当下和平生活并置、对比的儿童长篇小说《宁生,宁生》后,今年转向儿童文学翻译工作,翻译出版了英国经典校园文学作品《马洛里塔学园》。书中呈现了来自不同背景、性格各异的女孩群像,展现了她们从12岁到18岁一起度过同窗六年的友谊、竞争和相互支持的故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谈凤霞也翻译多部儿童文学学术论著与儿童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谈凤霞继续连任2026年国际安徒生奖评委,此奖为青少年文学领域的最高国际奖项。
综上所述,2024年江苏儿童文学创作在深入现实的童年书写、视野开阔的主题创作、朝向传统与地域的文化书写、边界拓展的创新性书写,及其他多门类多样态的书写上,在老中青少作家梯队的建设上,均呈现出生机勃发、不断发展的亮点。除此之外,在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领域、版权输出领域,江苏儿童文学也同样呈现出不俗的实力。
但也要承认,江苏儿童文学在不同体裁的创作力量上是不均衡的,有些创作门类的力量是薄弱的、亟待发展的。在江苏儿童文学创作的花园里,每朵花的花期也是不同的,正如有的作家花期漫长、灼灼其华,有些作家一直在沉潜蓄势、默默耕耘。文中涉及的作家作品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难免挂一漏万,也有的作家已写出了大部头作品,正在编辑加工阶段,故而未在文章中提及。我们期待着2025年与江苏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新作相遇。
愿江苏儿童文学创作远离浮躁喧嚣与功利裹挟,守住对童年、对儿童的真心、真情与真挚,“以真实、真诚、真切的书写抵达真相、真知、真理”[1]。惟有如此,花开可期,繁盛可待。
(作者李蒙蒙,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干部,江苏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秘书长)
原刊于《江苏作家》2025年第一期
注释
[1]谈凤霞:《一场儿童文学高标的探索之旅——漫谈国际安徒生奖评审》,载于“文学报”微信公众号,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