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青春之笔写文学新篇
来源:广西日报 | 林雪娜   2025年04月11日08:10

文学长河需要活水注入,文学桂军汇聚新生力量。

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一场聚会点燃文学桂军青春激情。由广西作家协会、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2025年广西青年作家创作交流活动近日在南宁举行。继1997年广西首届百名青年作者创作会和2018年广西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后,100多名广西青年作家相聚在这场薪火相传的“群英会”。

“青年作家是文学桂军的生力军和潜力股”,与会专家学者对成长中的广西青年作家寄予厚望。青年人的朝气锐气和炽热的文学理想交相辉映,让文学桂军这一文化品牌散发出新的光芒。迎着朝阳、沐浴春风,广西文学事业发展这场“长跑”,青年一代已紧握接力棒。

1 文学桂军生力军集结

一直以来,文学桂军给人记忆里,有“三剑客”(东西、鬼子、李冯)的亮剑出鞘,有“后三剑客”(田耳、朱山坡、光盘)成后起之秀。如今,文学桂军不仅有主力军,还有生力军。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自治区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东西回忆道,1997年,广西首届百名青年作者创作会召开,吹响了青年文学桂军的冲锋号。2018年,广西再次举办青年作家创作会议,“80后”“90后”作家走到台前。而今,100多名青年作家会聚一堂,青年作家们已站到舞台的中央,“他们是文学桂军的生力军和潜力股,是广西文学的未来、文学桂军坚实的新生力量”。

一个文化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矩阵的壮大。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十分重视文学事业发展和文学桂军品牌打造,通过修订《广西优秀文化文艺作品奖励办法》、恢复实施签约文艺家制度、创新文艺出精品出人才激励计划、设置文化名家工作室等,系统性重塑广西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扶持激励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文学桂军创作热情。

近年来,文学桂军新崛起态势显著,实现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大奖的“大满贯”。“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举办,让文学桂军再次闪耀光芒。广西作协调整为单独设置的副厅级群团机关,文学桂军更加士气昂扬……

“在各大文学奖项、全国文学排行榜、文学海外传播、文学影视破圈等方面,广西作家都有不俗表现,都有广西青年作家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政策的扶持分不开,与作家们的努力分不开,与创作的传承创新分不开。广西青年作家目前在全国文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东西说。

广西文学扶持政策成效显著,作家创作热情高涨。数据显示,广西制定出台广西优秀原创文学作品奖励办法,激发了广大作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获得奖励的作家、作品从2018年度的82人、142部(篇),上升到2024年度的179人、455部(篇)。其中,青年作家(45岁以下)占三分之一以上,成为文学桂军的重要力量。

“广西文学事业正在迎来新的春天”,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评价道。他勉励广西青年作家:“广西作为中国唯一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独特的山水资源、边关风情和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多元的创造可能。希望广西青年作家们积极创新探索,紧紧围绕新时代山乡巨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题,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赓续八桂文脉,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气派、彰显广西特色的文学精品。”

2 新生树苗迎春生长

如同春天里的花朵,文学桂军的生力军和潜力股正迎春绽放,为广西文学百花园增添缤纷亮丽的色彩。

出生于1998年的岑叶明(笔名叶明岑),如今是科幻文学界一颗新星。其所著的科幻长篇小说《远大征程》《太阳熄灭》获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为文学桂军插上科幻文学的羽翼。

“我从小就喜欢仰望星空,浩渺的星空令我思绪飞扬。大学毕业后,我涉足科幻文学创作,加入广西作协后更坚定这个方向。从得到原创扶持到进入鲁迅文学院学习,从发表作品到出版著作,写作再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着坚实的后盾。”岑叶明透露,目前他正在构思与AI有关的科幻文学作品,继续放飞想象力,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力争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精品力作。

“00后”作家黄鼎雄(笔名顾骨)从小就有作家梦,5年前考上大学后开始写小说,至今创作了130多万字文学作品,登上多个知名文学刊物。在他看来,年轻有着无限可能:“作为一颗怀揣无限可能的种子,我们需要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才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我们需要对写作怀揣敬畏之心,因为我们所写的,正是独属于新时代的证词。好的文学精品是稀缺的,我们只有不断在生活与阅读中校准自己的写作,自我精进,才有可能从一颗种子成长成树,然后带着锐气、新意、创造力去试着参天。”

网络文学以独特的创作方式、传播路径和受众群体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80后”网络文学作家洪贤宝(笔名离人望左岸)曾获古龙残稿百万续写活动首奖、网络文学联赛最具潜力新人奖、网络文学双年奖等。他说:“广西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深厚,有取之不尽的网络文学素材。作为历史题材的网文小说创作者,我将深入挖掘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故事等,不断探索和创新写作风格,用好的故事传递正能量的网文力作,让这片土地的魅力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散发美丽的光芒。”

“80后”作家郭丽莎曾入选文学桂军新人作家扶持计划,从最初的什么都写到最后锚定儿童文学创作,她深深感受到儿童文学的力量:“它有着无限宽广的世界,我在创作儿童文学时,儿童文学也治愈了我。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精神食粮,也能给予成年人精神力量。”郭丽莎说,“创作儿童文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一领域的作家需要秉持初心与童心,不断提升文学素养。我想把从八桂大地上采撷的每一声鸟鸣、每一滴水滴、每一朵浪花都化作滋养童心的文字,陪伴孩子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 青蓝相继行稳致远

