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火花》2025年第9期卷首语及目录
来源:《火花》 |   2025年09月15日11:05

卷首语

斗转星移,山河焕新,历史从未沉寂,记忆刻骨铭心。八十年前那段用血泪镌刻的岁月,是千万军民用生命写就的壮烈史诗,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火花》聚焦战争文学中的人性微光与历史回响,特别推出系列主题作品。这不仅是一场文学的集中聚焦,更是一次跨越八十年的精神对话。

本期“文艺品鉴”栏目以“五作家共话战争文学的记忆与回响”为核心,从不同维度解码战争:著名作家葛水平《和平》以冷峻而悲悯的笔触,揭开“英雄”光环背后普通士兵的生存本相——他们为生存而战,为家园而战,却湮没于历史尘埃中;铁流的《靠山》以深沉的笔调,打捞起一段被掩埋的集体记忆,不仅对“兵民是胜利之本”进行生动诠释,更为平凡的战士树立起一座文学丰碑;房伟的《石头城》则是对民族创伤的深刻铭刻,在纷杂的回声中找回属于中国人的声音;蒋殊的《重回1937》以抢救式写作,记录武乡十三位抗战老兵的最后历程;马三枣《慈江雨》于战火中书写教育的韧性与人性的微光。五位作家以各自对战争记忆的理解,借助文学的独特力量,让苦难不被遗忘,让精神得以传承。

《村庄大雾弥漫》同样是一篇书写战争与记忆的佳作。作者借覃老汉之口,重现战争的苦难岁月与牺牲精神,展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那弥漫在村庄的雾,既是现实的环境描写,更是历史记忆的深刻隐喻。

《撕裂》借助记忆闪回与情感交织,揭示小城少女成长中的隐痛与挣扎,直面伦理、欲望与道德的纠缠。《此岸、彼岸……》聚焦当代教育者的内心困境,追问教育本质——是渡人至彼岸,还是坚守此岸的价值。《羽落》以羽毛球为纽带,于球场邂逅中揭开两个家庭被时光尘封的伤痛与愧疚。

英魂虽逝,浩气长存。188体育官方ios《遍寻鸿影无觅处》以厚重的笔触,追寻革命烈士姚第鸿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文章不仅缅怀一位年轻英雄,更是向千万无名烈士致敬。同样回望历史、致敬英雄的《重温父亲抗战诗作》,则以诗为史,再现刘秀峰老战士在烽火岁月中的铮铮铁骨与战地情怀。

铭记,是对历史最庄重的应答;书写,是对未来最殷切的嘱托。愿这些故事如不熄的星火,照亮每一个在时间里独行的灵魂;愿文字的力量跨越时空,让每一个平凡生命,都在叙事中获得回响。

(安小花)

目  录

大家视野

 04 梅钰/撕裂(短篇小说)

星火燎原

13 毕海林/村庄大雾弥漫(短篇小说)

20 毕海林/村庄还在不在(创作谈)

21 董晓可/大雾弥漫,人心有轨(评论)

火树银花

23 石头/此岸 彼岸(短篇小说)

31 陈朴/羽落(短篇小说)

雕刻时光

36 范庆奇/家在高原(188体育官方ios)

40 王秀梅/遍寻鸿影无觅处(188体育官方ios)

43 刘小云/重温父亲抗战诗作(188体育官方ios)

46 刘计平/烽火太行故人来(188体育官方ios)

50 姚建明 /怀念老王(188体育官方ios)

文艺品鉴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评论专题:共话战争文学的记忆与回响

55 葛水平/我的作品中没有英雄(创作谈)

56 马明高/从人的角度反省战争(评论)

59 铁流/至今我还无法释怀(创作谈)

60 温智慧/人民是江山 也是靠山(评论)

63 房伟/“活”的历史与“活”的文学(创作谈)

64 杨雨薇/以诗性之笔铭刻历史创伤(评论)

67 蒋殊/含泪,为胜利鼓掌(创作谈)

68 薛景晗/历史褶皱中的记忆重构(评论)

71 马三枣/生命的厚度(创作谈)

72 王珊珊/硝烟背后的人性之光(评论)

诗文雅韵

76 王立世/海(外九首)

77 黄小雅/小世界(外六首)

78 熊轲/离乡记(外二首)

79 华章/塬上歌谣(外二首)

80 郝若露 徐泰屏 栾海莲/现代诗四首

封     面 张小茜剪纸作品《影秋》

封     二 郭克辉书法作品

封     三 金正洋书法作品

封     底 武等义美术作品

题头书法 梁鸿

插 页 一 刻刀下的中国魂

插 页 二 《风尘三侠奔灵石》作品研讨会暨主题采风活动在灵石举行

插 页 三 《风尘三侠奔灵石》作品研讨会专家观点

插 页 四 穿越心灵的有声之旅

插 页 五 “第二届《诗篱笆》诗歌奖”揭晓

Baidu
map