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如何让“爽剧”更有深度
来源:文艺报 | 王颖   2025年04月14日09:02

近日,根据千山茶客小说改编的《雁回时》在腾讯热播,这是自去年《墨雨云间》创造一系列收视纪录后,千山茶客的又一部改编剧受到热议,再次印证了爽文、爽剧仍是市场灵药。该剧讲述庄寒雁从被家族抛弃的“天煞孤星”逆袭为复仇者的故事。首播当日即登顶热度榜,弹幕中“解气”“爽翻了”的呼声不绝于耳,但细究其叙事逻辑与价值表达,似乎是想在“爽”与“深度”间寻找平衡,为同类题材提供了一些思路。

事实上,爽剧霸屏多年,已逐渐走向困境,“即时快感”沦为套路。制作方似乎意识到这点,《墨雨云间》用短剧化的快节奏、高频反转和“手撕仇敌”的情节成功“狙击”观众情绪,成为最后一道“高光”。大部分爽剧的问题,是将矛盾简化为人性之恶的堆砌,反派往往为坏而坏,主角则以“金手指”或外力拯救完成逆袭。观众在强刺激中宣泄压力,却也逐渐审美疲劳。当反派如纸片人般单薄、冲突如流水线般重复,爽感便成了“工业糖精”,甜腻却空洞。更严峻的是,部分作品为追求数据,刻意放大狗血桥段,导致价值观扭曲。例如女主复仇必靠男性助力、女性互助沦为“雌竞”陪衬,甚至将封建糟粕包装为“权谋智慧”,这类创作不仅消解了爽剧的正面意义,更可能误导观众对现实产生错误认知。

相比之下,因“重生”题材受限,《雁回时》的剧本与原作大不相同,剧中将核心矛盾改为“现世报”,虽然人物设定和行事逻辑稍显不通,但也试图以智性叙事重构爽感。如剧中庄寒雁的逆袭并非依靠“天降神兵”或“降维打击”,而是通过抽丝剥茧式的权谋博弈。《雁回时》的家族权谋线试图跳出传统宅斗剧的“善恶二元论”,如庄寒雁的复仇不仅针对个人,更指向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该剧通过家族成员的利益纠葛,暗示制度性不公的根源,但具体角色塑造如生母与反派的动机是否有深度,仍需后续情节验证。

《雁回时》表明了爽剧的一个转向,观众对“无脑爽”的耐受度正在降低。爽剧若想突破瓶颈,实现娱乐性与艺术性、思想性的共生,或需在三个维度深耕:其一,叙事逻辑的合理化。爽感不应依赖“金手指”,而应源于角色的智慧与成长。如庄寒雁的隐忍谋略、绝地反击,唯有符合人性逻辑,才能避免“悬浮感”。其二,价值观的软性植入。爽剧不必刻意说教,但需通过情节自然传递正向价值。如《雁回时》借家族群像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其三,社会议题的深度融入。从阶级固化到性别平等,爽剧完全可以将现实痛点融入古装外壳。如庄寒雁的复仇本质是对制度性压迫的反抗,若能进一步探讨女性如何在男权社会中构建主体性,其意义将远超“复仇成功”的表层爽感。

不得不说,当下市场对“爽”的追求仍存在功利化倾向。部分创作者将“高能”等同于“高热度”,盲目堆砌冲突却忽视叙事逻辑;将“女性独立”简化为“开挂逆袭”,忽视角色成长的合理性。观众爽完即忘,作品亦难留余韵。目前来看,《雁回时》至少在爽剧框架下有所创新,爽剧不必沦为“降智快餐”,也可以成为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当观众逐渐厌倦“为爽而爽”的套路时,唯有将娱乐消遣与思想艺术熔于一炉,才能让爽剧真正走向“长青”。娱乐的底色未必轻浮,它也能让观众在宣泄情绪的同时,感受到照亮现实的光芒,这才是爽剧的“正道”。毕竟,最好的“爽”,从来不只是感官刺激,更是价值观的共鸣与灵魂的震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