回顾广西文学史,一代代作家以心血和笔墨,描绘广西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广西文学不少灿烂篇章,都是作家在青年时期写就的。

青年作家看文学桂军著作展示。记者 林雪娜 摄

青年作家看文学桂军著作展示。记者 林雪娜 摄

1955年,刚满20岁的诗人韦其麟创作了叙事长诗《百鸟衣》,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留下光辉一页……摘获鲁迅文学奖时,田耳31岁,至今仍保持着荣获该奖最年轻作家的纪录。

如今在大学担任写作课教师的田耳,对青年写作状态了解颇多:“我羡慕那些正在投入创作的学生,羡慕他们对写作的热情、发表作品时的兴奋状态。我写长篇写久了,感觉年轻时文思泉涌的状态都快没了。有学生还向我发起挑战,要我和他们一起匿名投稿,看谁能先发表。我喜欢这样的创作态度,青年写作不正是无所畏惧、青春飞扬么!”

田耳认为,只要年轻人在笔端有一种意气飞扬、青春激荡的劲头,写作就是命运对自我的恩赐。如今青年作家也面临阅读市场的下滑和人工智能的冲击,但写作也是与变化的时代达成和解的一种有效途径。青年作家不需要太多条条框框,中年作家反而需要他们那种青春洋溢,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与积极回应。

“80后”文学评论家、《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认为,作家都有自己的场域、自己的局限,更重要的是青年作家如何突破既定的限域。

“青年写作力求创新,需要处理内在的精神结构和情感结构,把多元世界和价值理念涵盖进来,将之穿透打通。如果青年没有抵达精神层面的开拓地,写作就无法打开宽阔的可能性。从现实世界走向广阔天地,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观察、写作、判断和创新撼动内在的边界和既有的写作疆域,叩问文学的未来和可能的形态。”曾攀说。

老一辈作家们发现,当下广西青年作家创作还存在一些短板,诸如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和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有的作品思想发掘不够深入、创新性不够强,有的青年作家对迅速变化的现实生活体验不足,存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问题。生力军们需要接住主力军的接力棒,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多元的题材、新鲜的手法,推动文学桂军创作再创新高。

广西作协名誉主席潘琦以“文学桂军老战士”身份鼓励青年作家,要“具备思想、理论的力量,培养动脑、动手的功夫,构建科学、人文的支柱,插上理想、毅力的翅膀,培养高超的智商、高度的情商,保持美丽、包容的心态,追求潜力、健康的极致”。他说:“文学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要专注创作本身,用心去打磨每一部作品。只有真正热爱文学,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4 为青年成才厚植沃土

文学薪火相传,创作生生不息。树苗要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

为推动广西文学出精品、出人才,为文学桂军长足发展培养新生力量,此次活动专门举办了文学桂军人才培养“1+2”工程签约仪式,并启动了“广西青年文学奖”。

2025 年广西青年作家创作交流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2025 年广西青年作家创作交流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文学桂军人才培养“1+2”工程(2025~2026年度),从全区选拔了16名1985年以后出生的、有发展潜力和创作实力的青年作家,这些作家平均年龄30岁,最小年龄23岁。8位全国知名作家、编辑、评论家受聘为导师,每位导师结对帮带两名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学创作辅导。

23岁的签约作家熊成禹(笔名勤牧禹)难掩兴奋之情:“作为青年作家理应勇担重任,我们不仅要接好前辈递来的接力棒,还要找到自己的内核,写出自己的代表作。真正的文学不在书斋和空想之中,而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之中,我们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八桂大地汲取养分,以开阔的视野进行创作,满怀信心和勇气迈向广阔天地。”

“广西青年文学奖”是举办多年的“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的接力和延续。据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利来友介绍,该奖旨在进一步繁荣广西青年文学事业,鼓励本土青年作家创作,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1部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丰厚奖金,同时设置编辑奖。参评作品体裁不限,鼓励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致力于挖掘更多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土优秀文学出版物。

长效的培养机制、优良的创作生态为文学桂军新生力量培根护苗。除了文学桂军人才培养“1+2”工程、设立青年文学奖项等,目前广西文化名家工作室建设等举措稳步推进,激励机制愈加体系化、多元化,为广西文学出人才、出精品厚植沃土。

广西作协为青年作家创作开足马力、保驾护航。“我们密切关注青年作家的成长需求,不断优化培养服务机制,深化与出版等多领域合作,为青年作家搭建大舞台、开辟新赛道。”广西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蒋锦璐说,“接下来,我们将举办第二届鲁迅文学院广西青年作家高研班,优选一批青年作家到鲁迅文学院学习深造。5月还将与中国作协外联部、广东作协一道举办第二届东盟青年作家中国行活动,让广西青年作家和东盟各国的青年作家面对面交流,多措并举不断壮大文学桂军新生力量。”

青春正当时,风劲好扬帆。根植沃土,文学桂军新生力量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