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于昼夜间探寻生命未知的维度   ——读张学东短篇小说《白夜降临或叶莲的梦》
来源:“芙蓉杂志”微信公众号 | 王嘉俐   2025年04月13日11:16

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圣彼得堡,因纬度较高,夏至前后天色不完全黑下来,黄昏还没有过去就呈现出黎明,这种高纬度地区特有的现象被称作“白夜”,圣彼得堡也因此被誉为“白夜之城”。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白夜》开篇所写:“那是一个奇妙的夜晚,亲爱的读者,只有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夜晚,总能带给人无尽的想象。

作家张学东曾有一段到访俄罗斯的经历,在历经了圣彼得堡的白夜后,他写下了《白夜降临或叶莲的梦》,同样是写“白夜”,两篇相差176年的作品,却有着微妙的相似,也有着巨大的差别。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中塑造的主人公本身就是一个幻想家,在四个白夜中,作者通过独白和对话的形式将幻想家与一个女孩的感情始末记录下来,探讨了孤独、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的命运。张学东小说中也提及幻想一词,但所涉篇幅不多,更多是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观察时下的俄罗斯,建筑、人文、历史、经济和当下社会热点,对一些关乎现实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巧的是,小说也围绕主人公的对话展开,区别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段的心理描写,张学东更多是秉持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通过常先生的所见所闻以及与谢尔盖教授、叶莲女士的聊天,逐渐引出时下国际形势和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探讨,话题涉及疫情、战争、爱情等等。

文章一开始就提到“局势”,但在此处并未挑明局势指的是什么,随着对“我们这儿发生的事件”的讨论开始,话题逐渐深入,进而转为对战争的探讨。在对战争的探讨中,张学东用了纵横对比两种叙事手法。一是通过纵向的历史对比,梳理了从卫国战争、布拉格战役、车臣危机、克里米亚问题到如今的俄乌冲突,通过阿廖沙一家三代从军的故事串联起俄罗斯相关战争的历史脉络,有意思的是作者提到二战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借用了电影的画面,在写当前俄乌冲突最新战况时,是主人公用手机搜索出的信息,两场战争的时代性也体现在了媒介的变迁中,而这两处关于战争细节的描写和相关数据的梳理,更是一种直观的对比,从而显露出战争的残酷性。二是通过横向的国别对比,俄罗斯籍的阿廖沙与乌克兰籍的伊万,一个是在叶莲身边却无法经常见面的男朋友,一个是远在乌克兰战场上抵御俄军的叶莲的亲人,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却都因为战争无法拥有正常的生活,而叶莲,这个流淌着一半乌克兰血液的俄罗斯女子,她又该以何种心情去面对这场战争?当读者还未从这个问题中走出时,作者又进行了一番假设,假如阿廖沙与伊万有一天在战场兵戎相见,又该是何等残酷的一件事?至此小说进入高潮,立意升华。阿廖沙与伊万,就像这两个国家一样,本是同根同源,如今却反目为敌,数百年的恩恩怨怨也不过是手足相残。

从主题来看,这部作品探讨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白夜象征着梦想,四周是无尽的白夜,没有黑暗的侵扰,一切都那么纯净、自由,那是叶莲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挣脱现实的枷锁,渴望光明与和平,而叶莲所处的现实生活,则充满了无奈,春天过去了,夏天也来了,转眼一年也过去了,现在又是一个崭新的白夜,可她还是没有等到冲突结束。笔者很直观地向作者表达过对“白夜降临或叶莲的梦”这个标题的喜爱,白夜只是个引子,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叶莲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现出对现实的关照。

写作手法上,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白夜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希望的象征,既然黑夜能彻底消失,光明也一定能够到来。文末出现的“1941-1945”的标识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战争的隐喻,历史以文字或者音乐的形式被铭记,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纪念和对和平的向往,但如今历史又在一幕幕重现。

此外,作者还通过常先生的视角表达了对俄罗斯当前社会经济、公共基础建设以及年轻人对战争态度的思考等,通过叶莲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梦想的力量以及现实的无奈,爱情的可遇或不可求,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都像这白夜一样,让人期待,又让人怅然。

176年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下《白夜》时,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176年后,四季轮转,昼夜交替,涅瓦河依旧安静地流淌,北半球的极昼依旧在每年的夏季准时发生,圣彼得堡的天空灿若白昼,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去观赏,可是在这白昼之下,世界早已瞬息万变。

昼夜的交替是时间的呼吸,可能只有在那短暂的一小时或者模糊混沌的黑白交织中,我们思想的闸门才能被无止境地打开,幻想或是现实,都被允许发生。正如张学东在开篇题记中写道:“幻想改变不了现实,为什么人们依旧喜欢胡思乱想?”我想,许是文学创作者们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在有限的空间维度中,去思索和探寻一种未知的生命维度。

张学东,男,1972年生,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坛新三棵树之一,国家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七部、中短篇小说集十一部,作品四度荣登中国年度小说排行榜,宁夏第六、七、八、九届文艺评奖小说奖,获《中国作家》《上海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优秀小说奖多次。

王嘉俐,就职于宁夏文联,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