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黄河东流去》:一幅苦难凝重又瑰丽多姿的流民图
来源:文艺报 | 周士元   2025年04月13日21:05

李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上部写于1978年,下部完成于1984年,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国民党汤恩伯部扒开黄河花园口,以水代兵,造成河南、江苏、安徽三省40多个县被淹,1000多万人受灾,100多万人死亡的历史。在这场空前的劫难中,难民们流离失所,挣扎在死亡线上,但依然有着强烈的生的欲望和信念。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写人、写人性的作品。小说深刻地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炎黄子孙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根本。书中的李麦、徐秋斋、海老清、海长松、王跑、蓝五、陈柱子、四圈等人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常常的人,被作家写得那么鲜活、生动。以至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作品不仅成功描绘了农村社会的群像,而且准确地把握了时代脉搏,正如作者李凖所说的,写完第一部后他发现不仅仅有煤,还有金、银、铜、铁,还有铀。作家站在现实的社会来审视历史,这才有了下集中精明、练达又乐于助人的陈柱子,有了聪明、大方又富有心计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生活的凤英,有了超脱、笃定、不惧世俗流言的爱爱,有了现代社会商品经济与传统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也有对整个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的宽容。

《黄河东流去》展现了一幅真实的旧社会农村生活及黄泛区难民生活的画卷,书中黄泛区难民们以及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发生的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与所到之处的人们的情感冲突与交流,称得上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